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在福建省各市县(区)和企业调研中总会看到他忙碌的身影;

  在企业科技创新之路桥梁建设上总能捕捉到他指挥若定的神情;

  在“讲理想、比贡献”活动实践中总会感知他执着的精神;

  …………

  这位同事们眼中可爱可敬的伙伴儿便是现任福建省科学技术咨询服务中心(简称:科技咨询中心)主任杨勇。23年青春岁月献给科技服务事业,他甘之如饴。如今,他的调研足迹已踏遍全省,“成果之花”也绽放于全省各个企业。

  2006年以来,杨勇先后担任着福建省“讲理想、比贡献”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兼办公室副主任、省科协企业科协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协调小组成员兼办公室主任、省科协金桥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兼办公室主任等服务企业科技创新领导机构的相应职务。他虽身兼数职,但仍能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会协调、敢担当、善计划”就是杨勇的法宝,而且这也渐渐成为他的一种习惯。

  在2013—2014年度全国“讲理想、比贡献”表彰活动中,杨勇获得优秀组织者称号。殊荣背后必有付出,脚踏实地就是其见证。

  “结合福建省特色,积极探索‘讲理想、比贡献’活动新模式,整合优势资源,把‘讲理想、比贡献’活动作为科协介入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成为支撑和引领企业技术创新的载体。”杨勇说。作为活动负责人,他深知进行创新工作何等重要。因此,“大联合、大协作”成为推动全省“讲理想、比贡献”活动创新发展、深入实施的工作方式之一。

  如何使群众性技术创新成为“讲理想、比贡献”活动的源泉?杨勇绝非纸上谈兵。多年来,他积极与福建省经贸委、科技厅、国资委等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沟通协调,推动了“讲理想、比贡献”活动的深入开展,取得了显著成绩。据统计,2013年以来,全省共组织2608家企业13万科技人员开展“讲理想、比贡献”活动,完成项目2598项;提合理化建议11628条,采纳7328条,实现经济效益约13.1亿元;举办创新办法培训1019场,共57458人参加;举办知识产权战略巡讲230次,有13068人参加。

  2008年,福建省科技咨询中心进入了一个新的角色—承担企业科协组织建设和管理工作。企业科协作为科协系统的基层组织,是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如果能加强企业科协组织建设,无疑能为“讲理想、比贡献”活动长效开展保驾护航。为了更快“入戏”,使企业科协更好地开展工作,杨勇带领团队开会讨论、组织调研、研究对策。

  第一,创新思路,以基层科协组织建设盘活科协系统组织发展,整合科协系统的专家智力资源、技术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各地科协组织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

  第二,推进企业科协“增覆盖、强作用”工程,组织起草《关于加强新时期企业科协建设的意见》,结合各地实际情况,组织专家进行实地调研,为基层科协和企业科协组织建设提供科学指导。

  第三,探索和创新基层科协工作机制,调动基层科协的积极性,引导各市县(区)科协及企业科协密切协同,分工合作,按照各自优势有所侧重地开展工作。

  在杨勇的领导下,全省基本建成了省市县(区)三级科协及企业科协组织网络,畅通了各级科协的交流合作渠道,使改革取得了实效。从2008年底截至目前,全省企业科协组织从284家壮大到2289家,其中1526家企业科协组织以不同条件开展深度不一的“讲理想、比贡献”活动,为全省“讲理想、比贡献”活动内涵深化、有序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院士专家工作站是智企合作的有效工作模式,也是福建省“院士专家八闽行”活动常态化、项目化的有效载体,更是深化“讲理想、比贡献”活动内涵的有效形式之一。如何能顺利开展此项工作?杨勇下了一番苦工,啃下了这块“硬骨头”。“没条件,创造条件也得进行下去”。为此,他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先后组织出台了《关于加强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的意见》、《福建省院士专家工作站管理办法》等文件,成立了省工作站建设协调小组。

  一是把工作站项目成果进行转化和推广,激发企业建工作站的热情,推进企业与工作站的项目合作;二是在建站过程中发挥科协的资源优势,征集企业技术需求,以项目推介会为主要形式,促进技术创新。

  据悉,目前全省省级联合授牌4批工作站共129家,其中2013—2014年,全省建设工作站65家,进站工作的院士达54位,院士团队专家383名,合作项目103项,企业科技人员1497名骨干参与项目研发。杨勇还先后组织省科协“十佳院士专家工作站”评选、“福建省院士专家示范工作站”遴选各一次。

  “低调务实、勤奋进取”是杨勇一贯的工作风格,他既有科技人的踏实勤奋,又有改革者的锐意进取。

  2014年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企会协作创新计划”,使得福建省科技咨询中心尝到了“甜头”。重担自然落在了杨勇身上,他组织“企会协作创新计划”申报工作,在38家申报单位中遴选推荐了12家单位向中国科协申报。该项目既整合了科协系统的优势资源,又形成了科协系统促进产学研用相结合的长效机制,为“讲理想、比贡献”活动实施探索出新渠道、新模式。

  此外,杨勇借助“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平台—引导高校和科研机构科技创新资源、成果与企业需求对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全省“讲理想、比贡献”活动提供了新平台。他发挥海峡西岸地理优势,拓宽项目征集渠道,加强与台湾地区的交流合作,举办了系列论坛和对接会,促进了大批项目成果的成功对接。也因此,在2012年他被“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组委会授予十周年个人荣誉奖。目前,在2013—2014年两届交易会上共对接院士及其团队项目23项,总投资62.45亿元,项目涉及电子信息等多个省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

  作为科技事业服务中介,杨勇团队总会想方设法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他借助“企业科协科技信息服务项目”这一平台为企业自主创新和培养创新人才服务。在他的协调下,全省于2013年首次开展该项工作,并组织召开过4场“企业科协科技信息服务与专利工程师培训会”,共193家企业、248名科技主管参加培训,培训专利工程师212名,企业注册达到102家,完成典型案例12个;2014年,他组织了2场培训班,培训企业专利应用工程师302名,其中高管101名,新增注册企业67家,新增典型案例5个。

  为企业发展,他可以跑遍大江南北;为技术创新,他能够做到忘我;为喜爱的事业,他愿意承受“风里来、雨里去”的酸甜苦辣。这或许就是科技服务的力量!

  本刊记者 杨芳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