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天下

  • 来源:新潮电子
  • 关键字:互联网,电视机,盈利
  • 发布时间:2015-05-27 14:36

  互联网电视机是如何盈利的

  在过去的一两年时间里,传统厂商的互联网化进程(或者说是品牌互联网化)正在进一步加速。对相对传统的厂商而言,互联网品牌相对低廉的运作成本换来的是确实又一次发展壮大的机会,带来的是可观的市场份额、忠实的用户群体以及丰厚的利润,这在几个极具代表性的互联网公司所推出的硬件产品上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证明。不过,也有很多人不太明白互联网品牌是如何获得丰厚的利润的,现在我们就将为大家揭示一部分市场运作的秘密。

  对大多数人来说,电视机这种产品很难与互联网品牌扯上关系,因为这个产品具有更多传统厂商的基因。用简单直接一点的方式来说,那就是终端消费者更习惯在线下的实体店铺来购买电视机这样的产品。当然,互联网品牌的介入已经开始改变了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但面对极具诱惑力的价格优势,消费者不禁会产生这样一个疑问:价格如此便宜的电视机,难道厂商真的是在亏本大甩卖?事实绝非我们想象得那么简单,对互联网品牌电视机而言,硬件的价格优势实际上仅仅只是吸引用户的一个方法,而他们从看不见的地方获得利润已经足够支持产品的质量。下面我们就从几个知名的互联网品牌电视机说起。

  闭环生态系统的盈利模式

  一直以来,乐视都在努力搭建一套属于自己的生态系统。作为一家以在线视频资源起家的互联网公司,乐视在发展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在未来正版视频资源的宝贵性,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乐视都埋头于引进拥有版权的优质视频资源,包括电视剧、电影、综艺节目、体育节目等等。乐视这种“囤积”视频资源的做法,在初期除了增加用户粘性及吸引新用户外,还在后面为其付费盈利模式提供了帮助。

  当乐视推出“超级电视”时,乐视自有的视频资源库已经可以满足当前乐视用户的需求,同时,乐视一直坚持的“收费+免费”模式已经初步培养出了自己独有的用户群体,用实际的数据回应了“用户收费意识仍不成熟”的质疑。到乐视正式发布旗下的超级电视为止,乐视已拥有行业最全的影视剧版权库,9万集电视剧、5000多部电影,垄断最近3年60%热播影视剧独播权,实现95%以上的影视片覆盖;此外还有丰富的自制、动漫、风尚、纪录片等内容,及行业最全的体育赛事,涵盖西甲、意甲、法甲、中超、亚冠、CBA、欧冠篮球联赛等国内外顶级赛事。此外,乐视网兄弟公司乐视影业,每年制作和发行近30部大片,提供了丰富的上游内容。这些内容的进一步积累和丰富,为乐视争取年轻用户群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在令友商最为焦虑的牌照问题上,乐视通过与CNTV合作的方式得到了相关牌照,将内容接入央视播控平台,以确保符合181号文件要求的可管可控。此外,为保证视频的流畅传输,乐视已经搭建出了一条自有的视频传输高速通道,通过云端的开放平台来加速视频的传输,提升用户体验。现在乐视已经能够较为流畅第让on过户观赏1080p全高清画质的在线视频,未来将让用户体验到4K分辨率的视频文件。

  此外,在广告的方面,由于乐视在超级电视上能够实现精准定位,并能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和观赏动作来实时分析用户喜好,由此带来的定点广告投放也将异常可观。再配合乐视目前奉行的“CP2C”模式,将产品设计、研发、传播、销售、售后和运营,再循环至产品设计的闭环完整地表现出来。也正因为如此,目前乐视只要维持着自己的用户基数,并能保持一定的增长率,最后就一定会有更多的盈利。

  打造生活方式的盈利模式

  在国内市场,论及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公司,小米必然是一个不可绕开的话题。首先,小米是以深度定制的Android操作系统起家,时至今日,这个系统已经变成了爱好者口中的MIUI,并且发展出了一系列适配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智能电视机适配的版本。也正是由这一系列操作系统,引发了小米打造由硬件为核心构建生活方式圈子的风潮。

  与乐视不同,小米本身并不是一个内容供应商,它提供的是一系列的硬件,并且这些硬件又形成了一个闭环。因此,第三方内容供应商很容易入驻小米硬件的生态圈,并轻易获得相对庞大的用户基数。这与乐视需要事先进行庞大的投入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在牌照和播控平台方面,小米同样是与CNTV合作,接入央视的播控平台,但不同的是小米自己无需进行内容能够审核,所有这些工作都由第三方厂商和央视来完成,完全是借势而为的经典案例,也是互联网思维的典型思路。

  在硬件方面,小米电视也是提倡性价比的典范,不管是电视机本身还是由电视机所扩展出来的低音炮和音箱,都一直秉承着这个思路。但与智能手机一样,小米电视本身在硬件上的利润非常少,甚至还有可能是亏损的,其利润还是来自随后的一系列服务。比如版权的分成,小米与现有内容供应商合作,将内容供应商的优质内容进行推送,需要付费的内容先通过小米自有的收费渠道进入小米,再将分成的部分提供给内容能够供应商。由于小米本身的般大用户基数,因此这部分付费用户将会非常庞大,对内容供应商和小米来说都是一件双赢的买卖。首先,小米通过用户的付费获得了可观的账户流水,这会带来一份异常精彩的财报,而内容供应商则会通过小米的推广获得不错的收入,即使这些收入需要事先经过小米的账户,但最后总还是会拿到手上。

  与乐视相比,小米目前需要面对的最大问题是其本身不出产内容,需要有内容供应商,小米电视的最后盈利需要看双方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至少的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小米会为选择稳定长期的内容供应商而花费巨大的精力。

  由聚合分成出现的盈利模式

  酷开应该是目前由传统厂商转型至互联网厂商最成功的例子之一,其背后的母公司在电视机制造产业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与乐视和小米完全不同。酷开一方面能借助完善的上游产业链来制造出价格方面占有绝对优势的硬件产品;另一方面也独立研发出了一个自有的开放平台酷开,在这个自由的开放平台上,酷开通过聚合现有的视频或其他资源来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省去了审核、搜索、安装的一系列繁琐手段,这也带来了一种新的盈利模式。

  与小米类似,酷开本身是没有内容制作能力,但通过与众多的内容方合作,建立紧密的合作协议,酷开能够为旗下的智能电视机产品和使用酷开智能系统的用户提供优质的内容服务。并通过成熟的分成方式让双方都能够获得盈利。对互联网企业来说,通过开放的平台和数量庞大的用户基数来获得盈利是非常重要的,而在这一点上,酷开的做法显然要较乐视的封闭系统和小米的半封闭系统做得更好一些。

  在内容的提供上,用户可以访问统一聚合界面上的内容,而在后台,这些内容实际上是由多个不同的内容提供商所提供的,而且这些内容商也不会随意变换,不用担心频繁更换内容商而带来的适应性问题。当然,酷开的盈利也并非仅仅依靠内容,任何一个使用酷开平台的系统就是一个用户端,这个用户端可以扩展到智能手机、微信上,并通过一些扩展的应用来获得盈利,诸如广告、购物、游戏这样的生态链条,用户基数的扩大自然会推动盈利的增长,并且这些增长的盈利会快速的反馈到酷开的合作伙伴手中,这样也就变相帮助酷开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