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西扬名美国:只为那星光闪闪的萤火虫

  我成为明星,正是源于萤火虫一样的星光。这是爱发出的光芒。

  白天,他是在实验室做研究的科学家,在基因与癌症领域有自己的专利;晚上,他摇身一变成为脱口秀演员,是美国人气最旺的笑星之一。他叫黄西,一个生活安逸的化学博士,却意外地说起了美国式的“单口相声”。从2013年4月起,黄西应央视邀请,每个月飞回国内几次,在央视进行脱口秀表演,赢得国内观众的热棒。

  成功的背后,是黄西给孤寂的妻子带来的“每晚一笑”,个中点点,和那星光熠熠的萤火虫息息相关……

  苦痛的日子,那只微弱光亮的萤火虫

  黄西从没想过自己的生活会和相声扯上边,直到他遇到了金研。

  黄西1970年出生于吉林省白山市河口乡。父亲是一家铁矿的工程师,母亲是乡里的医生。16岁时,他考入吉林大学生物化学系,5年后,又以全国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的研究生。

  1993年3月的一天,已在读研三的黄西报名参加了一个韩语培训班。第一天上课,培训班老师金妍一袭米色长裙,一脸绚烂的笑容,吸引了全班男生的目光。金研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吉林延边人,比黄西小3岁,她刚到北京半年,在一家公司做会计,业余时间帮朋友的培训机构教韩语。

  一见倾情,金研就这样走进了黄西的心里。因为自己其貌不扬,而金研如此明艳,黄西不敢表白,只好从做朋友开始,关心她,照顾她,把喜欢深埋在了心底。渐渐地,金研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喜欢和黄西商量。

  1993年7月的一天,金妍突然对黄西说:“有人向我表白,我不知该如何拒绝。你说,我要不要试着和他交往一下?”这还了得?试着试着岂不成了别人家媳妇了?黄西给她支起了招:“你可以用玩笑的方式拒绝啊。”“什么玩笑这么有用?”金研十分好奇。

  “你问他,我哪儿好?你告诉我,我一定改!”金妍笑弯了腰。那次,黄西击退了“情敌”,还鼓足了勇气向金研表白。

  然而,金妍把嘴一撇:“我问你,我哪儿好?你告诉我,我一定改。”她把黄西教的方法当即还给了他。黄西哭笑不得,只好退守到好朋友的位置。每天晚上7点半,他会准时给金妍打电话,用调侃自嘲的方式,给她讲自己白天遇到的趣事、囧事,挂电话前,再告诉她第二天该穿什么衣服。

  这样,黄西坚持了近1个月。一天,黄西突然病了,连续3天高烧不起,实在没力气联系金妍。没想到,第4天,金研主动打来了电话:“我们见面吧!我好像离不开你了。”两人就这样恋爱了,结婚了。

  1994年初,黄西考入美国莱斯大学攻读生物化学博士专业。年底,金妍来到波士顿和他团聚。

  然而,团聚不久,两人就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生存环境了。金妍过去一直学韩语,英语很差,不要说出去找工作,就连外出也得黄西全程陪着。怕影响丈夫学习,她只有尽可能减少外出,每天呆在家里,苦闷之极。怕黄西担心,她只有把满腹的委屈和压抑憋在心里。时间久了,金研有了轻微抑郁症,脸上总是被愁云笼罩着,心情和脾气也越来越差。

  那段日子,一个家全靠黄西支撑。上课之余,他应聘到一个研究所做了助理实验员,每天都埋头做十几个小时的实验,但收入仍然十分微薄。不久,金研应聘到一家华人餐馆工作,没法用英语交流,她只能在厨房里洗碗,还经常因为不懂英文,受到别人的欺负。

  回到家,金研在黄西面前总是强颜欢笑。然而,尽管如此,黄西看着疲惫憔悴的妻子,还是从她忧郁的眼神里读出了她的沮丧。

  黄西觉得日子不能再这样继续下去了:他将妻子接到美国来,是为了牵手打拼未来,而不是让她来承载生活的伤和痛的。1996年冬天的一个晚上,黄西一进家门,看见金研的眼里隐约有泪。等他细看时,她已经掩饰过去了。他将妻子拉到面前:“妍妍,你是不是哭了?你的笑去哪里了?我们能一起在美国打拼,多幸运啊,多不容易啊,你应该笑啊!”

  金研怕黄西担心,强装着笑了起来:“我每天都在笑啊!最近太忙了。”黄西没有追问,他给妻子讲起了笑话:一群萤火虫在空中飞,其中有一只不发光,另一只好奇地问它怎么了。不发光的萤火虫回答:“上月忘交电费了……”黄西还没讲完,妻子就嚎啕大哭起来,那个月,他们就是交不起电费了,她刚刚为此愁得掉眼泪。

  这是妻子第一次在自己面前哭,黄西心疼地把她拥在怀里,他暗暗发誓,从此,他再也不会让她掉一滴泪。这天晚上,黄西和妻子聊了很久:“你知道吗?你就是我的萤火虫。不管有多黑暗,只要你的光亮在,我就会永远有方向。”“可我没电了怎么办?”妻子含泪问他。

  “你的笑就是最大的光亮啊!只要你笑,日子永远不会黑暗。”黄西紧紧拥抱着妻子,“从明天起,我会让你开开心心的。”金研含泪应着,哭了又笑了起来。

  我们的苦我们的乐,异国他乡的脱口秀

  从那以后,黄西每天睡觉前,都变着花样给妻子讲笑话,不把妻子逗得哈哈大笑,他绝不住嘴。为了让妻子尽快适应美国生活,不管日子多么艰难,黄西总是想办法攒钱,隔一段时间带金研去旅行。

  有一次,两人去得克萨斯州内的科珀斯克里斯蒂玩,由于亚洲人很少去那里,他们的出现十分引人注目。黄西在杂货店买了牛肉,在海边搭起帐篷,向一对美国夫妇借了火炉烤起了牛肉。金研看到丈夫兴致勃勃的模样,好奇地问他:“你不觉得我们有点格格不入吗?”

  “当然格格不入了。”黄西大声地用英文说,“可是,你不觉得我只有在这里,才显得非常有异域风情吗?”黄西的话引得周围的游客哈哈大笑,随即人们又为他的豁达鼓起掌来。

  在黄西的努力下,金研逐渐从抑郁的情绪里走了出来,笑容也越来越多了。

  没多久,金妍在黄西的鼓励下,顺利通过了托福和GMAT考试,随即被休斯敦大学录取。他们居住的地方离休斯敦大学大约有1个小时车程,为了方便金研上课,黄西好不容易攒了2千美元买了一辆二手铃木车,每天开车送她上学。

  熟悉路况后,金妍开始自己开车去上学。由于车实在太旧了,有一次,金妍开车到半路下起了大雨,车在路上打转,居然掉进了沟里。幸亏有人拨打了急救电话,消防车及时赶到,把她救了上来。当黄西心急火燎赶到时,金妍笑嘻嘻地说:“我没受伤,我们的小毛驴也完好无损,她胆小,不敢再破了啊!”妻子的幽默,让黄西哈哈大笑。

  还有一次,有人开车开错了路,致使11车相撞,金妍的车排在第9,居然夹在中间丝毫无损。兴奋之余,她给黄西打电话报告这一消息:“祝贺你,我们车的右侧车窗玻璃全碎了,车门无法打开,你以后要上副驾驶,得从我的驾驶座上爬过去了。”黄西得知情况,笑了,虽然日子过得苦,但妻子终于学会了苦中作乐。

  5年后,黄西和金妍同时毕业。2000年初,黄西来到马萨诸塞州一家跨国基因制药公司工作,金研则进入一家会计事务所上班。他们从休斯顿搬到了波士顿,两人收入都不菲,很快买了房和车,过上了稳定体面的生活。

  虽然日子安逸了,但黄西给妻子讲笑话的习惯始终保持着,这是他们独有的“一千零一夜”。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黄西的“笑料”渐渐枯竭了。

  为了给妻子继续讲笑话,2002年初,黄西白天上班,是搞基因与癌症研究的科学家,晚上则参加了一个演讲会组织。这个组织每星期都会举办一场聚会,参加聚会的人都要做一个即兴表演,要很夸张,能把人逗笑。黄西第一次表演,讲了一个在中国东北老家山里遇到熊的故事,当时他觉得自己就要死了。在表述感觉时,黄西绞尽脑汁:“我有过一次濒死的经历,那就是路过一个墓地,看见熊和路过墓地的感觉相差无几。”这两者的差异实在太明显,屋子里的人被他的夸张逗得哈哈大笑,大家纷纷讲笑话回馈他。黄西在演讲会汲取了营养,又能在妻子面前讲笑话了。他还不满足,又去休斯敦一家脱口秀俱乐部听脱口秀,在家里看电视,他看的也多是脱口秀节目。

  2002年底,黄西又参加了一个脱口秀学习班,系统学习了笑话的结构,怎么辅垫,怎么抖包袱,怎样用麦克风以及在哪儿能找到相声俱乐部等。与此同时,他开始写一些移民笑话。每创作一则,他都第一个讲给妻子听,直到她哈哈大笑为止。渐渐地,黄西的表演越来越娴熟,也越来越有感染力。有一次,黄西站在家里,给妻子展示了一场长达30分钟的表演秀,金研由衷地说:“太好笑了,也太可惜了,这么有趣的表演要是能让更多人看到就好了。”

  说到这里,金研灵机一动,很多华人初到美国,都会像自己一样遇到难以言说的苦闷,如果黄西的移民笑话能被更多的华人听到,岂不是一剂别样的心灵鸡汤?

  黄西被妻子的建议打动了。于是,经过多方筹措,2003年冬天,他迎来了自己的第一场表演。

  红遍全世界,那是爱发出的微笑

  那天晚上,在一个叫汉纳的体育酒吧里,黄西站在酒吧角落的一只麦克风前,一个人讲了15分钟的笑话。酒吧很乱,电视里放着体育节目,有人在玩台球,打保龄球,还有一些人在喝酒,几乎没有人在听他的笑话。黄西往台下望去,金研正在酒吧一角,高高地为他竖着大拇指,于是他的信心回来了,他又大声讲了起来。

  那晚最后,黄西调侃自己说:“我决定留在美国,是因为在中国我不能做我擅长做的事——散发异域风情。”很多人笑着鼓起了掌。

  之后,黄西在妻子的鼓励下,不断打电话,去俱乐部面见老板,把简历和照片寄给俱乐部的老板看,但得到的回应少之又少。

  这样的打击,并没有让黄西和金研气馁。半年后,终于有一个叫“喜剧储藏室”的俱乐部接纳了黄西。条件非常苛刻,作为新手,黄西必须拉来观众,才能上台表演。那晚,风雪交加,黄西站在大雪纷飞的俱乐部门口,问一个又一个过路人:“你想看喜剧演出吗?”路人一个个摇头走开了。黄西实在冻得受不了,躲在旁边商店的屋檐下避雪。这时,他看见远处的风雪中,有一个瘦弱的女人,正在语气坚定地向过往的路人说着什么。黄西走过去一看,那个女人竟是金研。只见金研站那里,一遍又一遍地对路人说:“我丈夫表演的脱口秀非常棒,请你去看一看,他一定不会让你失望。”那一刻,黄西心里充满了感动,他没有去和金研说话,而是走回来,含着泪笑了。

  笑过,他干脆就在站在门口,大声表演起来。终于,他的执着赢来了第一个客人,第二个客人……慢慢地,黄西终于有了自己的观众群。这个白天严肃认真的生化博士,晚上成了一名拥有越来越多观众的谐星。

  2004年2月中旬,黄西在波士顿举办的国际喜剧节上获得了全美喜剧表演比赛第一名。从那以后,黄西经常被邀请到喜剧联络站的俱乐部表演。这个俱乐部是当时波士顿最好的俱乐部,很多知名的脱口秀演员都在那里表演过。

  时间就这样在黄西的努力和奔波中过去了。2007年初,黄西和金研的儿子黄晋出生了。儿子的出生似乎给黄西来了好运,他被选中参加波士顿喜剧节比赛,并得到了美国脱口秀演员最高表演舞台《莱特曼秀》的试镜机会。这是亚裔演员第一次登上这个节目。试镜那天,黄西和金研非常兴奋,虽然仍在做月子,按照中国的习俗,女人在此时是不宜出门的,但因为特别高兴,金研还是将黄西送出家门,看着黄西开着车驶进风雪中。那天,黄西表演得非常出色,《莱特曼秀》的笑星挖掘人布瑞尔看了黄西的表演后,不由对他竖起了大拇指,力邀他参加《大卫·莱特曼秀》的演出。得到这一殊荣,黄西非常兴奋,也非常紧张,深怕自己演砸了。去《莱特曼秀》演出那天,为了给丈夫鼓劲,金研抱着儿子和黄西一起去了演出现场。临上台时,金研鼓励黄西:“美国不缺你一个科学家,可是美国缺一个华人脱口秀演员,你能抚慰每一颗受伤的心灵。”

  妻子的话,让黄西忐忑的心变得无所畏惧了。那天,他第一次登上了《大卫·莱特曼秀》节目现场。短短6分钟,赢得了20多次笑声、欢呼声。演出结束后,无数的观众冲上台把黄西围在中间,要他签名。观众席上的金研哭着,笑着,激动万分——她的丈夫,从最初哄老婆开心,到让更多华人开心一笑,用了整整10年!

  2010年3月17日,黄西受邀参加美国记者年会。按照惯例奥巴马总统很有可能会参加,黄西非常重视这次演出。

  记者年会晚宴的前一天,黄西和金研飞到了华盛顿,第二天一大早黄西就去了会场试音响。虽然那天奥巴马临时有个紧急会议,没能参加。但15分钟的表演,让副总统拜登多次带头拍手,政要们笑得前仰后合。下场之前,拜登走上台来,拦住将要下场的黄西,并向观众席里张望,请金研上台。拜登一手挽着黄西,一手挽着金研,和他们夫妇二人合了影,之后,由衷地、幽默地对黄西说:黄西,有一天,如果你的佣人告诉你,乔·拜登在门口等你呢,请你千万不要问“Who”(谁)。一句话,说得黄西和金研都笑出泪来。这次15分钟表演创造了黄西喜剧事业的辉煌,使他红透美国。

  黄西“喜剧人生”的故事迅速传到了国内。虽然演出繁忙,他还是抽时间在清华大学等院校,向众多学子讲述一个生化博士的别样人生。2013年春节,央视外语频道还邀请黄西在蛇年春晚上担纲做了主持。

  2013年4月,43岁的黄西接到央视邀请,正式加盟央视财经频道,在财经频道《是真的吗》栏目中担任嘉宾主持。

  回到祖国后,除了主持节目,黄西还到中国的各个城市去演出,表演他的脱口秀。2014年末,在上海东方卫视“东方眼”栏目的一次脱口秀表演《2014年感谢信》中,他和搭档崔元一起大尺度地讽刺了一些中国官员财产不公示的问题。2015年2月,黄西在东方卫视“东方眼”栏目中,以他一贯的幽默,说崔永元长得像青蛙卵,让全场笑翻。

  在东方卫视“东方眼”栏目定期演出的同时,黄西也到青岛、广州等城市表演脱口秀。2015年3月21日,他还在南京做了脱口秀专场演出。如今,每次录制节目,黄西都要把他在节目中要用到的段子先期在北京各高校进行秘密预演,而预演现场也会安排专人记录效果最好的段子与细节,再经过黄西的加工与整理,最终呈现在节目之中。

  黄西在接受采访时说:“我成为明星,正是源于萤火虫一样的星光。我想说,这是爱发出的光芒。”

  (未经作者允许,不得改编、转载、网摘,违者必究)

  文/红树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