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亲输血风险大

  电视剧里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孩子受伤需要紧急输血,父亲挽起袖子,“我来!”如果现实中出现这样催人泪下的场面,家人可能真的要哭了。长沙血液中心输血研究室主管技师旷开其表示,大家被电视剧误导了,直系亲属不能相互输血是一个医学常识。

  “外来客”鸠占鹊巢

  “近亲输血存在很大的安全风险。”旷开其表示,“特别是直系亲属之间输注血液,可能会发生一种被称为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严重输血反应。”它是由于输血过程中输入组织不相容的淋巴细胞而导致的一种少见的致命并发症。

  在中国,这种病的发生率并没有准确的统计数据,估计在万分之一左右。但如果是近亲输血,尤其是一级亲属,即父母与子女间,发病率要高10至20倍。

  移植物抗宿主病为什么更易发生在亲属输血间?长沙血液中心质量管理科科长谭明华打了一个通俗的比方:输血就等于用血者身体里来了许多“外来客”,非亲属之间的免疫淋巴细胞容易被识别、排斥。而亲人间的“外来客”由于面目相似,加之受血者免疫能力低下,不容易识别。而这些“外来客”趁机鸠占鹊巢,在受血者身体里分裂、增殖,然后向受血者的骨髓等器官发动攻击。

  “一旦病情发生,后果非常严重。死亡率达到99.9%,几乎无法挽救。”旷开其介绍,这种输血反应主要发生在输血后1周左右,受血者的全血细胞减少、肝功能受损严重,出现恶心、腹泻,皮肤黏膜出现大面积皮疹或大泡。

  多采用成分输血

  输血存在一定风险,如何将风险降到最低?旷开其建议,能不输血绝不输,能少输绝不多输,输的时候尽量选择成分血。

  目前临床中多采用成分输血的方式。“血液的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等。病人缺少什么就输什么,绝不多输,减少风险。”旷开其举例称,如贫血患者原本只需要输注红细胞,而一旦输注血液,其中含有的血浆和白细胞等成分不仅没有治疗作用,反而可能导致其他输血不良反应。

  广州血液中心副主任汪传喜介绍,不同的血液成分引发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概率不同。“如果只是输血浆就没有这个风险,但是如果输全血或红细胞,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率相对高一些。”但他强调,“移植物抗宿主病与输血成分的关系不是很大,而与输血和供血之间是否为亲属关系更加密切。”

  除了亲属之间输血,还有在患者需要输血而血库告急时,热心市民纷纷撸起袖子说“输我的血”的剧情也是不现实的。“采集的新鲜血不能立即输给病人,一是可能传染病毒,二是血型方面不一定正确,另外血清中可能存在别的抗体,这些都需要经过系统的检测。”旷开其介绍,这些检测包括血型的鉴定和传染病源的检测,具体包括血型、转氨酶、血红蛋白这三种常规项目以及四种传染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和梅毒)的病毒检测。

  文/本刊记者 李瑚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