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深刻认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 来源:当代世界
  • 关键字:孔根红,国情,国际关系
  • 发布时间:2015-10-09 11:16

  ——评孔根红同志《看清前方的路》

  进入21世纪以来,发展道路问题再次成为国际社会热议的话题。在发展道路问题上,一些国家还很迷茫,个别国家陷入困境,不少国家甚至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而比较起来,中国道路、中国制度则广为国际社会所关注。孔根红同志的《看清前方的路:国际政治与中国战略》(世界知识出版社2015年7月出版)一书,收录了作者在冷战结束之际、世纪之交前后以及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对国际政治、中国道路、中国外交等重大问题发展的思考;记录了一个中国国际政治学者在世纪交替之机--同时也是带有国际关系转折意义的时代,对国际关系和中国外交的观察、研究和思索。这本书对海内外读者从世情、国情、党情变化相结合的角度理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很有助益。

  这本著作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牢牢抓住中国道路这条主线,阐述国际格局变化和中国外交发展问题。本书收录的文章既涉及对近年来重大国际政治思潮的剖析、辨析,例如文明冲突论、全球治理论、历史终结论、中国道路、“两个主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等,也有对急剧变化的国际形势和国际格局的冷静分析。在对各种思潮客观深入比较的基础上,阐明了中国道路的国际影响及世界意义;作者对国际形势、大国关系、新型国际关系等问题的研判持之有故,观点立得住,许多判断回头来看,能够经得住时间和实践的检验,体现了中国国际政治学者对当代国际关系深刻变革的认识水准。

  第二,以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为目标,阐述中国外交重要理念和实践问题。书中既有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的论述,也有对新型国际关系内涵和实现方式的探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书收录了作者11篇有关政党外交的文章。今天,国际思想界一个普遍共识是,要了解中国道路,必须要了解中国共产党。而对于从事中国外交的学者来说,必须也要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对外工作的理论与实践。书中有关政党外交和中国共产党对外工作的文章,很有启发意义。

  第三,本书还收录了作者不少没有公开发表的读书札记、研究建议、学习笔记、会议发言等,展现了作者多年来潜心研究的心得和工作实践的体会。于个人来说,这些内容让人在阅读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作者对许多重大问题的学习和认识历程;于学术界来说,它们又能使人感受到一个中国国际政治学者在外交研究和外交实践工作中,对过去二十多年国际关系和中国外交进程脉搏的研究记录,很有历史和现实意义。

  研究国际政治的要了解国情,研究国内政治的要了解世情,研究中国外交要了解党情,这样才能有更宽广的国际视野和深厚的历史意识,了解自己道路的由来,立足自身脚底的道路,看清前方的道路,使学问和研究经世致用。本书作者经历丰富,既有在高校科研机构教书育人的经历,也有在中央部委从事外交研究和外交实践的积累,既有在地方政府挂职工作的历练积淀,也有在国际论坛上的切磋交流。我与孔根红同志最初相识于2011年9月11日在以色列举行的一次反恐国际会议上,后来又有多次的学术交流和探讨,他在年龄上是我的长辈,学问上是我的前辈,他对世情、国情、党情的熟悉,对我很有教育及启示意义。《看清前方的路》一书,可谓作者研究世情、国情、党情阶段性成果的集成和结晶;作为一名学术后进,期待孔老师笔耕不辍,读到他更多的作品。

  苏长和/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