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画面监控技术趋向更紧凑、更灵活、更高效节能

  • 来源:传播与制作
  • 关键字:波特兰,Thomas Tang,Apantac
  • 发布时间:2015-08-13 12:06

  随着监控技术的发展,已经有适应各类任务的多画面系统陆续推出。无论在演播室,技术中心,远程制作或者SNG/ENG转播车中,可解决后排空间问题,观看空间问题,功耗问题和工作流程等问题。

  精益且强大

  对于快节奏的制作,空间和电力都是十分宝贵,厂商也十分注重这两点。从财政、可靠性和便携性上,能源效率一直对于广电机构非常重要。

  “我们的客户希望有一款紧凑,功能强大的多画面监视器,且具备一些特定的功能。许多人购买我们的Atem制作切换台,只是因为其多画面工具,”Blackmagic Design北美东部高级区域经理Bob Caniglia说。

  为了解决对4K的需求,在去年秋天的IBC展会,该公司推出了一款UHD多画面设备,带BNC连接,SD/HD或UHD上变换,高达6GbE。

  据波特兰的多画面系统供应商Apantac的总裁Thomas Tang表示该公司的Micro Q和Mini Q产品均可在流行的openGear平台使用。Q系列产品可提供从1至40路的输入。

  Apantac推出了T#多画面,“虚拟矩阵”式操作。其散热好、安静,更紧凑,可提供4RU、2RU和1RU尺寸。

  更多的频道,更多的信号来源

  随着越来越多的频道,更多的信号流入多个屏幕,昔日主控并不能代替它。“多画面是一个领先的产品,它们需要弹性成长,”Imagine Communications测量和监测产品高级项目经理Robert Millis说。如今多画面不只是观赏,它还是多任务的执行者,要能够尽快提醒操作人员去解决问题,并具备深入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有时你想看看关键帧,有时听听音频,”Mills认为Imagine新产品将采用混合操作,无论是在现场还是在云中均是可扩展的,和IP中心产品,转码设备和SDN(软件定义网络)业务流程层一起进行云监控。

  草谷的KaleidoMX(基带SDI)和Kaleido IP(IP MPEG传输)多画面监视器草谷的Kaleido多画面监视器已经升级,包括增加的SC TE35标准,增强对OTT、HLS和HDMI2.0的支持。

  进行了升级,包括增加了SCTE35标准,增强了对OTT、HLS(HTTP实时流媒体)和HDMI2.0的支持。

  Evertz增加了先进的监控功能,如响度、宏块检测,兼容监控“主屏幕”编码以及OTT流,包括HLS、LSS、HDS和MPEG-DAS到其第一代MVIP多画面设备。

  如何应对4K?

  厂商已经开始支持4K(UHD或2160P)。虽然广电机构目前不传输4K,正在使用或计划升级其多画面的厂商一定要注意新兴的格式。

  据4K标准,在一台UHD显示器上,四分多画面监视器的配置可显示四路全分辨率的HD信号。在多画面技术中,这一进步已经改变了质量,尺寸和性能的接受度。

  UHD/4K监视器还是很少使用,而且价格昂贵,但厂家都在不断降低价格,并提高图像质量。如Blackmagic Design现在提供一款16英寸的UHD,面向多画面监视器市场,虽然屏幕不是很大,强调图像分辨率高而不是尺寸,适合空间紧张的场景。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