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们了解或者背熟网络用语,那是最基本的功课。拿网上流传的事儿开玩笑、编段子更是家常便饭。新闻主播更会每天报道各大社区上的大事小情,而电视硬件产品也在极力地杀入互联网领域,以谋求更为广阔的利润空间。所以我说电视媒体是这个地球上最大的夕阳产业,一点都不过分……
还记得去年夏天的时候和一个在央视做制片的姐们儿吃饭,她还在纠结于电视业与网络媒体的关系中,究竟是竞争还是依存?将来到底会是谁替代谁?我当时告诉她这本来就是个伪命题,无从讨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电视成为明日黄花的时候不会等太久了,不管你是否情愿接受这个事实,不是有句话叫“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吗,您最起码还“无限好”呢,看看人家报业的现状了吗,人家哪儿讲理去,招谁惹谁了?
其实在中国目前有线电视用户数量目前已达到1.74亿户,数字电视的比例占30%左右。而在全球,数十亿的电视用户基数,以及超过5亿的数字电视受众,都乐观地说明,我们做电视的不招惹别人已经很难得了,怎么可能被网络吞食掉。所以那个美女制片人早已抛开这个杞人忧天的问题,着手准备自己最在行的高端对话节目去了。可我却觉得这便是互联网NB的地方,它不会吞食谁,它会诱惑你、笼络你、蚕食你,直到有一天你发现自己深陷其中,无力自拔,你整个产业的每一个细胞都浸入了网络的基因,到那时候讨论谁取代谁,还有意义吗?
大年三十儿的时候我看春晚,冯巩满头是汗地表演《不能让他走》,我不明白为什么这些人一年才出这么一个作品,结果端上来的却是水货。金越说是观众习惯了这些老面孔,可到底是谁习惯了?这个有数据吗?要是过年老拿这个恶心观众,谁高兴谁不正常。当时我特别想给做电视的朋友们发短信,看看冯巩你们就明白了,互联网对电视业的影响有多大。不懂得原创、缺失独立策划意识和思考能力的那一辈人,海量的资讯和段子唾手可得,他们完全让网络给惯坏了。所以这个时候再谈网络用户群体、影响力和终端数据已经无足轻重,我们完全可以看到,电视节目、新闻、影视剧甚至产业结构和整个意识形态上,都已经受到互联网文化的影响。主持人们了解或者背熟网络用语,那是最基本的功课。拿网上流传的事儿开玩笑,编段子更是家常便饭。新闻主播更会每天报道各大社区上的大事小情,而电视硬件产品也在极力地杀入互联网领域,以谋求更为广阔的利润空间。所以我说电视媒体是这个地球上最大的夕阳产业,一点都不过分,而且终究是大势所趋,将来电视会是网络系统的一个分支,一个媒介而已,它终会被纳入整个网络产业的价值体系中来,不存在完全独立的电视报道团队,因为你不可能割裂掉互联网上形成的利益链套和受众圈子。
电影《黑社会》里有一句台词,姜大卫饰演的警察对着老导演王天林饰演的和联社老当家说:“你们有没有的吃,要看我们给不给。”这句话用在互联网与电视业未来的格局上实在有意思,因为目前看,无论是用户基数、商业利润还是官方影响力,前者无疑都处于弱势地位,但它却又早已侵蚀着电视这位老大哥看似坚硬的骨架,要知道,据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郝亚斌预测,今年中国的互联网电视仅终端一项就可能突破300亿元,假以时日,谁会保证四两拨千斤的产业洗牌景观不会出现?当我们身边的孩子张口闭口全是无厘头的网络语言,而非电视上主持人的苦口婆心、语重心长;当迅速蹿起来上位的网络红人,几家专业媒体要排着队等才能见到本人采访;当电视台还未预报播映的电视剧,早已红遍网络形成社会文化效应;当最快最独家最官方的新闻报道、事实真相都是在网络上最先得以披露..我们谁还会怀疑这个早已成为朝阳产业的媒介,在更长久的将来会跃升为第一媒体呢?手机、广播、报纸,各种讯息服务终端,都会被纳入一张无形的互联网里,电视?谁还在乎是否会多它一个。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