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限的空間無限的創作
常德慶,大家都叫他大D,從事多年的時裝公司設計總監工作。二〇〇七年開始對藝術軟雕塑的探索性創作,汲取時尚與潮流的髓絡融合雕塑藝術獨創了時尚藝術軟雕塑的表現形式作品。從個人趣味中挖掘時尚、潮流與雕塑造型的可能的內在力量與形式,以原創的力量賦予作品的存在狀態和價值,使之成為具有獨特的原創性,藝術性和時尚性的代表性作品。從而形成了自己的設計語言。先後參與了東京、科隆和上海的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其獨特的時尚、潮流與當代風格廣受好評。
參加了德國科隆國際藝術展、日本東京國際藝術博覽會、上海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的系列有大D龍系列,創作於二〇一二年三月,屬於時尚潮流藝術品範疇,材質為棉織物與金屬,羊毛織物。此系列靈感來源於二〇一二年的龍年屬相,通過材質、色彩與造型的對比以潮流和當代的視角重新詮釋傳統文化的「龍」。
大D雷鬼系列是大D創作的第一組作品,也是形成獨特創作語言的一組作品,創作於二〇一〇年八月,是和國際設計師牛仔系列集成品牌O‘BLU跨界合作的一個驚喜,為了契合牛仔文化及品牌的調性,用了八個月的時間糾結工藝與設計的平衡後,誕生了大D,二〇一一年五月於上海國金發佈。屬於潮流藝術品的範圍,材質為棉織物,金屬與羽毛。此系列靈感來自牙買加的「雷鬼」樂(Reggae),通過具有力量感的色彩和斧鑿般的工藝處理手法來體現「雷鬼樂」的熱情、粗狂、隨意與感性的非洲韻味。每個大D「雷鬼」都極具視覺存在感和強烈的時尚潮流感。
在大D的創作作品中,blackpudding系列大多創作都是五官不全或者沒有五官的造型,他不喜歡具象到沒有一點想象空間的東西。無表情存在更有意思,怪誕的造型可以傳達某種情緒——看起來有些荒誕的調調,他喜歡生活中有輕微的調侃,也是一種釋放。創作是內心的外化表達。
從設計到製作需要二十二道工序及全手工的慢工細活的時間打磨,很多工序的製作都有即興的成分在裡面,有時會因偶然的塑形變化而反復改變設計及工藝細節,這些變量造成製作的困難。但也是樂趣所在。
作品的製作材質有陶瓷鍍銀、布料、毛織等等這些軟雕選擇。在材料的選擇上,大D認為材料只是載體,任何材料都可能成為他的創作元素,他要做的是挖掘材料的可能性為大D所用,最大可能的烘托大D的氣場及風格。
玩偶除了是孩子的玩具之外,現在也逐漸變成大人的一種精神寄托,作為玩偶設計師,大D最慶幸的是從童年至今始終保有好奇心到現在。
在做藝術玩偶之前大D是服裝設計師,服裝設計是基於市場的有限創作,而他則更喜歡有更多自由創作的設計,於是,對時尚、潮流、紡織面料這些時裝元素的諳熟使他選擇有更大創作自由空間的纖維造型藝術作為嘗試的載體,凖確的說,其實他做的是類似人偶的軟造型(軟雕塑)藝術,而不是玩偶,稱為藝術玩偶可能更易於大眾的認知。創作過程中並沒有固定模式,有感而發。作品製作過程便是創作的過程。

對於出生於服裝設計的他並不認為現在做的玩偶設計和自己原先的作品創作有哪些羈絆,他認為所有的經歷都是現在創作的源泉,服裝設計的歷練是他現在創作的最大優勢之一。從時裝設計跨行到玩偶創作,以玩的心態做玩偶,堅持把一些感動自己的想法和感情融入作品中。因為喜歡玩才接觸到了玩偶創作,玩是完全沒有外在的因素的一種釋放,他喜歡輕鬆自由的思維空間,靈感是發散出現的,大D的形象就是在這樣的狀態下誕生的。
大D的形象有些超現實風格,沒有五官卻有情緒,虛幻與現實的交錯,有種形虛而意切的寫意感。野的更野,真的更真,充滿張力的表象後面都會藏著一顆躁動的心,但姿態都是安靜的,強烈的反差產生了強烈的記憶,這是視覺的用意,但實質是想表達某種矛盾的統一,浮躁與平靜,叛逆與平和。
有人說大D的作品是時裝玩偶,也可以這樣認為,從事多年的時裝設計是他現在玩偶創作的一個優勢,從原創的狀態造型、裝飾手法和色彩搭配上都來自在服裝設計上的積澱和感悟,對時尚潮流的關注和分析的職業習慣延續至今自然會體現在玩偶創作上。每組大D系列都會根據當下時尚潮流的熱點去延伸和發揮以藝術的手法去表現。比如「歡熒」和「灼」系列是在當時熒光色系大行其道的時尚潮流背景下創作的兩組系列。最終所呈現出來的效果也被很多人稱為藝術潮玩。
在未來大D也會更多的嘗試不同的創作語言的表達,藝術創作的元素或改變大都是即興而為。他認為工作室除了是創作和展示的空間,也是踐行藝術生活化的平台,通過和品牌的跨界合作倡導藝術即生活。
2015上海城市藝術博覽會(AArt)
展期:2015.12.4-12.7
地點:上海衡山路十二號豪華精選酒店
官網:www.citizenartshanghai.com
微信/新浪微博:上海城市藝術博覽會
文/大D、上海城市藝術博覽會改編 圖/大D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