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琴携胡琴美妙齐奏中乐与西乐同归辉煌

  • 来源:家庭影院技术
  • 关键字:提琴,胡琴,中乐,西乐
  • 发布时间:2015-01-27 14:42

  十月下旬,在天津音乐厅观听了“弦上咏叹”弦乐重奏音乐会。这场音乐会别具特色,可圈可点之处甚多,令人关切之意不少。不妨归纳一下。

  首先这场音乐会是津豫艺术家携手联袂演出,由天津歌舞剧院歌剧团蒲公英重奏组和河南交响乐团弦乐重奏组合作演出。我们知道中国交响乐团不多,2008年的统计是41个,而美国各种交响乐团据说有2000多个。

  因此,在中国交响乐团之间互相帮助、彼此交流是一件极好极佳之事。

  坦率讲,我有点孤陋寡闻,之前并不知有一个河南交响乐团,打电话问郑州一位爱好音乐的朋友,他也没听说。由此可见,河南交响乐团在天津演出,不但提高了知名度,而且与天津艺术家相互切磋演技,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大家的演出水平会共同提高,而且从演出过程中、同台共奏、彼此献花等细节看出,两团尊重融洽。

  有人讲中国城市有轻视外地人的现象。但根据我对天津的多年观察,天津既是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又是一个平民化的城市,具备移民城市的许多特点。对外地人、本地人一视同仁。

  本次演出的第二个亮点,是天津音乐学院杨雁行教授幽默风趣、生动活泼的讲解。观看音乐会,有时指挥或主持会作一些介绍,但往往比较简约。

  但杨教讲解真是不同凡响,介绍演员、乐曲、作曲家、曲目特色……内容丰富而详尽。但决不是一本正经的课堂授课,而是轻松自如、语言诙谐,谈起音乐历史如数家珍,音乐典故滔滔不绝,最妙的是严肃的体裁似乎以单口相声的风格表现出来。

  杨教授旁征博引,他的睿智,他的神态和他清晰的思维,他对音乐、对教育、对社会、对人生、对改革和发展的独到的、超前的、鞭辟入里、洞彻幽微的观点、见解和理念,处处闪耀着智慧和思辨的光芒,使现场气氛热情高涨,场下掌声不断、笑语连连。

  现场大多观众欣赏杨教授的精彩讲解时,后排突然响起倒彩声,一个年轻观众高喊“别讲了,让我们听音乐”。全场观众大吃一惊,纷纷回头观望。后来,休息时有人还谴责这种行为。

  这种行为这种现象是我多年观戏所仅见。

  从行为自由和规则讲,杨教授受演出单位委托,现场讲解只要不涉及违法内容,他人无权干涉。或多或少,或快或慢,是杨教授的权利,是杨先生的自由。

  对于现场的听众讲,你可以听,你可以不听。这是你的自由。你不想听,你可以退出现场。但你无权干涉别人讲解,你更无权妨碍别人听的愿望。

  这次音乐会的第三个亮点,是它演出的曲目。这场音乐会除了演奏柴可夫斯基的C大调弦乐小夜曲,莫扎特的弦乐四重奏、D大调《嬉游曲》,鲍罗丁的弦乐四重奏《夜曲》,同时这场音乐会还演奏了天津著名作曲家张如昕的几首作品。这些是具有中国味以至天津味的作品。

  当古典大师经典作品遇上极具天津特色的原创作品,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乐团演奏了张如昕作曲的《十二星座组曲》之双子座、摩羯座,《海河漫步》组曲之巍峨的桥等。

  大提琴、小提琴等西方弓弦乐器的合奏、独奏是最常见的西方室内乐表现形式,同样别具特色的东方弓弦乐器京胡、二胡、四胡也都是极具韵味的中国乐器。这场音乐会听到弦乐与京胡的同台演奏,经过作曲家的编曲呈现出丰满的音乐色彩。如《花技俏》是四胡、中提琴、钢琴三重奏,《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是古筝与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的合奏。本场音乐会还欣赏到了蒲公英女子弦乐四重奏组合使用西方弦乐与京二胡的独特作品演出,这是一种从未感受过的实验性的音乐表现形式。作曲家张如昕巧妙地将弦乐与京二胡结合,将中西乐器的音色都发挥到极致,编排出一首首令人震撼的绝妙乐曲。古典乐的厚重磅礴与京腔京韵的辗转起伏共同流淌出震撼人心的篇章。

  音乐会上大家还欣赏到张如昕的最新弦乐八重奏作品《双腔变奏曲》,其创作灵感来源于天津时调与河南豫剧,将津豫两地的声韵歌腔巧妙地拧和在一起,并且在四个声部里被器乐化、华彩化,大气有意趣。而杨教授更声情并茂地表演了天津时调和豫剧的节奏元素,使观众更加动情投入。

  弦乐四重奏对于乐迷会的网友们来说已经听了不少,但是关于自己家乡的作品还是有很多人没有听过。《星座之旅》组曲是用音乐通过十二个星座特征的描绘来表现既单纯又复杂的人性,近距离感受到他的作品的魅力,让人觉得非常接地气。

  这场音乐会的不少曲目都是出自天津著名作曲家张如昕之手,让观众们也感受到了演出中的“天津味道”。

  当今的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也应该相互包容、互利共赢。计算机、手机、互联网等等已成为全球共享的物质财富,对于音乐更是没有国界,中国同样欣赏小提琴、钢琴等演奏的交响乐、歌剧等。中国具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同时也要做出自己的贡献。天津音乐界、张如昕走出可喜的一步,这是前无古人的创新第一步。世界著名作曲家灿若群星,其作品车载斗量,但几乎没有一部类似的作品。写到这里,正好朋友发来微信,日本矶村由纪子创作并演出的二胡与钢琴忧郁的对话《风居住的街道》,二胡表现很好。可见中西融合,并不是张如昕一个人在努力。

  海纳百川与创新发展一向是中国音乐的传统,像二胡、琵琶等源自中国北方少数民族,自唐宋以来,制造日见精良,演奏光彩感人,成为真正的中国元素。

  所以可归纳为:提琴携胡琴美妙齐奏,中乐与西乐同归辉煌。

  文_王以真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