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降息意味着什么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降息,利率市场化,减税,货币政策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2-16 14:56
央行宣布从11月22日起降息: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至5.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75%,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1.2倍。
此次是28个月以来首次降息,也是新一届政府第一次运用降息工具。有人猜测,此次降息反映出中央对经济走势的判断,一些外媒甚至作出“中国经济大势不妙”的判断。
央行发布公告说,这次突然降息目的就在于发挥基准利率的引导作用,以此降低社会融资成本,解决当前金融市场“融资贵、融资难”的问题。同时强调,此次利率调整只是中性操作,并不代表货币政策取向发生变化。
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是真意
易宪容(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
央行的思路肯定会与外资行的分析相去甚远。
在外资行看来,降息降准将对实体经济产生重大影响,比如让增长下行的经济平稳;降低房地产销售和投资继续大幅下行的风险;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提高企业盈利,有研究机构计算,贷款基准利率下降40个基点,将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3600亿元。
但中国经济增长下行的问题并非是流动性注入不足;中小企业及弱势行业融资难、融资贵,也非完全是银行贷款利率过高所致。
这次央行突然降息,表面上分析,一则希望下调贷款利率,利用基准利率来降低市场的融资成本,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以缓解国内经济增长之压力;二则激活国内股市及救房地产市场;而更具深意、更为重要的是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
利率市场化改革滞后,才是金融市场各种问题的根源所在。政府希望以政策性方式压缩银行的利润空间,强化银行之间的竞争及经营模式转型,为金融市场有效的价格机制形成创造条件。
问题在于双重压力之下(互联网金融的激烈竞争及政策性的压缩),国内银行是否有动力让出其利润来降低融资成本?还有,国内银行的金融中介功能会不会进一步丧失?这些问题还得观察。
或许,这次央行降息就是在试探市场如何反应。
降息不如减税降费
余丰慧(财经评论员)
降息放水救助实体经济效果可能有限。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原因不是市场缺乏流动性,而是资本不往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流去。
市场化改革至今,非市场化的、传统的管制利率手段已显得落伍。商业银行应对央行系列措施已练就“见招拆招”的本事。比如,为应对降息,大部分商业银行已将存款利率浮动到顶,充分利用上限,一年期存款利息不缩水,三年期不降反升。
当然,央行降息会短暂利好股市。降息对房地产构成谨慎利好,因为开发商贷款融资利息成本降低了,购房者按揭贷款利息负担减轻了。此外,降息利好互联网金融。
但需要清醒认识到,应对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运用货币信贷工具到底有多大空间?恐怕壮士断腕式全面大幅降税、大范围取缔收费项目等,是应对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日增的更根本性的措施。
有报道说,2013年全国政府行政性收费和基金总额达到23989亿元。而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实施普遍性降费,每年将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400多亿元。这一数字仅占23989亿元的1.67%。
不可无底线刺激,也不可罔顾流动性紧张
马光远(经济学者,北京市政协委员)
央行终于作了最正确的选择,虽然姗姗来迟,但好过举棋不定。
立足国内外环境和现实,降息的决定不难理解:美国退出量宽政策对全球流动性产生重大影响;国内经济持续下行,持续性、常态性的流动性紧张导致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降息降准是最正常不过的政策逻辑。
但中国的货币政策逻辑远非如此简单,而是承载了许多不该承载的因素。在广义货币M2总量高居全球首位,房价高、房地产泡沫风险很大的情况下,一旦下调存款准备金和降息,立即会被指责为救房地产。
金融改革滞后,会让中国面临最大的尴尬,就是“守着大河渴死一村人”。中国的货币政策应只考虑流动性和物价指数,不应被利益集团和鼓噪的民意绑架。
如果货币政策夹在民意和高房价之间,却罔顾企业的资金需求,是愚蠢的。在流动性紧张的情况下为了所谓的“政策声誉”而不主动作为,是不负责任。
考虑到未来三五年的压力,一次降息还不足以确保中国经济发展和流动性无虞,在打开降息通道的同时,还应该及时启动降准工具,通过政策组合拳,解决流动性短缺的局面。
货币政策既要避免出现过去无原则无底线的刺激主义,也不能罔顾流动性紧张的现实而在货币政策上无所作为。要警惕把货币政策当成刺激利器,再次陷入盲目宽松的误区。历史证明,过度放水无异于饮鸩止渴,有百害而无一利。
货币政策不该承受之重
沈建光(瑞穗证劵亚洲公司首席经济学家)
降息为什么这么难?
这暗含一种困局,即常规货币政策工具被寄予过高期待,或已变得“全能化”甚至“政治化”。换言之,结构性改革进展缓慢之下,货币政策承担了本不该承担之重。
近一年来,降准降息等常规性使用往往遭到非议、央行避开传统货币绕道创新工具、甚至连文字上“强刺激”与“微刺激”都被过度解读,从另一层面反映了这一困境。
归根溯源,造成这一困境可能很大程度上与对于“四万亿”刺激政策的反思有关。如今来看,这几年的房地产泡沫积聚、地方政府债务及连带的银行坏账风险加大以及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等等,都与“四万亿”不无关联。
中国央行是最不易的央行,货币政策肩负低通胀、保持适度经济增长、创造适度就业机会、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之责,还要承担金融稳定与改革发展的任务,放眼全球绝无仅有。
货币政策过多承担结构改革之责,会有固化结构性矛盾的风险。若想真正吸取过度刺激的教训以及避免经济金融风险,理顺当前央行面临的问题,缓解定向货币政策难以承受之重,更为关键的是未来增强央行应有的功能,专注于控制通胀及就业,以及金融稳定。
除此之外,则需要更高层面持续协调推进改革,特别是改革进入深水区之后,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国企改革、政府机制改革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