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伟最好地诠释了“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这句学院经典语录,被媒体和同行称为艺术家,并无褒贬之意,而是在艺术创作中,他真的能按照自己的原则和方式去坚持,无论是悟性还是心态,范伟确实清心寡欲,走在了当下演艺队伍的金字塔塔尖。上半年《老大的幸福》只是延续了其一贯的表演风格和水准,并无太大突破,但已足够为广大观众视为珍品。他对待作品的真诚,以及更加细腻、平和的演绎方式,在功利短视的电视圈里,甚至有些超然得不合情理。
这位十几岁就拜陈连仲为师的相声演员,至今仍保持着对知识的尊崇和对表演技法的潜心钻研,他确实犹如自己的偶像达斯汀·霍夫曼那样醉心于对每一个角色的体验。唐国强说每个演员都算是特型,让他去演小人物,就和让葛优演伟人一样不现实。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范伟,从他1983年创作自己的处女作《一个厂长的日记》开始,他演的最大的人物可能也就是和赵本山搭档《拜年》时的范县长了,还是个还未来得及上任的。范伟将千行万业的小人物表情,刻画得入木三分,同时小人物自身强烈的戏剧张力和可塑性,也成就了如今范伟的表演戏路。
进入2010年,范伟的演艺重心更加集中于影视作品,谁都说拍电视和演电影,完全是两个圈子,但范伟却能在每个领域中都发挥稳健,这也使得他成为许多剧组愿意主动合作的对象。《老大的幸福》来自于他与哥哥之间发生的故事,他从生活的细节、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解读出了对幸福的感悟。与以往的作品相比,《老大的幸福》里那种夸张的喜剧结构和人物形象,都得到了相应的淡化,相对于之前的药匣子、范德彪等荧屏角色,这次的老大只是稍带喜感,基本属于一个正剧,显然这也是范伟对影视创作深思熟虑后的结果,演过电影后的他,自然希望走到这一阶段的自己,创作出的角色更有多层次的深度和细节表现。但是请不要放弃对他喜剧作品的期待,可以说,他和葛优,是如今中国演员对小人物拿捏最准确的标杆。而电视剧拍摄,则需要更为持久、稳定的表演状态,周期紧、活儿糙、资源有限、赶场,其工作环境往往比电影剧组恶劣数倍,相比于近年烂片压身的葛大爷,依旧保持自己作品水准的范伟显然更为难得。与葛优不同的是,范伟并不担心观众将他定性为喜剧演员,“我觉得喜剧演员是演员里头最高级的。作为演员,把人弄哭很容易,把人弄笑非常难”。
说出这种话说明他在乎的只是戏,而并非自己。显然范伟挑戏时对自己角色的衡量,以及整体风格的考虑,更为稳重,他不是那种为了面子和情义什么都能豁出去的人,正是这一份难得的理性与克制,使他在这个最坏也是最好的时代,迎来了自己的幸福时光。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