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厂商做手机比的是眼光

  • 来源:通信产业报
  • 关键字:格力,乐视,董小姐
  • 发布时间:2015-07-02 15:30

  去年,格力的“董小姐”高调宣布进军手机市场,成为街谈巷议的话题。虽然空调做得很专业,但是隔行如隔山,做手机,格力能行嘛?然而,在“董小姐”还没从舆论的风口上下来,做超级电视的乐视就发布了超级手机,4月20日,老牌家电厂商长虹也发布了三款智能手机。眼看着手机市场越来越“乱花渐欲迷人眼”,做家电的入局是几个意思?

  三大派别

  事实上,大家别忘了三星也是做家电起家的,只是近些年手机业务的风头过大,淡化了集团的家电标签,和三星类似的还有TCL——最早以王牌产品彩电发展起来的电器制造企业。由此,最早发展手机业务的家电厂商,已经跻身为市场上的“专业人士”,而此时红海的新进者,则更多地被视为“局外人”。

  从品牌定位和业务方向来看,大致可以将做手机的国产家电厂商归为三个派别,第一派以TCL、海信为代表,手机业务已具规模,有一定的手机品牌知名度,机型紧跟潮流,重视设计与概念的打造,如TCL续航+、海信小章鱼;第二派以海尔、创维为代表,虽然还出手机,但是集中在低价位的老年机,手机品牌鲜有人知;第三派就是长虹、格力们,不拼硬件参数,而是在传感器、芯片等部件上大做文章。

  战略部署

  很显然,杀入手机市场这片红海,各家电厂商路线各不相同,跳进去之前肯定也是有战略打算的,并非盲从。第一派已经打出了手机品牌的知名度并具有一定的品牌价值,第二派并不指着手机业务赚大钱。而新进入市场的第三派,做手机更多的是给智能家庭生态系统打造一个入口。

  据了解,早在2013年,长虹公司就启动了新“三坐标”智能战略,提出将智能化、网络化和协同化作为新的“三坐标”发力方向,表示未来将通过智能化的终端、网络化的云服务平台和大数据商业模式的开发,有效地整合电、手机和信息等各类消费电子业务,让人、终端和云端协同起来,构成智慧家庭和智慧社区。

  至于格力,在“董小姐”执掌后,虽然将产品线扩大到冰箱、空气净化器等,但面对海尔、美的等同行的多元化发展,以及在智能家居领域的投入,光买好家电产品只能解决近忧,而缓解不了远虑。

  由此看来,长虹和格力为何做手机就比较容易理解了。以最广泛接触到消费者的智能终端产品——手机,作为一个让空调、冰箱、电视等家用电器产生智能化、网络化和协同化连接的中心,构建起完整的智能家庭生态体系。

  生态中心

  所以,看客们不要再单纯地从硬件配置的参数,以及外形的工艺水准来评判长虹、格力们的手机。在越来越薄利的手机市场上,人家不是想跟现有的手机品牌硬碰,而是为背后庞大的家电生态铺路。

  在2015年长虹春季手机发布会上,长虹公司总经理、长虹通信董事长刘体斌表示,长虹要构建的是物联网环境下“智能终端+云端+人”的端云一体的生态系统,这个系统可以用一个环来表示,而手机则是这个环的中心。此次发布会的主推产品——长虹H1,被长虹定义为物联网手机,即“以传感器为主体的物联网控制、交互和协同中心”,可实现手机与其他智能终端的广泛连接、控制、协同、交互与共享。未来,长虹手机希望把从电视、冰箱等终端采集到的用户数据,比如用户喜欢看什么节目、吃什么水果等数据,上传到云端进行处理,从而为用户提供智能化的应用和服务。

  而据业内人士透露,格力则试图通过遥控芯片让手机与家电产生连接。据了解,为格力进行手机设计的龙旗公司之前在寻找合适的遥控芯片,而“现在从格力手机的初步亮相来看,内部一定有遥控芯片,通过手机APP实现遥控功能。”

  对于长虹和格力而言,以手机实现智慧家庭梦的想法固然很美,毕竟买一件家用电器要用N多年,而中国人换手机的平均频率已经缩短至15个月,但现在大多数消费者买手机追求的还是上网更爽、外形更好看等。所以,想要让消费者买账,还要在生态之外找出卖点,打开市场。

  长虹H1打的是集血糖、血脂和胆固醇检测的三合一健康手机概念。而“董小姐”三年不换机的言论虽为格力手机博得了不少眼球,但想让消费者掏钱,恐怕仅有这一点是行不通的。

  田园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