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精益上市不成反遭吞噬

  • 来源:中国连锁
  • 关键字:泉州精益
  • 发布时间:2014-10-14 08:09

  精益是一家经营25年的服装公司,老板朱某璧想再创辉煌,于是他筹划上市,先是在加拿大,后来又到泰国,这一折腾,元气大伤。

  泉州一经营25年的服装公司,上市未遂,随之倒闭。2014年2月,这家名为泉州市精益鞋业服装有限公司的厂房及相关资产,以2500万元被拍卖。

  上市只差一步

  “泉州精益公司是代工起家的。”一名熟悉精益公司的人员告诉《中国连锁》记者,精益公司靠给人家代工逐渐发展壮大,后来又搞外销,鼎盛时有近2000名员工。

  “转型慢,没有及时发展自己的品牌。”这样导致慢人家一步,后来精益公司也着力发展自己的品牌,可是进入21世纪,鞋服市场早已群雄并起,精益公司再想杀出一条血路来,谈何容易。

  精益公司的老板朱某璧想再创辉煌,于是他筹划上市,先是在加拿大,后来又到泰国。

  在泰国上市已接近成功,没想到泰国突然出台一项政策,精益公司上市夭折。这一折腾,精益公司元气大伤,向民间举债成了维持公司运转的救命稻草。

  可是,近年来整个鞋服市场处于疲软状态,精益公司再也无力回天,债主逼债,欠薪等一系列问题爆发,朱某璧也不知去向了。

  欠工资900万元

  去年以来,整个鞋服市场处于疲软状态,精益公司遭遇债主讨债,欠薪等一系列问题爆发。

  精益公司长时间拖欠了工人们的工资,最长的达两年。工人们拿不到钱,纷纷向有关部门反映。

  鲤城区相关部门积极介入解决问题,帮忙先垫付工资。

  据法院有关负责人介绍,去年12月30日,在鲤城区江南火炬工业区精益公司内,法院向该公司600多名工人发放约900万元欠薪,这些钱是有关部门筹集垫付的。

  成数十个案件被告

  “当时我们查封精益公司的相关资产,并非因欠薪问题。”法院有关负责人介绍,在爆出拖欠工人工资之前,精益公司就成了数十起案件的被告。

  鲤城区法院有关负责人介绍,去年年底前,因借贷案件进入法院执行程序的,精益公司就涉及欠款3000多万元,还不包括后来再起诉的案件。

  精益公司一名老员工告诉记者,他们知道的消息是公司欠了数亿元。“具体数额还无法统计,欠上亿元肯定是有的。”一名知情人介绍。

  2500万元被拍卖

  2014年2月12日上午,一场拍卖会在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举行,拍卖对象是精益公司的厂房及相关资产。

  “2700万元。”拍卖师喊出了拍卖价格,现场7名竞拍人无一举牌。拍卖师紧接着叫出“2600万元”的价格,仍遭遇冷场。

  “2500万元。”拍卖师再次喊价,这次只有一人举牌。

  “这是第二次举行拍卖会了。”鲤城区法院有关负责人介绍,2014年1月14日精益公司的第一次拍卖遭遇流拍。

  在拍卖会现场,并没有发现精益公司老板朱某璧的身影。其实朱某璧早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员工和法官怎么也找不到他。

  随着拍卖成交,经营了25年的精益公司已不复存在。“精益公司起步并不比我市的一家知名体育公司晚,但如今一个做得风生水起,一个却彻底没了。”熟悉精益公司的一名知情人告诉记者。

  据透露,2500万元拍卖款,扣除900万元工资及1400万元银行抵押贷款,加上相关评估费及拍卖费,所剩无几。

  链接

  家世界倒在上市路上

  忽视自身实力,盲目构筑上市题材,泉州精益绝非第一家,早年的天津家世界与其有相似之处。

  杜厦1996年创立家世界。2004年11月,他公开透露,家世界预备2005年在香港上市,承销商为花旗银行,计划融资2亿美元。

  2002年到2006年5年间,家世界在全国16个城市开设了53家门店,半数是2004年以后开的。正如前文所言,杜厦需要迅速编织一张遍布全国的销售网,造出市场认可的上市题材,甚至在2006年初,家世界还高调宣布年内新增24家店,年底达到75家。

  2005年,一纸红筹文件关上了杜厦的上市之门。开店过多、半数亏损、管理跟不上,多方原因导致2006年下半年家世界公开承认资金链紧张,外界猜测其外债多达70亿元。

  2007年的一次电视访谈中,杜厦反省自己的豪赌:“在2004年的时候我们预计2005年上市,所以做了很详尽的准备,按上市要求做了发展规划,但是由于2005年初政策原因,所有到香港上市的红筹股全部被封杀,但我们跟所有的发展商已经签了合同,我们自己地也买了,房也建了,使得你不得不上,这样我们从2004年到2006年三年之间开了30多个店,负担过重,使得我们资金链各方面都遇到了比较严重的问题。”

  2006年底至2007年中,杜厦不得不将家世界分拆出售给美特好、家得宝及华润万家,家世界这个名字彻底淹没在商海中。

  ITAT败走造壳上市

  ITAT铁三角模式曾让业界惊艳不已:ITAT、供货商、门店业主结成利益共同体,均摊风险:供货商负责服装供应,ITAT负责经营装修,业主提供门店场地;“零货款、零房租、零库存”的模式轻得不能再轻,开一个店的成本仅需百万元左右。然而,ITAT门店的销售额却让人笑不出来。旺铺拒绝承担经营风险,与ITAT合作的商铺多数坐落在城市边缘人流稀少的旮旯角落,加上服装款式落后和质量低劣,消费者少人问津,月销售额在十万元以下的门店比比皆是。

  应该说,ITAT的模式有其合理性,否则中联、欧洲银证、五洲连锁等公司就不会成为它的股东,风险投资人亦不会追加1.2亿美元的投资。假如欧通国放慢脚步,调整好模式中的瑕疵,加强连锁店管理标准,ITAT可能又是另一番景象。

  但他追求的是开店的速度,2004~2008年9月,ITAT在全国300多个城市的店面数量达到800多家。只有欧通国的上市梦想能解释这个不计质量的开店速度,他多次强调:“ITAT的目标是上市,并以5年的时间发展到流通市值100亿元。”快速扩张、无品牌内涵、管理缺失的特点,使得ITAT更像一个迅速吹大的上市之壳。

  2008年ITAT两次聆讯均未获得通过,因为香港联交所担心ITAT的商业模式不可持续。上市失败后,ITAT花光钱的问题暴露出来,2009年上半年,许多店的员工发不出工资,供货商领不到货款,累计拖欠货款3亿元以上,欧通国表示,要将门店关闭至500家左右,属企业正常的“调整”。此时,ITAT整体倒闭的传言却已经在四下散播。

  2009年下半年,山东如意集团几经思量,放弃并购ITAT ,ITAT吹大的上市之壳彻底破灭。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