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关系探讨

  • 来源:时代金融
  • 关键字:内部审计,关系,辩证
  • 发布时间:2015-03-10 08:42

  【摘要】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公司制度在我国也逐渐建立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作为公司制度建设的重点之一,越来越受到关注。建立内部控制体系,强化内部审计,加强企业风险和危机管理,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企业普遍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相关概念和理论的明确,分析企业的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探讨加强内部审计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从而使内部审计在企业中充分有效的发挥其作用,对企业提高其竞争力,增加经济效益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内部控制 内部审计 关系 辩证 竞争力 发展

  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公司制度在我国也逐渐建立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作为公司制度建设的重点之一,越来越受到关注。建立内部控制体系,强化内部审计,加强企业风险和危机管理,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企业普遍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相关概念和理论的明确,分析企业的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探讨加强内部审计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从而使内部审计在企业中充分有效的发挥其作用,对企业提高其竞争力,增加经济效益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概述

  (一)内部控制概述

  内部控制作为一种管理工作,产生于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贯穿于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在维护企业财产的安全、完整、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保证管理、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内部审计概述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认为“内部审计是为了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所进行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它通过运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我国内部审计师协会认为,“内部审计是在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使组织目标的实现。”

  二、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之间的关系

  (一)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中重要的一环

  内部审计作为保障企业内部控制工作顺利和有质量完成的必备手段,是内部控制中极为重要和不可或缺的一环,可以说在内部控制整个管理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如前文所所,企业内部控制工作贯穿于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同样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唯有将内部审计工作做到位,真正发挥内部审计的监控作用,内部控制工作才能真正发挥效用。

  (二)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拥有共同的目标

  内部控制的最终目标保障企业资金财产安全,确保财务信息真实准确和完整,规范企业合法合规经营,最终达到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效率,达成企业最终战略目标。内部审计的最终目标是在对企业具体工作或者项目进行各方面审查的基础上,以内部评价的方式对企业成本效益进行合理的控制,最终达到企业经营效率的提升和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内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的评价意见都是企业内部控制工作过程中自我修正和调整的重要依据和有效参考。因此,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是有着共同的奋斗和服务目标的。

  (三)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的促进作用

  首先,企业内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的评价意见都是企业内部控制工作过程中自我修正和调整的重要依据和有效参考。内部控制可以通过发现内部审计过程中的问题和借鉴内部审计中的意见,不断地对内部控制各项工作加以自我修正和自我调整,以达到内部控制工作不断优化、完善和提升的目的,更好地发挥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效用,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其次,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起到一定程度的监督和督促作用,从而有利于促进良好控制环境的建立,保障企业健康有序运营,降低企业内部控制风险。

  三、加强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的措施

  (一)强调企业文化与内部控制、内部审计的相互融合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整体团队所认同并遵守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当前我国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仍然没有认识到建立企业内控文化的重要性,在实际建设过程当中,也存在内控文化缺失的现象,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员工对企业内部审计、内部控制工作重要性及认识的不足,员工在实际工作中也难以真正配合和完整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工作。因此,企业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当加强自身内控文化的建设力度,为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环境创造有利的土壤。

  (二)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完善内控体系

  由于企业内部控制工作是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细节当中的,因此,在制度制定过程中,企业内控制度应当具有全面性和可操作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全面了解企业所有经营管理活动的内部控制情况的基础上,针对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管理层面,从上至下地制定内控角色定位和内控防范重点,针对各层面的具体职能和工作流程,有针对性、有重点地配置内控重点,特别是针对各层面、各环节中容易滋生内控风险的薄弱环节,加以重点的内部控制制度设定。企业应全面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全面化开展内部控制工作,并不断修正,不断优化。

  (三)完善内控链条,全面实施内控

  企业内部控制工作是一项囊括企业经营管理方方面面、全体部门和全体人员的工作,内控的有效实施,要求内控的全面化实施。首先,企业应当严抓财务控制,对财务内控中的预算制度管理、会计制度管理、内部审计管理和财务风险管理等主要财务管理制度加以重点落实、推进和严抓,严控财务管理风险。其次,企业应当科学合理设定好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的内部职能分工和工作流程,防范内部链条风险。再次,企业应当严抓实物控制,对于内部采购、库房出入库管理等制度加以统一和规范,建立透明和受监督的采购制度和严格的出入库管理制度。最后,企业应当进行人员控制,把好人员关,建立科学合理的用人制度,包括招聘、考核、薪酬管理和激励制度,以及准入和退出、淘汰等。

  参考文献

  [1]赵丽芳.现代内部审计功能拓展与内部控制评价.会计之友,2011,20.

  [2]钱华.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关系研究.财会通讯,2011,16.

  作者简介:张杭,女,汉族,广西南宁人,2005年毕业于西南民族大学,会计专业,会计师,研究方向:企业内部会计成本控制.

  张杭 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