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短信”滴答响:你是我用3万毫升鲜血换来的爱人

  重庆妹子傅均嫁给丈夫从兆明时,他们的定情信物只有几本用广告彩页装订而成的“爱情短信”,那是两人相识以来,所有的短信记载。婚后五年,傅均得了再生障碍性贫血,为了让妻子重拾信心,从兆明坚持每个小时都给妻子发短信,这一次,傅均整整抄了十六本。

  傅均要延续生命,必须定期输血,没钱买血的从兆明决定用自己的血换回妻子需要的血——这是一个草根家庭能想到的最笨也是最温情的办法,两年间,他累计献血28400毫升,相当于7个成年人全身的血,这些血都换成了妻子需要的血型,成功回输到妻子体内。

  “爱情短信”,给你活下去的信心

  12年前,安徽太和县小伙从兆明和妻子傅均相遇。

  那年,从兆明刚满21岁,在广州一家电子厂上班,平日里内敛少言。同事傅均比他小三岁,是个性格直爽的重庆妹子,相貌靓丽,追她的人数不胜数。虽对傅均有好感,从兆明只能藏在心里,从不敢妄想幸福能垂怜自己。哪知,在众多追求者中,傅均独独对忠厚老实的从兆明高看一眼。那时手机刚普及,傅均用自己的工资买了两部一模一样的手机,送给从兆明一部。每天下了班,两人就躲在宿舍里发信息。从兆明发来的每一条信息,傅均都舍不得删,实在存不下了,她便把短信誊抄到本子上。

  一天,傅均把公司里的一些不用的空白广告彩页装订好,做了几本漂亮的札记本送给从兆明:“我记下你发给我的短信,你记下我发给你的短信,等老了咱们慢慢看。”贫穷的岁月里,几本厚厚的“爱情短信”就是两人最温暖的慰藉。

  2007年2月27日,两人举办了婚礼。一年后,儿子出生。夫妻俩带着孩子在广州打工,虽然没有固定的住所,可不管多苦,偶尔翻翻“爱情短信”,傅均都觉得日子特别有奔头。结婚后,他们一直延续着发短信的习惯,这些短信,也都被一一记录了下来。

  2012年3月的一天,傅均下班回家,突然浑身乏力,从楼梯上摔了下来。从兆明不放心,带着妻子来到广东长安医院检查,被确诊患上了再生障碍性贫血。看着年幼的儿子,傅均哭倒在地上,她绝望地把丈夫从医院往家拉:“走,咱回家,这病咱不能治。”从兆明抱住妻子,拼命安抚她:“现在医学这么发达,肯定能治好,你忘了咱们说过要一起走到老?所以你得为我活着。”

  在医院治疗一个疗程后,傅均的病情没有明显好转。一个人既要照顾妻子又要照顾儿子,从兆明实在忙不过来,决定带着妻儿回到重庆岳父岳母家,有家人陪伴,妻子心情或许会好些。

  住进重庆新桥医院后,傅均的病情一直在恶化,骨髓不能产生血细胞,所以需要不停地输血,而每次输血的量都在800毫升到2000毫升,巨额的治疗费用让这个本来就不富裕的家一贫如洗。

  傅均的主治医生告诉从兆明,病人要想治愈只有做骨髓移植,手术费用约50万,但目前考虑到傅均身体极度虚弱,暂时不适合做骨髓移植手术,只能输血治疗,等情况好转后,再考虑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为了挣钱给妻子治病,从兆明白天在医院忙碌,晚上在夜市摆摊挣钱,一天只能睡上三个小时,有时站着都能睡着。一次,他在摆摊回家的路上,由于太过疲惫,被一辆三轮车撞倒。还没等他反应过来,三轮车飞驰而去。从兆明额头被撞出一个大口子,流了不少血。看着丈夫身上的“血衣”,傅均心疼地哭了。从兆明却笑着说:“真可惜了,这些血要是能给你多好,白流了。”

  丈夫因为自己如此辛苦,而5岁的儿子因为自己,连顿像样的饭菜都很难吃到,傅均产生了厌世的心理。

  2012年8月的一天,趁着家人不注意,傅均独自一人离开了医院,她什么也没带,只带走了她和丈夫这么多年来手抄的“爱情短信”。全家人出动,整整找了一天,才在老家一处荒废已久的破房子里找到傅均。从兆明第一次冲妻子发了火:“你以为你死了就是为我们好?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如果是那样的话,我不会原谅你,也不会原谅自己。我作为一个男人,如果这个时候都不能被你信任,我就是失败的,那我活在世上还有什么意思,要走咱一起走。”丈夫的“威吓”吓住了傅均,她发誓一定好好治病。

  为了避免妻子再有轻生的念头,从兆明想过很多办法,看着妻子枕边摆着的“爱情短信”,他有主意了,“爱情短信”可以陪着他们走过最苦的岁月,就一定可以再陪着他们跨过这道难关。

  从那以后,只要不在妻子身边,从兆明便会找机会给她发短信:“老婆,今天早上我上班的路上看到一对年轻的情侣,他们打闹的样子很像我们,不过老婆你比她漂亮。”“老婆,今天天气特别好,等你身体好些了,咱们带儿子去逛公园。”“老婆我中午又路过那家烧饼摊了,烧饼还是两块钱,但是不知道怎么了,没有你以前买给我的好吃,我觉得肯定是老板看你长得漂亮,所以给你的就特别好吃,老婆你快点好起来,然后给我买好吃的烧饼吧。”“老婆昨天表现特别好,把我带给你的菜吃了好多,回头奖励你一个笑话!”

  丈夫的短信,渐渐打开了傅均对生活绝望的心,她脸上有了笑容,没事的时候,她便把丈夫发来的短信誊抄到本子上,一来可以打发时间,二来假如自己有天走了,丈夫也有个念想。

  16本爱情短信,是她的“生命加油站”

  一次,同病房的一位病友去世,这给傅均造成了不小的打击,好几天她都吃不下饭,也不说话。摆摊结束后,从兆明从岳父母家接过儿子从俊杰,把他带到医院,让他哄妈妈开心。

  5岁的从俊杰十分懂事,他知道妈妈生病了家里很困难,所以从来不计较自己的吃穿。以前他很爱玩摇摇车,爱吃雪糕糖果,但是现在他从来不要求爸妈带他去玩游戏买玩具,看到卖零食的小商店,也会拉着爸爸的手,把头扭到一边去。记得有一次,妻子傅均在家休养的时候,腿部浮肿很严重,不能下床,每天都需要不停地按摩,而忙碌多天的从兆明在按摩了一会儿后就疲倦地趴在床边睡着了,等他醒来的时候,看到儿子正握紧自己的小拳头轻轻捶打着妈妈的小腿。看到儿子这么懂事,从兆明的心里又难过又欣慰。

  床边,从俊杰摸着妈妈的脸:“妈妈,你快点好起来吧,我跟爸爸都想跟你一起去公园呢,公园里有好多花,还有漂亮的蝴蝶。”傅均捏捏儿子的小脸,怜爱地说:“妈妈答应你,一定早日好起来。”调整好心态的傅均,每天都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积极地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然而祸不单行,2012年5月,傅均60多岁的老父亲被确诊为早期肺癌,控制病情后,需要定期进行伽马刀治疗。这个消息对这个本就贫寒的家庭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所有的担子都压在了从兆明并不宽阔的肩膀上。

  2012年5月4日,从兆明听同事说,如果有人义务献血的话,其亲属不仅可以优先享有输血的福利,还可以报销一部分的输血费用。从兆明立即打电话到重庆市合川区输血中心了解详细情况,果然和同事说的一样。从兆明立即赶到献血中心,第一次就献了400毫升的血。从此,他开始了自己以血换血的救妻路线。

  血脉相连,3万毫升鲜血换来的爱人

  从那之后,每隔半月,从兆明就要献一次血,两年时间累计献血28400毫升,献血记录积满5个献血本。按一个人全身血量4000毫升算,从兆明的献血量足足相当于7个人的血。献血证上,一页填满了从兆明的献血记录,翻开下一页,则填满了傅均的用血记录。

  傅均十分感动,她对丈夫说:“以前,我总是说上辈子你欠我的,所以这辈子你要对我好,但现在才知道,是我有福气才找了你,我会好好治疗,用剩下的半辈子好好爱你。”

  2014年1月4日,傅均再一次被送进抢救室。主治医生陈婷告诉从兆明,傅均的病情非常严重,依靠单纯输血已经不行了,必须进行骨髓移植。

  可是,寻找骨髓配型是一个漫长而让人心焦的过程。转眼就要到2014年5月17日,这天是妻子傅均的29岁生日,看着躺在病床上虚弱的妻子,从兆明苦思冥想了好几天想给她过一个难忘的生日。想到当年由于家里贫穷,自己没有给妻子一个像样的婚礼,从兆明想要弥补这个遗憾。他带着东拼西凑的钱找到了一家婚庆公司,没想到在说了自己和妻子的故事以后,婚庆公司的老板感动之余,决定免费为他们筹办这个婚礼。

  婚礼在一个农家乐门前的露天草地上举行。那天,傅均穿着洁白的婚纱,挽着穿着西装的从兆明,神情喜悦又肃穆。

  更大的惊喜还在后面。当天下午,从兆明接到医院打来的电话,说在中华骨髓库找到了跟傅均配型成功的骨髓。这个锦上添花的消息让夫妻俩都高兴得不知所措。

  然而,意外与惊喜接踵而至,因为供者的私人原因,捐献的事被搁浅下来,并且一拖就是两个多月,这可急坏了从兆明。傅均也察觉到一丝异常,不忍再给丈夫添压力,她主动提出回家休养。考虑到病人的身体情况还算稳定,医生同意了他们出院的请求。

  回到家后,每天早上出去上班前,从兆明都会检查一下妻子的手机有没有电:“如果无聊或者哪里不舒服,记得给我打电话发短信,我看到后一定第一时间回你。”傅均总是笑着点点头,为丈夫的贴心感到幸福。丈夫走后,她就拿出笔记本,继续誊抄和丈夫之间往来的短信,未来她不知道自己是生是死,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给丈夫留下一份念想,让这些温暖又朴实的短信,来回馈丈夫的深情。

  2014年10月29日,从兆明接到重庆新桥医院打来的电话,供者那边最终同意了捐献,只要傅均术前检查没有太大问题,很快就可以接受手术。接到消息,从兆明高兴坏了,立马带着妻子回到了医院。所幸,傅均的检查一切正常。此时,妻子的生命终于有望,但手术费却是个解决不了的大难题。医生得知从兆明的难处后,准许他们先住院,然后慢慢筹集手术费。那段时间,从兆明像疯了一样四处筹钱,不管多苦多累的活,只要钱给的多,他都愿意做。亲戚朋友知道后,也都是倾囊相助,加上好心人的捐款,第一阶段的治疗费总算筹够了。

  2015年1月9日,是傅均做手术的日子,在此之前,她已经进入医院的层流病房进行术前治疗。从兆明焦急地在外等待着,虽然妻子的手机已经关机,但他还是忍不住地给妻子发了条短信:“亲爱的,你是最棒的,命运给你的苦,你在三十岁之前全都吃完了,此后的生命只剩下幸福,我会一直陪着你走下去,直到老的那天。”发着发着,从兆明忍不住泪流满面。几天后,医生宣布手术成功,但还必须在层流病房待上一段时间进行术后观测。

  2015年1月25日,是傅均术后的第16天。医生向从兆明转述了傅均的话,她很想他,很想回家。从兆明不能直接跟妻子对话,他再次往妻子手机上发了条短信:“我在这等你,等你好了,我带你回家。”

  2月27日,是傅均出院的日子,从兆明高兴坏了,他在QQ说说上写道:“祈愿平安,2015年2月27日出院,预计2019年完全康复,路还很长。”傅均握着丈夫的手泪眼婆娑:“四年的时间很长的,也会有很多变数……”从兆明打断了妻子的话:“别担心,有我呢!”可是仅仅在家里待了一个星期,傅均便又因为巨幼细胞感染而入院。对未来的生活,傅均心里着实没底了。为了给妻子加油打气,从兆明特意送了她一本亲手制作的本子:“等你用完了,我再做,我要你把咱俩的生活一直记到老。”

  也许,路很长,也会很难走,但只要两个人手牵手,怕什么!

  (文中当事人均为真名。未经作者同意,本文禁止转载)

  文/凤儿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