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APP 智能家居的遮羞布

  • 来源:计算机应用文摘
  • 关键字:智能家居,手机APP,智能灯泡
  • 发布时间:2015-03-09 13:46

  一直以来,智能家居都是雷声大,雨点小。进入2015年后,所谓智能家居普及元年的论调,不过是鼓吹出来的美丽泡沫。智能家居当下遇冷的尴尬局面,病根在于产品研发思维。市场上五花八门的智能家居产品,都有一个显著的特征:用手机APP控制!不过,这真是它们的终极形态么?

  手机能否胜任第二遥控器?

  无论是智能空调,还是智能灯泡,抑或是智能路由器,仔细对比一下市场上的各款智能家居产品你就会发现,智能手机就是其第二个遥控器。将智能手机打造成为第二个遥控器,已经成为了智能家居行业一个固有的研发思维。从实际应用的层面来讲,智能手机这个时髦的遥控器并不实用。

  在智能家居应用场景中,家里的灯和空调必须用智能手机才能控制,这看起来很拉风,很有科技感。事实上,智能家居这种设计理念,就是脱了裤子放屁——多此一举!举个简单的例子,晚上去卫生间,要想开灯,必须先找到手机,打开控制智能灯泡的APP——这样的操作,远不如直接按墙面上的开关来打开灯便捷。

  试想如果手机哪天没电了,要想开空调,只能先给手机充电,然后再打开空调。使用传统的遥控器呢,直接轻轻一按就可以了,而且电池的续航能力非常强,短则半年,长则数年。与智能手机这个时髦的遥控器相比,传统遥控器的优势更多。所以,将智能手机打造成智能家居的第二个遥控器,智能家居能火才怪。

  过度依赖手机,体现产品本身的孱弱

  对于消费者而言,智能家居并不吸引人,除了可以通过手机控制外,没有什么亮点。科幻大片中,人走进家门,灯自动打开,空调已经调整到适宜的温度,这样的智能家居场景,市场上销售的产品并没有实现。其实,通过内置相应传感器,以及大量数据的校正,现有的智能家居产品完全可以根据人的行为,实现智能控制。既然这样,市场上销售的智能家居产品为何无法抛开智能手机,实现智能控制呢?

  毋庸置疑的是,智能家居对手机APP的过度依赖,让其价值严重缩水。在价格比传统家电高出1倍甚至数倍的定价下,消费者自然不会为价值严重缺失的智能家居买单。从这一角度来说,智能家居价值缺失已经是一种病,是急需治疗的一种病。

  其实,很多智能家居产品也是以“智能控制”为终极目标设计的,只是目前缺乏丰富的数据支撑。由于没有数据支撑,智能家居无法准确的判断用户行为,实现智能控制自然是天方夜谭。对于数据的搜集和积累,智能家居设计者们,将手机APP作为一个数据搜集平台和控制平台。

  在比尔·盖茨的智能豪宅中,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播放舒伯特或者爵士乐。灯光也可以智能控制,迎合人的情绪增减光亮、调换色调……,一切都不需要遥控器操作,而是系统自动识别。高智能的背后,是大数据和平台协作的结果。

  眼下,智能家居的数据搜集还处在原始积累阶段。正因于此,智能手机才会成为智能家居的第二个遥控器。众所周知,大数据的积累和行为分析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这意味着未来3~5年内,智能家居都不具备非常高的智能性。智能家居的核心竞争力就是高度智能化,没有智能化这一优势,智能家居价值便会大打折扣,市场遇冷亦是必然。

  文|贾敬华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