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传统产业新驱动力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互联网,数据中心,传统企业
  • 发布时间:2014-12-11 15:17

  互联网既是传统产业的颠覆者,也是传统产业转型的出路所在。面对互联网,传统产业的机遇到底在哪里?几十年的传统架构如何变革?互联网化到底要怎么变化?

  一个包含二十几种放屁声音的app,在苹果的app store上每个月获利1万多美元。如此奇葩的事情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但正是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喜爱“放屁”铃声的消费族群,让一位匈牙利小朋友使用声音合成软件制作的这款app创造了价值。而这,正是网络带来的改变,它把分散的独特的消费族群连接在了一起。

  企业如何应对这种变革,满足不同消费族群的个性化需求?随之而来的,是企业传统的IT组织架构、运营模式、商业模式、销售模式,以及管理和服务都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创新的冲击下面临着的新挑战。

  今年7月麦肯锡球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预计2013年至2025年,互联网将帮助中国提升GDP增长率0.3~1个百分点。这就意味着,在这十几年中,互联网将有可能在中国GDP增长总量中贡献7%~22%。到2025年,这相当于每年4万亿~14万亿元人民币的年GDP总量。

  “面对新的模式和新的发展模式,传统产业的机遇到底在哪里,几十年的传统架构在新趋势下应该如何变革,传统企业怎样融入互联网,这些都是摆在大多数企业面前令人头疼的事情。”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技情报研究所所长、计世传媒董事长洪京一在“2014中国IT两会暨领袖峰会”上表示。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和移动大潮的冲击,使传统产业再次面临危机,尤其是移动和互联网大潮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颠覆着人们固有的观念和思维,打破了原有的一切模式。

  “过去18个月产生的数据等于计算机有史以来产生数据的总和。这也就意味着,网络空间90%的数据都是近两年产生的,这是‘跨界’和‘颠覆’的基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企业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吕本富解释道,“数据的挖掘和处理,让创新型企业和传统企业有了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的机会。”

  基础设施即服务

  淘宝“双十一”571亿元交易额的背后依靠的是动态分配、弹性扩展的IT构建方式,如果选择传统方式构建,平时至少有一半的数据中心资源是闲置的。是软件定义网络帮助数据中心打通了安全、灵活的网络通道,使数据中心之间的壁垒不再森严。

  随之而来的是数据中心的构建和运营方式也在发生改变。“中小型的数据中心逐渐在减少,而超大型数据中心越来越多。数据中心的趋势指向预制化,这包括了产品的预制化和工程的预制化。”施耐德电气中国区数据中心解决方案销售副总裁李滨江表示。数据中心已经从曾经的“便利店”发展成为了“超级大卖场”。在云计算和大数据时代下,高可用、灵活可扩展、易于管理、高效的数据中心更能推进云能效,帮助用户轻松解决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建设,进而将精力集中到其核心业务领域。

  据了解,目前中国的数据中心建设已初具规模,但依然面临规模扩大、结构日益复杂、数据承载量高以及不断上涨的能源成本等新的挑战。“构建能效云、提升云能效的新要求,是新一代数据中心的标准要求。” 李滨江说。

  “弹性与可动态扩展是数据中心新的需求。”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行业合作与解决方案部高级经理、行业资深架构师龚毅敏表示。一个基础设施即服务的新时代即将到来,虚拟化的计算设备、存储和网络所构建的可灵活伸缩的硬件环境支撑着数据和应用的随意流动。

  新一代互联网基础设施不仅需要提供端到端的连接功能,而且其计算、控制和感知能力要求也大大提高,将提供泛在的网络连接、智能化的运营、平台化的网络云服务。由此可见,宽带是新一代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基础。

  据了解,目前中国有80%的流量是通过CDN传输的,宽带网络建设和服务承载了大量的数据,“数据在CDN上快速奔跑的同时,也可以成为一个非常好的数据信息收集通道。”上海帝联科技副总裁吴轶表示。这些海量数据种类繁多,通过对CDN数据的挖掘,企业可以得到全面、多纬度的数据分析。

  底层架构更灵活

  在传统企业向互联网进化的热潮下,“免费”、“以客户为中心”、“体验”、“扁平化管理”等互联网思维,被传统企业管理者们反复揣摩。“以客户为中心”其实是由客户需求驱动销售而引发的企业流程再造,‘管理扁平化’则是由客户体验和需求驱动的经营管控模式的重新布局,而这些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

  从技术角度看,互联网正是在底层架构灵活的前提下,才实现了上层应用的快速高效的部署,并进一步推动了互联网各种新应用的大放异彩。

  新一代的IT系统需要满足以用户为中心和数据驱动两个要素。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朱铁生表示:“在平台架构层面,下一代企业IT系统必须是开源、开放的;在应用架构层面,需具备轻量级、碎片化、移动和社交化协同四个特点,从而形成融合化、平台化、数据化的业务模式。”

  数据驱动是企业互联网化的核心。数据驱动从说明过去,到驱动现在,决定未来。企业从“数字说话”升级到“数据驱动”,消费者行为数据驱动了产品设计、组合、定价、营销;员工行为核算数据驱动了员工绩效、薪酬、发展;自动装备运行数据驱动了企业生产、库存、调配;微秒级的交易数据驱动了证券投资方案、决定收益;宏观经济与行业数据驱动了企业的发展战略。

  以京东为例,京东依靠大数据进行精准营销,推出了产品用户画像,即通过建模来分析用户的购买心理。京东技术学院院长吕建伟介绍说,在用户首次浏览的商品和最终购买的商品之间,用户还浏览了多少同类型的商品,中间的时间段有多长,一直到最终消费,根据这些特征,可以分析出用户笼统的购物心理,进而得出某个品类商品的购物心理。

  在创新用户体验方面,大数据也能带来收益。例如,京东会测试不同UI、不同页面设计的商品转化率。采用转化率更高的装修方式将提升整个网站商品的转化率,给企业带来更多订单。

  在新的趋势下,新的技术架构势必会给企业带来更多效益。同时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就是安全。Check Point中国区渠道技术经理朱凯表示:“从企业到大型服务供应商,网络管理员通常需要同时负责多台安全设备,而每台设备又有不同的维护管理需求,这就导致了安全保护成本过高、难以管理及效率低等问题。安全功能虚拟化是最大限度降低复杂性、缩减成本的有效方式。客户可以在每个网关上配备虚拟系统并提供最广泛的软件刀片保护。”

  传统企业触网新机遇

  企业互联网阶段,传统企业需要适时建立起全新战略理念,以此来捕捉发展机遇,适应新一波发展。

  总结来看,传统企业转型需具备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消费者主导;第二,O2O线上线下一体化;第三,数据驱动,企业流程再造,构建产业生态圈。

  红领是一个典型的案例。红领通过十多年的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建立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个性化服装定制全生命周期彻底解决方案,并通过数字化大工业3D打印模式,实现了平台化的经营模式。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客户个性化需求与规模化生产制造的无缝对接,用工业化效率制造个性化的产品,将传统服装企业的效益提高2倍以上。“用户为中心和数据驱动就是红领转型成功的核心要素。”朱铁生说。

  同样特征也是金融行业所认同的。中国银行软件开发中心主任工程师刘述忠表示,“在互联网的渠道下,我们的经营理念从以账户为中心转变为以用户为中心,未来的发展模式将会从线上线下融为一体,为用户提供顾问式的定制化服务。而面对新技术、新趋势,我们要以开放的心态来付之于实践,推进整个产业创新转型。”

  工业的新一轮革命正在被信息化和互联网重构,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带来制造销售模式的变化,人、机器和产品将实现直接的信息交流,从而推动制造模式创新。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需要完成物联、平台化、数据整合,来实现业务的可持续和“智”造。富士通(中国)信息系统有限公司副总裁黄邦瑜表示:“富士通提供工业自动化时代的云架构服务、引领数字化制造的PLM解决方案,应对柔性生产的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全制造过程可视化制造执行解决方案、工业4.0时代的物联网技术等方案,就是旨在提升制造企业的运营效率,缩短新产品的研发上市周期,进一步降低整体生命周期内的运营成本。”

  “只有上下游产业链协同,我们才能将整个生态建设得更好。”徐工信息公司咨询实施部和两化融合管理部总监付思敏说:“在信息化和互联网环境下,企业的生产经营特征从趋同化向个性化转变,从用户导向向用户参与转变;业务流程管理的范畴从企业内部扩展到跨企业领域的供应链流程;强调业务流程的用户参与和持续改进,实现企业间及消费者间实时在线的业务协作。”据介绍,徐工在全球1000多家供应商实现协同,准时化配送集采优势,降本增效,首年节省成本2.4亿元。

  在服务业领域,今年“58到家”投入了很多心血,意在以上门家政服务为惟一的切入点,从提供分类信息的半闭环服务转变为O2O的闭环服务。相对于传统的线下搬家公司和家政公司,O2O模式去掉了层层中介,直接连接劳动者和用户,可以让用户享受更低廉的价格和更高质量的服务,让劳动者获得更高的回报。58到家CEO陈小华介绍说:“通过匹配算法,搬家师傅和保洁阿姨可以就近接单,更有效地利用时间,更多地接单,赚得更多。有的搬家师傅每个月可以赚到八九千块钱,保洁阿姨的收入也比线下提高了30%。可以预计,互联网将会打破单一闭塞的线下服务模式,转变为高效、便捷的互联网O2O服务模式。”

  本报记者 宋辰 甘露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