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 草木这么多!

  • 来源:大学生
  • 关键字:南开,植物,应用设计
  • 发布时间:2015-09-17 13:10

  “南开草木志”是一款用来快捷获取植物信息的APP。如果你信步南开校园,邂逅一株曼妙的植物却不知其芳名,打开南开草木志,根据观察到的植物特征勾选相应选项,可以获取植物的资料。

  这个应用设计的基础是南开植物的大量信息,而这些信息的来源归功于一位植物发烧友宫乐。他背着相机逛遍了南开校园,给校园里的每种植物拍摄了图片,添加了信息,让南开的一草一木都有了自己的名片。

  桃非桃

  宫乐是南开大学植物学专业研二的学生。这个爽朗的大男孩,从小就对身边的植物特别留心,也爱看《植物私生活》《植物星球》等纪录片。上大学前,他没有经过太多挣扎,就选择了生物科学专业,如今已是他在南开的第六个年头了。

  在宫乐眼里,南开的校园格外美丽,因为这里的植物种类丰富。热爱植物的他,一到南开就开始拿着相机在校园里走走拍拍,然后对着照片查资料做记录,四年本科下来,校园里的植物他认了大半。譬如三月春寒料峭时,万物静寂,一棵“桃树”枝叶未曾点绿,却开出了粉嫩的花,同学们围着桃树拍个不停,有人会问,这是什么花?普通学生会观察一下,说这个是桃花就走开了。宫乐可不会这样,他经过仔细观察发现,这种粉白花的花梗极其短小,花瓣数大都是五或者五的倍数,而且花开得很早,这个时候迎春都还未放。

  他觉得很有意思,就用手机拍下照片,回到宿舍,登上中国在线植物志的页面,在蔷薇科下仔细对比,发现这其实是“山桃”,学名为Prunus davidiana,是北方园林中早春重要的观花树种,不是人们口中的“桃”。“在植物学里,学名是非常重要的,一般用拉丁字母表示,前面的是属名,后面的是种名。中国在线植物志里有对植物特征、习性的详细介绍,我就会将精简之后的照片和描述整理到自己建立的‘南开植物名片’文档中。”

  南开的两个樱花园也是宫乐的最爱,每年开花季游人如织。宫乐经过比对、查询植物志后发现,南开的樱花不是中国的本土樱花品种,而是日本晚樱。“但我发现大家对樱花总有误解,它虽为日本国花,原产地却并非日本而是中国。它发源于中国喜马拉雅山脉,后来传到日本经过改良,才出现了染井吉野、寒樱等优秀品种。”看来,这个赏花的好习惯不仅是他生活的赏心乐事,对他的专业学习也有再好不过的帮助呢。

  岂不是丰富了天津物种

  2014年三月,南开大学第三期“知行南开”创新能力计划开始了,这个项目鼓励大家将专业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同学陈薇对这个很感兴趣,主动找到宫乐和付海峰,打算把自己的专业和实践联系起来试一试。“我们不约而同想到校园里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植物,为了方便同学们了解在什么时节、在校园的哪一角能观赏到什么样的草木花卉,我们打算将南开校园里的植物信息整理成一张植物地图。”这个项目的核心工作就是采集、汇总植物名录。幸好有宫乐早期的储备,这个大工程还没开始就完成了大半,但是,他还是迫不及待要趁着这个机会把校园里的植物都探索个遍。

  在开始了对南开的地摊式搜索后,宫乐果然又发现了不少有意思的植物。在图书馆周围的树下,他扒拉出了一棵体型娇小的紫色小花,毛茸茸、灰扑扑,活像个小喇叭。乍看上去,居然和玄参科毛泡桐的花形相似,尽管毛泡桐是身长十几米的大汉,但是宫乐说:“我觉得,在植物学的分类上,同科的植物只是神似,同属的植物状貌才大致相同,所以这株小花也可能是玄参科的。”他在植物志的玄参科下果然找到了这棵植物——竟然是地黄。他拿起来闻闻,果然有股浓浓的中药味。尽管同学们都表示,自己从来没在校园里见过地黄,对此宫乐解释说,地黄总是长在其他植物的脚边,毛茸茸的叶子容易落灰,不易引起注意,十分低调,“这也许就是它保护自己的方式吧。”

  生活的美只属于有心的人,宫乐在与校园里几百种植物打交道的过程中,还意外发现了新的物种。那天他拿着相机打算去拍校园里的一株梅花,还没走近,空气里梅的冷香就幽幽飘来,他用镜头捕捉着梅花恣意绽放的美态拍摄间歇,一颗姿态挺拔、灰皮儿的树闯入了他的视线,剥剥落落的树干,摇着葱茏的椭圆形带齿的叶儿,缀着三角形油绿的果子,宫乐在脑海里搜寻了半天也没想出这是什么树,寻摸着它和榆树有几分相似,他赶紧拍下照片回来查资料,果然在榆科下找到了这种植物,原来它是光叶榉。

  可宫乐印象中好像从来没见过这样的树,他又搜寻了天津植物志,发现也没有关于光叶榉的记载,他心中默默欣喜,如果这真的是光叶榉,自己岂不是丰富了天津植物物种?但他却又不敢确认,于是拉着老师找到那棵树,结果老师也肯定这是光叶榉。两人又在校园找了一圈,除了这一棵,再也没有发现更多。对于这位天外来客,他说:“也许是某个喜爱植物的人特地从外地移栽来的,也许是园林工人不小心植下的,如果真是这样,那也算是一个美丽的错误。”

  宫乐虽然发现了光叶榉,全缘叶栾等植物,但他并不骄躁,很清楚自己的知识仍有欠缺,需要老师的提点。有一次他兴冲冲地拿着自己发现的“车前”照片找到老师,心想,这棒状的花茎,穗状的花序,卵形的叶片,和资料里关于“车前”的记载一模一样,肯定是车前没错。可老师看罢,神秘一笑,说:“我倒觉得这个不是车前,而是平车前。”宫乐愣了,辩道:“这照片上的特征和车前都一样啊。”老师卖了个关子:“判断植物不能光看表面的特征,不信你去把它的根拔起来看看。”他连忙跑去将其连根拔起,发现它的根由一主根和少数侧根构成,这才恍然大悟,真正的车前是须根系的,根部是一丛须状,而平车前是主根系的,所以这确实是平车前。“还是老师经验丰富,我要学的地方还很多。”

  校园里大部分植物宫乐都遍访并记录在册了,可他总觉得还有哪里没光顾。幸好老师提醒到:“别忘了水系植物哦!”并带着他拿着棍棒、脸盆和相机等大件小件一起前往。宫乐很费解,植物观察需要这么多家伙什吗?到了湖边,老师将棍子交给他,两人开始卖力打捞水里大大小小的植物,出水后将其装在有水的盆子里。因为水生植物离开水不久就会干涸死掉,这下他明白老师为什么要带这么多东西了。之后,他俩就在湖边坐下,搬出植物志,把相机开到微距模式,对照着标本仔细观察。好家伙!这方小小的水域里居然生活着这么多种植物,除了常见的荷花等,还有刺藻、金鱼藻、菹草、田字萍和品萍……老师指着一个像缩小版睡莲的浮游植物告诉他:“这是水鳖,你知道为什么它可以浮在水面吗?因为它的叶子中间有一块像海绵一样的东西,能够帮助它漂浮。”宫乐在一旁津津有味地听着。

  为啥南开植物这么多

  为了完整地收集植物,不落下一草一木,宫乐的足迹遍布了南开两千亩地的校园,共整理出了308种植物,其中有十几种甚至连天津植物志里都没有记载。就连他自己都很惊讶,为什么南开校园里会有这么多植物呢?经过一番研究考证,他才知道天津滨海地区由于盐碱土分布广,不太适合植物的生长,而南开原先也是建在洼地上的,只有芦苇蓬勃生长。为此,上个世纪市里采用了用客土换本土的方法,改善土质,后来又移栽、引进了很多植物。虽然这里树木的树龄都不太长,但在园林工人的努力下,现在的南开百花争艳,校园里有大量观赏性的灌木和小乔木,比如桃梅李杏、晚樱,还有高大的乔木,如天津市树白蜡,以及玉兰、鹅掌楸,更多的是草本植物,如地黄、蒲公英、德国鸢尾等。

  “这里一年四季风光各异,三月看山桃吐粉,四月看丁香、连翘,四月底看紫藤和槐花,五月是蔷薇的季节,盛夏时月季开得最美,到了秋天,有暖色调的元宝槭和黄栌,冬天则可观大雪压青松和大叶黄杨。”在完成项目的同时,宫乐坦言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出自对草木纯粹的爱:“我对南开每个角落的植物都可谓了如指掌,化学楼后面曾经有一片白色点地梅,奶油般的花瓣抱着鹅黄花心,可爱极了。我时常驻足,某一天却发现整丛花都被园林工人当作杂草误除了,之后不得不把点地梅从资料库里除名,更让我心痛的是以后再也不能在校园里看到那白色的微芒了。”

  收集这些植物名片花了宫乐很长时间,在信息整理完毕后,他和同伴们将其输入数据库,并一一对应到百度地图南开大学的具体坐标上,这样一来,南开的小伙伴们只要打开地图,点开某个区域,比如主楼,就可以看到附近植物的各种信息了,包括花期,植物状貌特征等等。“知行南开”项目顺利结项后,做一个“南开草木志”APP的想法立刻跳进了宫乐的脑海:“我们希望更好地利用手里的资料,和同学们一起分享校园里植物的美。”

  文/胡馨怡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