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鲈赛场亲历记

  • 来源:路亚中国
  • 关键字:鲈鱼,钓鱼
  • 发布时间:2015-08-10 14:18

  5月2日,上海滨海森林公园举行了一场小规模的钓鲈比赛,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比赛,还和搭档一起摘得了亚军。最重要的是,我们通过比赛检验了自己在压力环境下顺利作钓的能力,还在赛场上赚来了一些小名气。

  比赛前两天,我和搭档去现场进行试钓,并根据温度、风向、气压制订了一套完整的作钓思路。我们还得出了一个结论:在这种环境下比赛,免不了一场恶战啊!比赛前一天,我们专心准备了各类拟饵并加以改进,确保拟饵在水中的泳姿更加清晰逼真。当晚,我和搭档坐在咖啡馆里再次对钓场资料进行了系统分析,针对水下结构、鲈鱼分布、标点选择等方面详细研究了一番,并明确了各自的分工。我们一直讨论到咖啡馆打烊,后来又转战到大排档讨论,回家时已是凌晨,我们抓紧时间休息了一会儿,闹钟一响就准时踏上了前往赛场的征程。

  我们抵达赛场的时候,很多钓友已经早早到了,他们正在组装钓组、调试轮子、讨论作钓思路,俨然一副大战来临的阵势。我和搭档看着亢奋的钓友们,然后对视了一眼,看来今天必须决一雌雄了!上午9点,我们准时上船,这时风忽然变大了,雨后的河水非常浑浊,我们不由得庆幸此前调整了拟饵的颜色。半个小时以后,我操控着路亚艇出发了,和我预料的一样,很多钓友因风大无法控制船的走向,河面上一时间“事故”频发,而我恰好是左撇子,所以成功“幸免于难”。

  我们按照事前的计划,首先在右侧草区快速搜索,但是抛了好几竿都没有鱼口,于是继续开船前行。由于这里的水下结构是垂直的,不像水库有浅滩存在,所以使用复合亮片的效果要比Crank理想一些。忽然,我们注意到旁边的芦苇丛里出现了轻微的炸水,水面上还有饵鱼四处逃窜的痕迹。我们连忙把复合亮片抛了过去,然后把它贴着芦苇回收过来。果然,我刚刚试抛了几次,竿子上就传来了明显的咬口,我顺势扬竿刺鱼,顺利收获到第一尾鲈鱼。我们的路亚艇继续前行,我忽然听到身后的搭档喊了起来:“中鱼了!”

  我连忙回头去看,结果前推往右边一歪,再加上大风的力量,还没等我反应过来,路亚艇就撞进了标点。好在这不是我心目中的首选标点,毁了就毁了吧!我等搭档把鱼儿拉上船来,然后倒船奔赴最佳标点。

  赛前试钓的时候,我就发现鱼儿喜欢藏身在芦苇丛中,所以我心目中的最佳标点就在一大片芦苇丛里。我们沿着岸边又行进了100多米,这里有不少重草和倒树,看来在这种环境下作钓只能换用德州钓组了。此次,我特意选用了7克的钨钢子弹铅,一来是为了减小体积,二来是为了减小声音。钓线用的则是12磅的东丽碳氟线,它与碳线相比要更加柔软,耐磨性和隐蔽性却丝毫没有减弱,最重要的是东丽碳氟线要比桑籁FC或者西格R18粗了1号,12磅相当于其他钓线的13磅。另外,我还选用了MH调路亚竿、MG7改装的AVAIL深线杯轮子和龙虾色的jackall草洞虾。事前我了解到,钓场老板每天都会给鲈鱼投放小龙虾,因此我预计鱼儿对龙虾色的拟饵应该没有警惕性。我用太空豆锁死拟饵,这样可以用它直接击穿草层。其实,搜索草区标点的方法很简单:第一,可以沿着草区边缘进行搜索,然后把竿子伸进草区,再开线杯让拟饵垂直落下去,如果有鱼口就可以直接把鱼儿拉出来,这种搜索方法的优点是频率快,缺点是声音太大容易吓跑鱼儿。第二,可以站在距离岸边1~3米的位置,将拟饵荡抛至芦苇的根部,或者借用水流的力量抵达标点,然后再放线使拟饵慢慢沉入水中。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不易惊吓到鱼儿,缺点是容易错过芦苇丛深处的鱼儿。由于深水区藏有大鱼,所以我果断选择了第一种钓法。

  我仔细地搜索着每一个芦苇丛间隙,当搜索至第三个间隙时,水面上忽然出现“砰”的一声,钓线随即被鱼儿拖拽进了深水区。可是,由于我的刺鱼动作慢了一拍,鱼儿很快就钻进芦苇丛的深处去了,等我提竿一看鱼儿早已消失不见,只好看着手上的芦苇痴痴发呆。接下来,我连续跑鱼,中间还断了几次线,周围的钓友也陆续加入了“拔草”行列,我们只好暂时撤退,沿着另外一条岸边搜索。这一路上都是倒树、重草、沉木之类的标点,我选用1.8克的小Jig和3寸的龙虾频繁抛竿。

  当然,如果使用缓沉型的拟饵效果会更好,但是无铅钓组在这种环境下没有用武之地,我们只能采用折中的办法进行快速搜索。为了增加命中率,我把拟饵的挡针剪掉了,然后采用了自制的缓沉Jig,这款拟饵的钩门和钩长都经过我严格筛选。由于水色黯淡,我选用了深色系的胶丝,这样可使鱼儿看得更加清楚。我还使用了fipping的抛投方式,这种抛投手法可以节省开线杯的时间,通过拉线的方式使拟饵离开水面,当拟饵再次因惯性向前飞的时候再松开手指,可以精确快速地击中标点。但是,这种抛投方法对竿子的长度要求比较高,一般需要选用7尺以上的竿子才行。

  我和搭档来到右侧的一个小支流作钓,这里有一道拦网,是钓场老板为了防止鱼儿外逃设置的。我非常喜欢这条支流,它虽然只有15米长,却有重草、倒树、芦苇等结构。我在赛前试钓的时候,还专门来这里用探鱼器探了一下水下结构,然后把它列为第二标点,作为第一个标点的“备胎”。当然,在一个标点反复磨鱼也未尝不可,此次比赛的冠军就是通过采用定点磨鱼的方式钓获了很多大鱼。不过,我认为如果在作钓过程中遇到了变数,还是走为上策,以免全盘皆输。这条支流里的障碍物比较多,为了避免毁掉标点的惨剧再次发生,我放下了手里的钓竿,一心一意操控路亚艇艇。很快,搭档迎来一次超常发挥,在一棵倒树旁收获了当时最大的一条鲈鱼。我看看时间,距离上半场比赛结束还有45分钟,于是抓紧时间往回赶,希望在回程的路上能把剩下的两尾打满。

  我们一路搜索过去,突然刮起了一阵大风,我欢欣鼓舞,和搭档顶着大风继续抛投。果然,天气突变导致鱼儿的活性迅速提升,我们开始不断上鱼,最后搭档在船尾选出了5条最大的鲈鱼收好。我们又累又饿,控船回到码头吃饭,伙食还不错,是老板自己烧的菜,我们一坐下来就狼吞虎咽。钓友们吃完以后,坐在一起聊天探讨。我们刚聊到一半,一道闪电就从大家的头顶划过,倾盆大雨随即毫无征兆地浇了下来,我们望着天,都傻了眼。大家冒着大雨完成了上半场的称重环节,我和搭档的鱼获总重2.52千克,暂获第一名。

  我和搭档信心满满,披好雨披直奔芦苇丛,希望能够问鼎冠军的宝座。大雨并没有影响我们作钓,我和搭档继续有条不紊地进行搜索,此时鱼口变重了,命中率也提高了,跑鱼的情况也得到了改善。最重要的是,我发现鱼儿开始逐渐向外游去了,于是果断放弃了第一种钓法,改为第二种钓法——搜索外侧芦苇。钓组刚一落水,我的手上就传来一个清晰的咬口,但是刺鱼时感觉不对,难道是小鲈鱼?结果拉起来一看是一条小翘嘴,而且钩子直接打穿了鱼嘴。这么小的翘嘴竟然能咬住这么大的钩子,掠食性鱼类的攻击性真是不可小视呀!周围的钓友一看到翘嘴上船,都哈哈地大笑起来,现场气氛一片欢腾。后来,我们又陆续从芦苇丛中钓上来好几条大鱼。其间,还有一条15千克的大胖头撞向了我们的路亚艇,幸好搭档及时提醒了我,否则我就要下水游泳去了。

  此时,对讲机里传来距离比赛结束还有一刻钟的通知,所有选手都开始向码头方向赶去。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来到了,我和搭档把鱼放入软箱送到岸边称重,可是当我听到1号船的总重量是2.88千克时,一下子就蒙了。我赶紧挤过去看,顿时无话可说,1号船的那5条鱼的确很大,加上上午的成绩总重是5.21千克。我和搭档本想压轴出场,所以把船停在了最后一个位置,可是称完发现只有2.62千克,加上上午的成绩是5.14千克,与第一名相差0.07千克,我们与冠军失之交臂。

  可是,这次失利并没有给我留下任何遗憾,这场比赛让我看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也为心中平时无法解答的疑惑求得了答案。最重要的是,我认识了一个全新的自我。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