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过彼得潘吗?那些永远长不大的成年人

  • 来源:生活+
  • 关键字:彼得潘,家庭教育,独生子女
  • 发布时间:2015-06-24 15:40

  《彼得潘》又名《不会长大的男孩》(Peter Pan:The Boy Who Wouldn’t Grow Up)是苏格兰小说家及剧作家詹姆斯·马修·巴利(James Matthew Barrie)最为著名的童话剧作,讲述了彼得潘,一个生活在“永无国”(Neverland)拒绝长大的会飞的男孩的故事,他具有所有小男孩共有的心理特点:害怕上学,拒绝长大,热衷冒险,行侠仗义,纯洁无邪,有绅士风度,有傲气、勇敢无畏。一天夜里他飞进一个很会讲故事的9岁女孩温蒂的家,把她和她的两个弟弟带到了“永无国”。那里有着孩子们心目中所有有趣的、刺激的、神秘的人物:仙子、印第安人、海盗、美人鱼……每天没有无聊繁琐的生活,只有快乐的游戏、听故事、讲故事……彼得潘经常和凶狠狡诈的胡克船长斗智斗勇,孩子们在这里过着无忧无虑而又冒险刺激的生活。然而,温蒂没有在Nerverland留下来,她说服了所有的孩子回到自己父母身边,去长大成人,只有彼得潘说:“I want always to be a boy,and to have fun”。

  现实生活中的“彼得潘”

  童话里的彼得潘永远长不大,然而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一群没有“长大”的成年人。他们沉湎于自己的幻想之中,行为说话都像小孩一样幼稚,表现出明显的拒绝长大的倾向,甚至喜欢称自己是“大儿童”。心理医生把有着这一表征的人群称为“彼得潘症候群”,又被叫做成人幼稚症或社会依赖综合症,主要症状为:

  不负责任

  逃避责任,以自我为中心,做错事后怪罪别人。

  缺乏自信

  恐惧失败,缺乏自信,面对困难会找借口逃避。

  依赖心强

  害怕孤单、寂寞,希望随时有人可以提供帮助。

  耐受性差

  挫折忍受度低,行事稍有不顺或遭批评便易情绪化或放弃。

  关系障碍

  与异性交往到需给予承诺时,便会临阵脱逃,故不时更换伴侣,且对象越来越年轻,藉以缓解被要求结婚组织家庭的压力。

  其他

  穿着打扮如青少年,与本身年纪有所出入;好奇心强,爱尝试新奇事物,喜欢热闹气氛等。

  “永远也不想长大”的这一群体,不愿意以成人的标准看待要求自己,感兴趣的大部分是游戏、卡通动漫、和朋友游玩聚会,着装以清新甜美的KAWAII“装嫩”风格为主,对个人的前途、婚姻设想得很少,根本就没有长远打算。

  谁创造了“彼得潘”?

  心理专家表示,“彼得潘”大多是由家庭教育环境造成的,家庭中的“爱过度”和“爱缺失”,都是造成孩子成为“彼得潘”的主要原因。家长过分溺爱,总认为应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而少让他们肩负起责任,从而给孩子造成错觉,以为生活永远只是由玩具、零食和游乐场组成。慢慢地使孩子形成了“唯我独尊”的“小皇帝”、“小公主”的优越心理,认为别人对自己的付出和照顾是理所应当的。而“爱缺失”同样会影响孩子心理的正常发展。童年缺乏父爱、母爱或受过虐待的孩子,长大后性格会比较冷漠,对人充满敌意,不近人情,有的则表现为消极避世、依赖心重、胆怯、没有安全感。儿童时期的成长问题导致他们难以自我成长,心理、行为方式“晚熟”。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丹·凯利在《彼得潘综合征:那些长不大的男人》一书中也谈到:“彼得潘”始于童年期,在11-12岁开始表现出来,在23岁左右则非常明显。他们与母亲之间的问题是:想摆脱母亲的影响,但每尝试一次都会觉得内疚。年轻一点的会用博得母亲同情的方式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尤其是金钱。他们也会愤怒地与母亲争吵,然后又道歉。与父亲之间的问题是:渴望亲近父亲,但认为自己永远不可能得到父亲的爱和认可。

  这些在80后、90后独生子女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他们的外表和内心的一些观念、想法,比同龄人差很多。依旧习惯随心所欲,在生活中一旦不如意,他们就很难接受适应,情绪波动明显,甚至还在以幼稚的撒娇耍赖的方式寻求父母帮助,很多独生子女工作后还在“啃老”,伸手向父母要钱要东西、撒娇撒气。这类人渴望永远扮演孩子的角色而不愿成为父母,有的人结婚甚至生了孩子,心理上也没有断奶,常摆出一副事不关己的姿态,难以承担家庭责任,变成了父母和配偶的负担。他们在职场或人际关系中也极易受挫,与单位领导、同事关系也相当紧张,总觉得遭到团体排斥,面对社会的剧烈竞争和残酷倾轧,越来越喜欢以“装嫩”的方式逃避问题,以期望总是得到关注、照顾,故也频繁调换工作,没有责任心,行事孩子气。

  带“彼得潘”离开Neverland

  扮相Lolita、穿娃娃装、用奶瓶喝水、“卖萌”、“啃老”,都在暗示着拒绝、不愿长大的信息。然而对于这一现象,现实中的“彼得潘”们并不以为意:“我们不是不要长大,只不过是想晚点儿长大”、“我只是暂时还不想过独立的生活”、“有谁规定到了多大年龄就一定要做什么事?”、“我觉得‘大人’的生活实在太累太无趣”……

  因为成年后的“彼得潘”人群心理类似于依赖型人格,所以可以运用对于依赖性格心理的方法重建患者心理:

  纠正依赖习惯

  清查一下自己的行为中哪些是习惯性地依赖别人去做的,可以每天作记录,记满一个星期,然后总结出哪些是自主意识强的事件,以鼓励自己遇到同类事件坚持自己做决定,并扩展至其他事件。

  要重建自信

  “彼得潘症候群”要消除童年不良印迹。你可以回忆童年时父母、长辈、朋友对自己说过的具有不良影响的话,例如:“你真笨,什么也不会做。”告诉他们在你以后做某些事的时候要予以配合,不要以否定的姿态打击你的自尊心。并且可以选做一些略带冒险性的事,以增加你的勇气。例如:独自一人到附近的风景点做短途旅行;规定一天“自主日”,这一日不论什么事情,决不依赖他人。

  面对现实

  走出依赖、等待和幻想的心理陷阱,是走出“彼得潘症候群”的惟一途径,告诉他:“没人有义务承担你所应担负的责任;你要是不去银行交费,没人会帮你交水电费;你睡着了,没人会把你叫醒……”同时父母和伴侣也要极力配合,不要过多插手他们的事情,学着让他去独自面对困难和挫折。刚开始必然是痛苦的,但情况会越来越好。

  如果你是彼得潘

  我们要在成长中逐渐学会承担责任和压力,毕竟成长都是需要经历阵痛的。虽然大部分患者很难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而主动寻求解决,心甘情愿沉浸在自己幻想的“美好童年”梦境里不愿醒来,但并不是每个人都那么幸运,生活的困难终归会找到你。在它们来临之前,你必须做好准备——长大成人。

  编辑&撰文/姚春燕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