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el和他的兰花四合院

  • 来源:艺术商业
  • 关键字:中式棉麻衬衫,四合院
  • 发布时间:2015-09-21 12:22

  一件中式棉麻衬衫,一条工装短裤,一副朴素的眼镜,平头外加惺忪的双眼—Joel Shuchat看上去与老北京人没有什么不同,尤其当他操着一口流利道地的中文向你打招呼时,如果不去仔细端详他略带棱角的轮廓及白皙的肤色,很难与一位来自加拿大的The Orchid(兰花客栈)老板对上号。

  游历东南亚 落脚北京

  Joel不是那种商务精英或者工作狂,他学过烹饪,热爱旅游,对世界充满好奇,这些特质促使他放下家乡网络公司的事业,于2003年首次踏上中国之旅。中国并不是Joel的直接目的地,他当时花了一年多的时间辗转于东南亚一带,一方面纯粹为了休息,另一方面则是探访不同地域的美食。“如果我就这么一直走下去,肯定会觉得无聊。后来到了中国,我突然有了一种可以多待一段时间、多学一点东西的感觉。”

  由于离东南亚其他国家比较近,Joel首先去了四川、广西、广东几个南方城市,却并没有停留太久,直到抵达北京。那是2004年,Joel记得特别清楚,一开始和许多外来的背包客一样,他和一个发小一起住在兆龙大厦的青年旅馆里,一段时间后搬到陶然亭一间破旧的屋子里,一住就是3个月。

  与现在相比,他把当时的北京形容为“更乱”,尤其在过马路和挤公交时。当时的Joel一句中文都不会讲,虽然有不少外国朋友的陪伴和帮助,但是如若长期待下去,学习中文是唯一的出路。在那3个月期间,Joel口袋里天天揣着一本中英词典和一支笔,碰到谁就跟谁说中文。

  凭着天生的乐观和热情,Joel逐渐交到了越来越多的当地朋友,中文也日益进步。有着一手好厨艺的他找起工作来自然不难,但他并不满足于此。Joel十分精确地瞄准了中国茶叶的国际市场,这也成为他接下来三四年的工作重心—品茶、研究茶、经营茶。Joel坦言,以前对茶叶的了解有限,来到中国以后大开眼界。“和很多不懂茶的人一样,我刚开始找到5种自己认识的茶叶就兴奋不已,后来才意识到茶的品种数不胜数,仅武夷山可能就有800种。”Joel带着一种略带夸张的表情描述着自己对茶的喜爱及感受,虽然现在已不再从事茶叶贸易,但自己还是会时常品茶。

  茶加深了Joel对中国的理解,同时巩固着他与本地餐饮业的关系。2008年,Joel搬到了东直门,开始给一些企业机构进行厨房设计和管理。真正接触到四合院后,他慢慢对自己住所的选择产生了动摇。“有些房子内部装修得很豪华,但是留给厨房的空间很小,基本上没用,我更喜欢待在大院子里,既然如此,为什么不住进去呢?”

  为了外国朋友创办四合院客栈

  只有亲身体验过,才能够掌握门道并将其传授给别人。这一点,Joel明白得很。作为异乡人,Joel先是填补了语言的鸿沟,与其排斥、不适应环境,他更愿意看到并发挥自身的优势,任劳任怨地为外国友人当起了地陪。Joel不忍朋友们跟随旅行社住最“傻”的地方,吃不好吃的东西,游不好逛的景点。“如果我不照顾他们的话,他们真的会觉得故宫、长城挺有意思,最后的体验就是不好玩、太堵车、太脏,回过头来反问我为什么住在这么‘傻’的一个城市?”

  多年的国外生活经验教会了Joel成为一个本地通的重要性,而此时他和日后的搭档藏族姑娘万玛央吉看到了2008年奥运会给北京带来的国际旅游效应,决定放手一搏创办一家四合院客栈,可以为外国朋友提供吃住行一条龙服务。想法很好,但实施起来却不容易。两人前前后后花费一年的时间,几乎走遍了北京城二环内所有的胡同,才找到了目前The Orchid的选址。整个过程让Joel吃尽苦头,以至于每每有人抱怨The Orchid位置难找时,他都会下意识地回上一句“这儿已经是最容易找的了”。

  TheOrchid翻译成中文是“兰花”的意思。Joel喜欢兰花,好几万个品种如此多样,却并非唾手可得,象征客栈的独特性。其实地理位置只是一方面,走进客栈才会发现玄机四伏。里边面积不大,前厅、庭院、露台却一样不少,与10间客房一同包裹在一片绿植的汪洋之中,斑驳阳光的洒入,映衬着亦中亦西的极简实用主义家具;不仅如此,中英双语服务人员的配备,私家厨房早午餐的供应,通过手机微信便可享用客栈全套系统的新媒体服务器,Joel几乎做到了五星级酒店的标准。

  这些软硬设施一部分归功于300万元的设计装修,尽管Joel表示如果现在重新来过可能会投入500万元。当时的Joel虽然也懂设计,但对于客栈这么大规模的项目还是缺乏信心,于是他找到了在温哥华的华裔设计师朋友帮忙。“画了草图给他看,他给我们提了一大堆意见。我们本来打算自己弄,但是由于缺乏经验,不知道具体需要些什么。可是那时没有预算聘请一个真正的设计师。”在朋友的牵线下,Joel还是联系到了一位拥有施工队资源的香港设计师,仅两个小时的交谈,Joel便确定将此工程全权交给他。

  有了职业设计师的指导,Joel才能够更加立体地将脑中房间的形式呈现出来。“我们不想花太多精力把房间搞得超豪华或者古色古香,最重要的是舒服。”“舒服”二字给TheOrchid立下了保持至今的风格基调,当然Joel也受到不同声音的影响。有人觉得越中式越好,有人认为越古代档次越高。几番思虑后,Joel依然坚持自己的原则:“家具都是本地定做,偏中式一点都不难,但我们还是会考虑舒适度,没必要弄得像故宫一样。有些家具让人一看就知道不舒服,不想坐,它们只适合另一代人。”

  提供一种当地的生活方式

  Joel自诩很懒,空气太糟糕的时候就不愿意出门,而客栈事业的发展几乎已成为他目前生活的全部。700~1200元人民币的房价对于以境外人士为主的目标客群来说不算高昂,Joel也相信自己为他们提供的生活方式远超出这一所值。TheOrchid的绿化虽不至于完全抵挡雾霾,但与其他人口密集度较高区域相比,着实算得上一个庇护之所。

  更重要的是,Joel常常为住客提供游玩建议:“著名的名胜古迹最好别去,即便要去也不要全部都去,你肯定会觉得累。我们这里有免费的自行车,欢迎骑行,你肯定会发现北京是多棒的一个地方。如果有兴趣,我们可以一起搞一堂烹饪课,现成的厨房,相互切磋厨艺。”也许是由于待久了的缘故,Joel对当地的文化活动兴趣不大,但他钟爱中国的老房子,一有空闲时间就和朋友一起看四合院。

  北京这么多老的四合院,在Joel眼里,似乎每一处都有可能成为外来客小憩的净地,它们不一定都要漂亮,甚至有一半已经破旧不堪,但经过修缮和改造,总有可保留的价值。“我喜欢唐代和明代的建筑风格,现在中国有很多木工已经开始采用稍微古代一点的做法进行设计,关于这点我们也在研究怎么融入到The Orchid当中。”The Orchid很快就要在大栅栏开设分店,装修已基本完成,顺利的话年底开业。

  增加据点无疑是业务红火的表现,然而Joel表示客栈规模太小,始终不赚钱。尽管如此,6年多的运营经验给予了Joel足够的智慧和信心让自己的蓝图继续扩张下去。他说,认识的人多了,每个人每天都会接收到新的机会,但是很少有人能够把一件事情做成、做完、做好。他不希望由自己辛苦一手建立起来的四合院客栈转到别人手中,最后得到一个衰败的结局。10年过去,Joel已经充分融入北京,甚至胜过许多中国北漂。再过10年,无论多出几家TheOrchid,相信Joel始终会把厨房做得和客房一样大,盛邀所有来客一起加入他的烹饪课。

  茶一峰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