——西安市工商部门打击传销工作综述
今年以来,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传销活动,陕西省西安市工商局努力完善工作机制,广泛开展宣传,改进教育方式,构建防控网络,传销活动屡禁不止的局面被根本扭转。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西安市工商部门联合公安机关,共取缔传销窝点100余个,抓获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传销骨干分子49人;对171名传销人员予以行政处理,教育遣返参与传销人员1000多人。
建立机制
夯实工作基础
目前,传销活动逐步呈现规模作案、团伙作案、组织庞大、人员众多、涉及面广、运作隐蔽的特点,传销组织分散隐蔽,且具备一定反侦查能力,往往以家庭或朋友为单位,分散租住,变集中授课为“一对一”讲课,上下线之间单线联系,给工商、公安机关开展打击传销工作带来困难。
对此,西安市工商局印发《关于开展打击传销集中行动的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市工商局党委书记、局长赵长春为组长的打击传销领导小组,建立“政府牵头、部门协作、多方防控”的打击传销工作机制,形成工商、公安、检察、城管、街道办共同参与的联动机制。4月24日,该局联合多个部门举行打击传销集中行动动员会,细化各个职能部门工作责任分工和工作任务,组织统一开展打击传销专项行动。
同时,西安市工商局将打击传销工作与“平安社区”建设相结合,拓展创建“无传销社区”领域,推动政府相关部门及街道、社区等基层力量积极参与,建立日常巡查、群防群治、部门联动、行政问责等一系列工作机制。
广泛宣传
增强防范意识
传销不断蔓延且分布区域广泛,由市区向县城甚至是乡镇扩散。一方面,这些地区房租、物价偏低,传销成本相应较低,传销组织更易生存;另一方面,在较偏僻的地方活动,传销组织更方便逃避执法部门的打击。
对此,西安市工商局在今年年初部署打击传销工作时,将“加大宣传力度,拓展宣传方式”,作为打击传销工作的重点之一,广泛宣传传销的欺骗性与违法性,做到打击传销宣传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进市场。
西安市工商局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网络、微信等新兴媒体,对打击传销专项行动的成果和典型案件进行宣传报道,进一步加大打击传销宣传教育力度;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场合进行分类宣传,在校园、社区等区域,通过座谈会、网络、专题培训等方式灵活开展宣传活动;采用多种宣传形式,在有传销举报或者出租屋较多的居民小区设置固定宣传点,向群众普及打击传销法律知识,营造“抵制传销、远离传销”的社会氛围。
堵疏结合
改进教育方式
传销组织日趋严密,由过去单纯的商品式欺骗“拉人头”,发展为“洗脑”限制人身自由,欺骗性更强。目前,工商部门主要采取对传销头目严厉打击,对一般参与传销人员简单教育遣散的方式,容易让参与传销人员对传销的危害认识不足,导致参与传销人员“驱而不散”“遣而不返”。
在今年上半年打击传销工作中,西安市工商局采取堵疏结合的方式,要求执法人员对参与传销人员的心理进行疏导,讲明传销的违法性和危害性,使其自觉与传销划清界限;对传销人员的亲友进行疏导,让其对有传销经历的亲人不歧视、不仇恨,帮助执法人员对参与传销人员进行“反洗脑”,让其重新融入社会;联合相关部门设立创业、就业培训班,让参与传销人员有一技之长,不再参与传销;对传销活动多发地区的居民进行教育,鼓励他们自觉抵制传销活动、举报传销组织,不给传销人员提供便利条件,挤压传销的生存空间。
重拳出击
构建防控网络
传销活动逐步向网络化、信息化方向渗透,传销组织打着“电子商务”“原始股投资”“基金发售”“网络资本运作”等幌子,实施网络传销及相关联的集资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对此,西安市工商局采取有力措施,努力提升执法人员业务水平,强化基础性工作,突出打击重点,构建立体防控传销网络。
西安市工商局抽调执法骨干组成整治传销、线索收集、内务管理、打击行动、案件审理5个小组,不断提升打击传销工作效能;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创建“无传销社区”,将打击传销工作纳入社会综合治理考核范畴,同时以创建“无传销城市”工作为载体,着力强化源头性、基础性工作;通过在社区向辖区居民发放联系卡、张贴监管网络示意图、建立出租房屋管理台账及流动人口管理台账、悬挂横幅标语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常住人口、外来人口、出租屋主的宣传教育工作;保持对传销活动的高压态势,联合公安机关重点针对传销活动猖獗的社区进行突击检查,开展打击传销专项行动;重视与科研机构和司法鉴定机构的合作,侧重于打传信息化、一体化技术平台的研发,加快建立打击网络传销远程联动执法机制,强化信息共享,完善打击网络传销技术监管系统;坚持对传销采取“勤检查、严监控、端窝点、抓头目、堵回流”和“造舆论、壮声威、公开示警”等方法,及时掌握传销动态,把传销消灭在萌芽状态。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