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拼完“大屏”拼什么?

  大屏幕(以下简称“大屏”)已然是一种流行趋势,即使才推出的iPhone 6也难以免俗地使用了4.7英寸的屏幕。然而,如果手机只是为了大屏而存在,那么这种潮流究竟能维持多长时间?虽然在阅读、图片浏览和视频播放等应用中有较为明确的优势,但同时由于屏幕扩大后带来的操控性下降、续航能力下降和UI适配困难等一系列问题,都在使Android手机用户体验的进一步下降。

  但这种比拼硬件配置而产生的低水平竞争策略,究竟能持续多久呢?比完屏幕大小,手机厂家还能比拼什么?

  大屏与性价比成关键词

  最近,除了万众期待的iPhone 6面世,更有三星GALAXY Note4、魅族MX4和华为Mate系列等旗舰机型悉数登场,刺激着消费者的眼球。而随着4G商用大幕在全国范围内的全面开启,移动数据业务流量将呈现爆炸式增长,其中视频、游戏等需要大流量的主流应用均对手机屏幕的尺寸提出了更高诉求。

  如今,智能手机已被看作集娱乐、工作、生活和通讯等功能于一身的终端设备。尤其是进入触屏时代以来,手机的操作基本都在屏幕上完成,尺寸变成影响操作体验的重要因素。文字、图片、视频和游戏这些数字内容在大屏面前变得更加栩栩如生,观赏体验被进一步放大提升。市场研究公司Canalys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2.794亿部,同比增长29%,其中超过1/3的设备采用5英寸或更大显示屏,大屏幕智能手机出货量增幅达369%,远高于智能手机市场整体增长速度。

  如此形势,让一直认为3.5英寸才是最佳尺寸的苹果也终于按捺不住,于9月正式发布了全新一代产品,4.7英寸iPhone 6、5.5英寸iPhone 6 Plus如期亮相。苹果向大屏阵营的倒戈,意味着iPhone对大屏幕的肯定,同时也将使得大屏手机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而国内手机厂商也当仁不让,盘点其最近密集推出的手机旗舰新品,大屏、4G和低价成为关键词。配备5.5英寸的2K屏幕IUNI3上市,32GB版本售价仅为2000元。在此之前,华为推出以Mate系列为代表的大屏智能手机,小米推出999元的5.5英寸红米Note。除此之外,魅族在此番手机大战中派出新一代旗舰机MX4,八核处理器、5.36英寸屏幕与2070万像素的高配置却打出1799元的低价,所谓性价比非常高。而1799元也正是最近小米和魅族两家手机商在微博骂战的关键诱因。

  无一例外,大屏和性价比成为了如今造势的关键词,但也就仅此而已了。

  智能手机的功能差异化

  6英寸大屏、八核处理器、2000万像素摄像头……,智能手机在硬件上的比拼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如何离开硬件比拼的老路,打造产品的特有竞争力,相信是很多终端厂商思考的问题。一些互联网公司出身的手机厂商,尤其是拥有成功的互联网产品或平台的厂商,在差异化竞争方面走出了一条新路,那就是将硬件作为软件的延伸,实现硬件的再创新。

  之前一直传言要推出的淘宝手机,显然就是将淘宝网的平台优势延伸到了硬件方面。例如淘宝手机的用户能够实现一键购买的操作,能够获得额外的优惠或服务等。当然目前淘宝手机的推出计划似乎被搁置了,但是将硬件作为软件的延伸的思路被广泛借鉴。还曾有商家要为社交网络提供专用手机,Facebook手机、微博手机也不断出现。将软件优势延伸到硬件,显然是手机厂商进行差异化竞争的手段之一。

  《美图秀秀》是一款年轻人非常喜爱的智能手机应用。而以《美图秀秀》软件为基础推出的美图手机如今也进入了第二代,成为软件开发商进军互联网手机的代表。

  “前、后1300万像素美颜镜头,全球独家、极致美颜、双面自拍神器,你值得拥有!”美图手机搭配4.7英寸屏幕,主频1.7GHz的MTK真八核处理器,内置2GB运行内存、16G或32G存储空间,并支持最大32GB扩展。这些硬件可以说是其他品牌千元手机的配置,然而美图手机售价在2000元以上。显然,硬件不是美图手机的卖点,将软件优势拓展到硬件,才是美图手机的核心竞争力。据悉,美图手机2从公测开始,就吸引了大量用户的关注,2000部手机的试用活动至今申请试用用户数已超过了966万。

  外观工艺与外设升级

  早在2011年,诸多智能手机厂商就已经在中国手机制造技术论坛上提到了“中国智造”的问题。因为随着“智能”概念逐渐深入人心,人们对手机的要求越来越多,智能手机的发烧友们更是越来越苛刻,既要时尚好用(更轻、更薄),又要功能强,软件易扩展的直线需求。相比于当时各种器件的精工化和焊膏喷印等新技术的普及,如今的智能手机制作市场则更向着多个方向发展。

  当然,如今工艺一词与设计和制作周期等词挂钩,一些手机制作商常将之用来当作延期上市理由可以暂时不谈,但市场上不乏一些可以借鉴的“实物”。

  比如法国的设计室品牌HANMAC,作为全球知名尊贵通讯品牌,HANMAC致力于为高端人士打造私属定制手机,第一个颠覆性地提出拒绝流水线批量生产手机的理念,让它以独特的设计、高雅的品味、低调奢华的气质屹立于奢侈品手机领域。虽然这样的文化底蕴和制作水准非一般企业可模仿,但退而求其次,非量产化的定制领域一直是市场广阔且符合当下个性化需求的。

  再比如外设的功能扩展。贴膜行业在饱受用途疑问上起起落落,而智能手机本身硬件制作工艺的提升更让贴膜行业难以为继。但贴膜仅仅是防刮防偷窥么?NO!目前智能化标签随处可见,贴膜业也随上了大流。智能贴膜区别于传统贴膜之处就在于其具有“智能”的特性。在手机膜原有的硬件基础上增加了诸如虚拟快捷按键、APP加载等可操作功能,有效地提升了大屏手机面板的利用率,让用户对手机的操作不止局限于屏幕。而且自定义按键的功能也可以让用户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使用习惯来绑定手机内的应用程序。

  管典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