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下一个万亿级的产业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物联网,信息产业
  • 发布时间:2015-10-15 09:50

  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的革命性发展,但物联网的发展在现阶段存在许多挑战。

  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的革命性发展。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物联网产业具有产业链长、涉及多个产业群的特点,其应用范围几乎覆盖了各行各业。近年来,我国中央政府及各地方政府对物联网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不断深入,“政策先行、技术主导、需求驱动”成为我国物联网发展的主要模式。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物联网产业规模已经从2009年的1700多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6000多亿元,预计,2015年物联网规模将达到8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到2020年,物联网产业规模要比信息互联网大30倍,是典型的朝阳产业。

  物联网产业链分析

  物联网产业是一个庞大的产业,其产业链涉及芯片与技术提供商、设备提供商、系统集成商、中间件与应用软件、网络提供商、运营及服务供应商。其中,最底层的是芯片与技术提供商。在这一环节上,国内物联网技术水平比较国外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在高端产品市场。不过,目前国内也有一些企业在进行相关芯片的研发和生产,但还没形成规模。

  设备提供商是目前物联网导入期最大的受益者。因为RFID 和传感器需求量最为广泛, 且厂商目前最了解客户需求。RFID 和传感器是整个网络的触角, 所以潜在需求量最大。

  系统集成商是整个产业链中市场空间比较大的一块,在物联网发展中期将会开始受益,而且也最具有发展前景。是整个产业链中市场空间比较大的一块,因为物联网所包含的范围非常广,而且标准也五花八门,因此,在用户端进行项目实施时,需要集成商进行产品和应用方案的整合。不过,与传统IT 集成商不同的是,系统集成商除了要对硬件产品和技术比较熟悉,对于行业的具体应用也要有很深的了解,甚至不只是一两个行业,必须要有很好的跨行业应用整合能力,否则很难成为合格的物联网解决方案集成商。

  中间件与应用软件可谓是物联网产业链条中的关键因素,是其核心和灵魂。物联网软件包含: M2M 中间件和(嵌入式)Edgeware( 也可统称为软件网关)、实时数据库、运行环境和集成框架、通用的基础构件库,以及行业化的应用套件等。应用软件可以说是物联网产业链上市场空间最大的一块,针对行业的物联网应用软件开发商将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

  网络提供商目前在国内主要以电信运营商为主,其他企业很难参与进去。

  运营及服务提供商是整个物联网产业链中最具持续性的。可以想象,未来物联网将会产生海量信息的处理和管理需求、个性化的数据分析的要求, 这些需求必将催生物联网运营商的需求量,因此,对物联网运营商而言,面临的将是个从无到有的市场,增长空间非常大。

  物联网在各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环境监测、路灯照明管控、景观照明管控、楼宇照明管控、广场照明管控、老人护理、个人健康、花卉栽培、水系监测、食品溯源、敌情侦查和情报搜集等多个领域。

  在智能交通方面,高速公路ETC通道是典型的物联网应用。ETC是目前最先进的电子自动收费系统,采用ETC系统的路口每6秒可以通过一辆车,而采用半自动收费平均需要30秒才可通过一辆车。截至2014年6月,全国已建设ETC专用车道超过7100条,ETC用户超过1100万。ETC的普及极大地提高了汽车的通行效率。

  在牲畜溯源方面,在给放养的牲畜中的每一只羊都贴上一个二维码,这个二维码会一直保持到超市出售的肉品上,消费者可通过手机阅读二维码,知道牲畜的成长历史,确保食品安全。我国已有10亿存栏动物贴上了这种二维码。

  在机场防入侵方面,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防入侵系统铺设了3万多个传感节点,覆盖了地面、栅栏和低空探测,多种传感手段组成一个协同系统后,可以防止人员的翻越、偷渡、恐怖袭击等攻击性入侵。

  在电力管理方面,江西省电网对分布在全省范围内的2万台配电变压器安装传感装置,对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实现用电检查、电能质量监测、负荷管理、线损管理、需求侧管理等高效一体化管理,一年来降低电损1.2亿千瓦时。

  在个人保健方面,人体身上可以安装不同的传感器,对人的健康参数进行监控,并且实时传送到相关的医疗保健中心,如果有异常,保健中心通过手机,提醒您去医院检查身体。

  物联网发展目前面临很多问题

  我国物联网已具备一定的产业技术和应用基础,但仍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一系列的制约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中国大型企业、政府机构,如果与国外机构进行项目合作,为确保企业商业机密、国家机密不被泄漏,这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而且还涉及到国家安全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二是射频识别系统中,标签可能预先被嵌入任何物品中,由于该物品的拥有者不一定能觉察物品预先已嵌入有电子标签以及自身可能不受控制地被扫描、定位和追踪,这势必会使个人的隐私问题受到侵犯;

  三是物联网的发展牵涉到各个行业、各个产业,需要多种力量的整合,这就需要国家的产业政策和立法上要走在前面,要制定出适合这个行业发展的政策和法规,保证行业的正常发展;

  四是物联网发展过程中,传感、传输、应用各个层面会有大量的技术出现,可能会采用不同的技术方案。大量的小而破的专用网,相互无法连通,不能进行联网,不能形成规模经济,不能形成整合的商业模式,也不能降低研发成本。因此,尽快统一技术标准,形成一个管理机制,这是物联网马上就要面临的问题。

  五是物联网目前的传感技术主要是RFID,植入这个芯片的产品,是有可能被任何人进行感知的。那么如何做到在感知、传输、应用过程中,这些有价值的信息可以为我所用,却不被别人所用,尤其不被竞争对手所用。这就需要在安全上下功夫,形成一套强大的安全体系。

  六是物联网产业需要将物与物连接起来并且进行更好的控制管理。在物联网传感技术推广的初期,功能单一、价位高是很难避免的问题。因为电子标签贵、读写设备贵,所以很难形成大规模的应用。如何突破初期的用户在成本方面的壁垒成为打开这一片市场的首要问题。所以在成本尚未降至能普及的前提下,物联网的发展将受到限制。

  关于物联网发展的几点思考

  物联网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它也是一个需要长期培育的市场。目前市场上物联网的发展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无序性。真正要科学地发展物联网,一定要紧密结合政府主管部门,把握地域及行业的条件基础和发展重点,统筹考虑,稳步发展。

  第一,政府部门应整合产业链各环节,推动应用的端到端落地。物联网发展的本质重在应用,尤其是跨行业、跨部门的应用。因此在推进产业与应用发展时,通常会遇到行业与部门的利益壁垒障碍,再加上物联网产业链较长,各个环节都需要去驱动和整合,最佳的整合者莫过于政府,只有政府部门才有能力去协调和推动。

  第二,选择重点领域,局部试点,示范推进。国内的物联网发展还处于发展起步期,在发展初期应当聚焦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的物联网应用,如工业、农业、物流、电网、交通运输、节能环保、医疗、公共安全等领域。优先选择技术产业带动性强、关联性高的重点领域作为试点,取得良好效果后进行推广。

  第三,重点突破物联网关键技术。国内的物联网领域创新能力不足,尤其在芯片领域处于整体落后地位,关键技术瓶颈限制了应用的成本控制。要想规模发展物联网,没有核心关键技术是很难做到的。因此,逐步自主掌握先进的芯片技术对产业发展尤为重要。

  第四,应用方案应重视安全问题。在对相关行业应用推广时应重视安全问题,安全问题主要分为两个层面:整体行业的技术安全性,以及商业生产信息或个人隐私的安全性保护。随着行业应用的逐渐增多,安全性问题将会日益突出。

  总之,物联网市场未来前景广阔,在发展过程中有许多难题需要产业链上各个环节共同努力去解决,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阶段,政府的扶持、相互让利、加强新技术创新非常重要,这是物联网规模化发展的必要前提。

  文/叶玲莉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