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场手机品牌4G发展力排行榜 2014年12月期

  • 来源:互联网周刊
  • 关键字:手机,4G发展力,排行榜
  • 发布时间:2015-01-07 13:22

  2014年已接近尾声,在这4G元年最后一个月的冲刺阶段,vivo、华为、中兴等厂商均有新机发布,表现较为抢眼,华硕也因一年的积极市场开拓,以及本月发布的高性价比的“飞马”子品牌手机而首次入榜。可以说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手机市场上,不进则退。本期榜单依然通过各厂商的研发能力、创新能力、运营能力、影响力和用户口碑的变化进行分析排名,进而显现其在中国4G手机市场的综合能力。

  对于榜单的品牌设置,由于很多厂商采取多品牌策略,例如荣耀就是华为旗下的独立终端品牌,但出于人们的品牌认知习惯,以及归纳统计的方便,本榜单中将其合于华为品牌下,不过对于荣耀单一品牌年销售已经超过2000万部的事实,有必要在此作一说明。与此情况相近的还有nubia与中兴,nubia品牌由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组建的nubia团队独立运作,采用全新运作机制,是中兴通讯旗下高端智能手机品牌。除此之外还有大神之于酷派、魅蓝之于魅族,所涉众广,不一而足。

  由于受到了苹果以及国内手机厂商的双重压力,三星手机市场份额日益下滑,自三星公布第三季度财报至今,其业绩也并没有好转趋势,反倒因为负面信息的影响导致品牌口碑下降,这对于三星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尽管三星企图调整市场策略,降低产品售价以应对来自中国品牌的挑战。不过降低售价也会进一步降低三星产品的利润水平,如果三星想要继续维持现有的利润水平,必须进一步的降低成本。三星决定在明年缩减30%新品数量,以降低手机产品的研发和市场推广成本,并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重点产品,推行精品策略。三星在整体发展力上曾下滑趋势,但排位并未改变。

  vivo在本月刷新了全球最薄手机记录,发布了4.75mm厚的vivo X5 Max,该机传承着vivo一贯精致的外观设计和优质的做工,并且加入了Hi-Fi 2.0架构,尽管该机售价并不亲民,但vivo一如既往的走精品手机路线,却使得人们对于vivo品牌更加信赖。另外在手机市场上,vivo坚持主打HiFi音乐手机产品,以自身特色巧妙的躲开了与其他手机厂商的正面冲突,精明的市场策略会使其在未来一段时间都能站稳手机市场。在创新研发能力上,vivo也是一直表现出众,本次榜单排名有所提高,排名仅次于三星,位列榜单第四位。

  魅族在近两个月新品不断,本月又发布了全新的品牌魅蓝,并推出高性价比千元机——魅蓝Note,该机是魅族首个千元机产品,超高的性价比和与iPhone 5C相媲美的设计与做工,使得这款手刚刚发布便受到了广大用户的关注。在面对小米红米、酷派大神、华为荣耀畅玩4X等千元机的对抗中,魅族毅然决然的选择加入其中,开辟了另一条产品发展路线。魅蓝作为魅族的另一品牌,未来将会带动魅族市场份额的增长。魅族在本月排名稳固提升至第五名。

  联想手机在今年的发展并不让人满意,对于联想而言,不缺少研发、不缺少创新,而缺少的是互联网手机之路的明确方向。面对小米等互联网厂商的冲击,联想的互联网手机品牌策略似乎还不太清晰,转型较晚而且似乎很乱。今年购入摩托罗拉手机业务并欲将其打造成高端旗舰品牌是联想最为明智的决定。一直以来,联想销量最高的并非高端产品,而是低端廉价手机或者主打性价比的手机,而接下来,借助于摩托罗拉的固有品牌优势,对于联想冲击中高端智能手机的市场增力不少,品牌定位清晰,未来发展潜力巨大,本月排名提至第九位。

  在本期的榜单中,我们看到了新面孔——华硕。人们对于它的认识主要来自于其笔记本、主板、路由器等IT产品,虽然华硕涉足智能机市场时间尚短,但通过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以及市场渠道的不断调优,到第四季度,手机每月的出货量已经达到超百万的量级。在12月,华硕发布了全新的飞马4G手机,该机以799元的价格面向千元机市场,性价比较高。不过在手机领域中,入场较晚的华硕能否经得起未来市场的考验,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微软已正式抛弃诺基亚的手机品牌,并逐步削弱诺基亚在手机市场的品牌印象,建设微软Lumia的品牌,诺基亚这一品牌正渐渐离我们远去。随着时间的推移,市面上的诺基亚手机也将越来越少,留下的是曾经的辉煌。

  不进则退,只争当下

  回首2014年,手机行业里发生了太多翻天覆地的变化:3G时代变迁至4G时代,有新的品牌崛起,也有老品牌的衰败,但这一切的改变都在印证着整个手机行业的向前发展。

  从2014年年初开始,以小米、华为为代表的国内智能手机厂商纷纷打造并推出高性价比的智能手机,产品价格优势明显,手机市场的价格战慢慢打响。从性价比角度来看,外来品牌产品比起国产手机毫无竞争力,这使得国产手机在短时间内受到热捧,市场份额也慢慢提升,加上越来越多国内品牌加入到这场厮杀之中,使得国产手机在2000元以内的手机市场上占据了绝对的主动权,其中被业内称为“价格屠夫”的小米在2014年第三季度的市场份额已达到了5.6%,成为仅次于三星和苹果的第三大手机品牌,而华为也都有较好的表现。当然国产手机的逆袭不仅仅是由于价格因素,另一方面也能说明国产手机在工艺设计、定价策略以及市场营销方面的出色表现。

  虽然价格战能够带来短时间的正面效果,但从长远发展来看,价格战也给国内厂商带来了一定的隐患。首先,一味的拼价格与产品的性价比定会使产品的创新力减弱;其次,价格战让厂商更缺少品牌溢价,后续发展乏力。但市场是千变万化的,没有绝对正确的决定,也没有永远的王者。

  在2014年,摩托罗拉被谷歌转卖给了联想、微软遗弃了诺基亚品牌,这些曾经辉煌的品牌如今却名落西山,当然市场就是这么残酷,在激烈的竞争中,不进则退。HTC业绩依然下滑,产品一直不温不火,三星受到了国产品牌与苹果的两面夹击,利润大幅度下滑,只有占有创新与技术的苹果依然坚不可摧。

  2015年,也许小米会因专利以及品牌人气陷入困境,华为凭借强大的根基配合互联网营销将再创佳绩,联想凭借摩托罗拉的耀眼光环将再次突出重围,国产品牌或出现两极分化。国外方面,三星、索尼将依然受到严重挤压,业绩下滑,苹果依然保持气定神闲,稳中求胜。也许这些都只是也许。

  文/赵连琦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