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逆化论 野性生存都市法则

  • 来源:摄影之友
  • 关键字:动物,进化,生存,都市
  • 发布时间:2014-12-18 08:58

  在这个时代,再也找不到人与动物共同相处的契合点,动物被迫迁徙,在人类的土地上寻找最后一片净土。本期品色专辑将通过四组作品来诠释一个动物生态的逆进化论,从它们在土地上自由生活的原始状态,到它们在都市繁华间的生存尝试,再到它们闯入黑暗人间都市的迷茫最终它们仍然改变不了人类对它们的肆意屠杀。我们希望通过影像,来诠释一个哀歌式的动物生存递进关系。

  主宰 动物王朝再现

  Simen Johan之未来世界构想

  关于星球、起源、未来的猜想从来就没有停歇过。随着星球的不断转动,有的物种慢慢消逝,也有新的物种不断进化出来。未来世界到底什么样,我们永远都不得知晓,但这也给了我们想象的空间。Simen Johan就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假设——一个动物王朝的降临。

  图:Simen Johan 文:三木

  未来的世界应该是什么样?是荒凉贫瘠,寸草不生的,还是土地肥美,绿树成林呢?动物是原始野性的,还是充满睿智的?无数的电影和小说都做出了不一样的诠释,但在它们的假想中,动物多是拥有人性与高等智商的,它们在主宰着这个世界,或是想要主宰这个世界。

  Simen Johan就为我们呈现了这样一个场面:大猩猩悠闲地坐在被阳光穿透的密林,白鹿恣意穿过积雪的枯树林,一切看似祥和而安静,但是仔细看画面,会发现环境是迷幻却破败的,动物的情绪是琢磨不透的,它们甚至呈现出犹如人类的姿势及面部表情。

  他们或许在担忧人类,或是正在预谋一场争夺,或已经结束了一场战争,我们已被Simen游走于现实与虚构,噩梦与幻想的画面所迷惑。

  也正如他所说:“通过将不同元素结合起来,创造人工的景观,看上去有些熟悉,却能产生各种联想。”这些作品看起来似是而非,模棱两可,使观众徘徊于真实与虚构之间,而未来的世界也正是如此,一部分真实,一部分想象。

  生长在以童话著称的北欧国家的Simen,早期作品以儿童的梦境为主要创作内容。他的作品是虚构与现实、幻想与噩梦、童话与寓言相结合的产物。

  入侵 地铁里的动物园

  Clarisse和Thomas的超现实动物摄影

  动物入侵人类空间将会发生什么?像科幻片中那样,剑拔弩张,战争一触即发? Clarisse Rebotier和Thomas Subtil为我们展示了另一种更真实的“入侵”,巴黎地铁站中此刻正在上演这一幕。

  图:Clarisse Rebotier、Thomas Subtil 文:三木

  在这个世界上,好似所有的东西都被贴上了标签,而贴上标签的东西也就对应了相称的存在空间。汤应该盛在碗里,火车应该行走于铁轨上,动物应该呆在动物园里。但你永远也不会知道,这个世界下一刻会发生什么,汤从碗里泼了出来,火车驶出了铁轨,动物逃离了动物园。

  是的,动物逃离了动物园,“入侵”到了人类的世界。ClarisseRebotier和Thomas Subtil用超现实的手法展现了它们作为入侵者的姿态进入到人类的生活空间。人类的设施对它们来说是陌生的,新奇的,甚至是带有攻击性的。它们带着既兴奋又害怕的心情,穿越人类文明的阻碍。长颈鹿将自己长长的脖子探出窗外看着风景,笨重的狮子蜷着身体,勉强挤进地铁入口,受惊的鸵鸟对着人类疯狂地尖叫,顽皮的猴子挂在车厢外就能游历四方,还不忘进行杂技表演。它们终于挣脱了束缚的牢笼,与人类存在于一个空间。

  这些超现实的场景源自摄影师们对于现实的无限想象,并将这些想象放大到人类行为的反思中,技术往往并不是摄影师最为追求的,Clarisse Rebotier和Thomas Subtil仅仅是通过超现实的技术来进行表达,将“可能”转化为“可见”。这些令人瞠目结舌的画面夺取了很多观者的眼球,但摄影师并不是以夺取注目而拍摄,他们更想夺取的是人类对于动物的怜悯之心。

  失落 它在人间徘徊

  Samuel Guigues之动物景观摄影

  当它们坠入人间,在人类建造的冰冷建造中穿梭,在荒芜人烟的夜里游荡,这或许并不是动物们所期待的,在没有实物,没有天空和草原的建筑壁垒下,它们只能独自徘徊,无家可归,失落地等待末日的到来。

  图:Samuel Guigues 文:元武

  在摄影师Samuel Guigues的影像世界里,动物们正处于一种不和谐的状态,它们呆滞无助,徘徊在世间,这并不是它们本应该具有的状态,而这一状态却是摄影师所追求的,Samuel认为,人与动物正处于一种不可调和的状态,种族正在灭绝,在人类的高耸建筑中,标本已经成为了象征权力的符号,摄影师通过对这一现象的反思,创作出这一组作品。

  作品中,动物是摄影师Samuel找来的标本,并放在了人类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建筑场景中,夜晚到来,当人类睡去,动物们开始在这个原本属于它们的地方寻找一片栖息之处。

  夜间摄影对于很多影像创作者而言是一个充满诡异和想象的时间,太阳的光辉落去,人造光线主宰了世界,仿佛人类通过对自然的改造又重新营造了自然的法则,不分昼夜地在这篇混凝土建构的城市中进行着改造和生产,看似平淡的画面却暗藏玄机,街道中除了人迹并没有人,动物又开始成为这里的主体,然而,它们并不能控制城市,他们游荡、寻觅,在冰冷中寻找可以食用的食物和栖身之所,这往往被看做是悲痛的,人类再也不能回归到原始状态来与动物相处,动物的毛皮、骨骼、筋肉成为了象征权力的附属品。

  悲痛 最后的哀歌

  Nick Brandt之动物纪实摄影

  在Nick的摄影作品中,非洲象唱起了最后的哀歌,在悲痛的境遇里挣扎。

  图:Nick Brandt 文:陈洋

  自20世纪70年代初,无数的非洲象被捕杀,只因它们身上的象牙,不法分子开始不择手段使用剧毒,重型武器猎杀,并将大量象牙贩卖至亚洲等地。非洲象从未像在Nick Brandt的照片中那么令人悲痛和震撼。

  非洲象在他的镜头中如金字塔般厚重,那皮肤比炭更古老,却比人类更为可怜,非洲大地灾难丛生,这些非洲象无家可归,正逃避者着不法分子的追捕猎杀,这些照片提醒着我们,非洲对野生动物来说,是一个埋藏着巨大宝藏的家园,同时也是一个人类所造的坟墓。

  摄影师Nick Brandt长期在非洲等地拍摄,在他的大部分工作时间中,都在寻找人类与动物共处的平衡点,然而,这是十分困难的,越是接近,就越会发现这里悲痛的绝望呐喊。

  仿佛Nick Brandt在由声音的听觉进行引导,在荒芜的非洲草原上,绝望而悲痛的呐喊穿透空气,涌入他的心中,Nick Brandt的摄影手法并不稀奇,而是简简单单地进行着纪实视角的记录,他并不希望在这里营造出视觉的奇特,而是通过被摄体本身所具有的痛感唤醒人类的自省。

  文: 三木 元武 陈洋 图:Simen Johan Clarisse Rebotier Thomas Subtil Samuel Guigues Nick Brandt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