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而重要

  ——赛灵思因英特尔167亿并购而意外蹿红

  意外蹿红,用在赛灵思(Xilinx)身上再合适不过。

  今年6月1日,英特尔宣布以167亿美元收购FPGA第二大企业Altera,不仅成为英特尔成立以来金额最大的一笔并购案,这也随即在芯片业掀起了整合巨浪,至今余波未平。

  其实5月29日,芯片企业安华高(Avago)就宣布以370亿美元收购竞争对手博通(Broadcom),造就了芯片领域规模最大的并购案。当然,戴尔在12日晚以670亿美元收购EMC,创造了IT领域今年最大的并购案。巨额并购案接连发生并非偶然,这显然是一个巨变时代的前奏。

  但颇为意外的是,因为这次天价并购案在IT领域一夜蹿红的不是Altera,而是FPGA排名第一的企业赛灵思。

  赛灵思全球战略及营销高级副总裁Steve Glaser也向笔者证实,自6月1日以来,全球新闻媒体对赛灵思追问热度一直未减:赛灵思是否成了英特尔的直接竞争对手?FPGA为什么值这么多钱?巨头的芯片生意到底怎么了?……

  前不久,史蒂夫·格拉泽(Steve Glaser)在北京接受了笔者的一对一采访。来自计算机领域的笔者最为关心的话题自然是:一个是通信和嵌入式领域独当一面的赛灵思,一个是计算机领域鲜有竞争对手的英特尔,两者似乎井水不犯河水,怎么就胶着在了一起?

  一个是年收入25亿美元的FPGA鼻祖赛灵思,一个是年收入超过500亿美元的芯片巨头英特尔,赛灵思会堵住英特尔的未来发展之路吗?

  知道百度的“仙童”项目吗?

  在回答上述深奥的问题之前,还是看看我们都熟悉的百度吧。

  一向重视技术的百度,自2011年开始每年都评选“百度最高奖”,颁发给内部取得重大创新和突破的团队,奖金高达百万美元!今年8月,获得“百度最高奖”的就包括“仙童”项目。

  “仙童”项目是什么?且听百度内部的解析——“这是为了支撑百度在人工智能、大数据领域的发展,数据中心体系结构小组出品的FPGA技术,创造了软硬件深度协同设计的新技术范式,取得了两个数量级的能耗成本效率的提升。”

  无独有偶,据外电报道,微软数据中心也在考虑利用FPGA来替换现有的通用CPU,看来这是数据中心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FPGA反映了企业级高端处理器的重要变革方向——芯片定制化。

  在摩尔定律未来是否失效的芯片业大讨论中,继多核技术之后,定制化成为新解。从协处理器发展角度看,继CPU+GPU之后,应用CPU+FPGA进行大数据、高性能,以及人工智能的处理成为最新的技术趋势。对用户最直接的好处就如“仙童”项目所描述的可以达到“两个数量级的能耗成本效率的提升”。

  对摩尔定律失效的担忧,使得曾经“井水不犯河水”的市场出现融合。FPGA在数据中心领域的迅速走红,不仅促成了英特尔167亿美元的天价并购案,也让赛灵思顺利进入数据中心这一全新的市场。

  史蒂文·格拉泽称英特尔的这次并购案为“防御性”收购。他表示,英特尔公开资料显示,未来1/3的服务器处理器都需要FPGA作为协处理器进行定制化。而其并购的Altera首先要符合英特尔的根本利益,所以其重点将是通过发展150亿美元的数据中心业务,来弥补PC业务收入的下滑。

  从英特尔的财报来看整体一路向好,还在2014年实现了史上最高营收。但PC整体市场的疲软和移动市场的严峻挑战,使得这个芯片巨头不得不着眼于谋划新的战略布局。因此,以服务器处理器为核心的数据中心业务成为英特尔的投入重点,现已成为第二大营收和利润支柱。可以说,英特尔未来发展是否能够符合华尔街预期,数据中心业务是重中之重。

  Altera被英特尔收购后,在史蒂文·格拉泽看来,一方面,赛灵思与英特尔的竞争对手ARM和IBM POWER处理器在CPU+FPGA上的合作将更为紧密;另一方面,诸如百度、微软,以及谷歌、Facebook、阿里、腾讯等超大型数据中心,这些偏重自行研发与采购的巨头,不会只考虑英特尔一家,而赛灵思也将成为重要的选择。

  非数据中心领域的争夺

  当然,FPGA原有的通信和嵌入式市场共同构成了一个飞速发展的非数据中心市场。赛灵思已经将未来五年的发展聚焦在云计算、SDN/NFV、视频、嵌入式、工业物联网和5G无线的六大趋势领域,它们相互独立又互联互通。

  其实,这些趋势市场英特尔也同样看到了。为了进军嵌入式、物联网等新兴市场,英特尔近年来的投入有目共睹,凌动、爱迪生、夸克、居里、伽利略等处理器和模块扎堆问世。

  但史蒂文·格拉泽认为,英特尔的此次收购让赛灵思在非数据中心领域少了一个竞争对手。在他看来,嵌入式市场的王者还是ARM架构,虽然赛灵思与Altera在这一领域竞争激烈,但都围绕ARM架构的SoC组合,英特尔有理由让自己收购的Altera支持竞争对手ARM嘛?

  值得关注的是,在非数据中心的市场,赛灵思已经不再仅仅是那个逻辑可编程的FPGA企业了,通过5年的转型之路,它正以一个全可编程的FPGA、SoC、MPSoC和3DIC的全新形象示人。这也被视为赛灵思成立31年以来最大的战略转型。

  在5年前,赛灵思发现“可编程领域的两极化”趋势:一方面,用户希望通过软件定义促使系统更加智能;另一方面,大数据、视频、安全性、任意互联的需求对硬件优化又提出了新的挑战。而赛灵思的做法就是把硬件和软件都变得可编程,通盘解决软件定义和硬件优化的两极分化问题,因此,全可编程成为赛灵思的发展方向。

  在软件开发环境中,赛灵思提供的是软件定义加速器、网络、SoC,硬件、软件、I/O都可编程;在元器件环境,赛灵思的软硬件设计平台已经到了多核异构的SoC时代。这意味着,赛灵思现在的战略目标是在今后5年将用户群数量提升5倍,不仅是硬件工程师,软件工程师和系统工程师也能直接编程赛灵思全可编程器件。

  如果说在数据中心市场,赛灵思是因为英特尔收购Altera而意外蹿红的话,那么在视频、嵌入式、工业物联网和5G等非数据中心领域,赛灵思则是依靠战略主动转型,将自身推向风口浪尖的。也许,英特尔的对手现在还不是赛灵思,但谁说未来双方不会打一场阻击战呢?

  本报记者/陈翔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