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网联动” 为电视台与新媒体提供更大利益

  • 来源:电视指南
  • 关键字:台网联动,新媒体,网络剧
  • 发布时间:2015-10-22 17:43

  在时刻关注大数据趋势的数据公司来看,网络剧的这种高速发展似乎并非出乎意料。在一个可预期的将来,电视台与新媒体将会出现更大的融合,“台网联动”将为两者提供更多的利益。

  网络剧渐渐成了电视剧市场瞩目的焦点,网络上播放量上亿的“神剧”引人关注。与此同时,网络剧能否确实盈利、电视台与新媒体的合作与融合,都变成了影视行业人士关注的重点。在时刻关注大数据趋势的数据公司来看,网络剧的这种高速发展似乎并非出乎意料。上海纬岭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彭福利认为,在没有卫视联动的情况下,这些“神剧”的收视率还算可观,然而网络剧并没有被充分地利用起来。在一个可预期的将来,电视台与新媒体将会出现更大的融合,“台网联动”将为两者提供更多的利益。

  网络剧的走向

  Q:就网络剧市场看,你怎么看现在《暗黑者2》3亿和《无心法师》7亿的超大播放量?

  A:首先3个亿或者7个亿播放量谈不上特别高的播放量,因为这要分剧来看,像这两个剧没有卫视带动,单纯靠网络播出,能达到这个量已经是一个很不错的成绩了。这也说明了一点,纯网络剧已经在市场上的地位比前两年有大幅度提升,它们凭着网络这个平台就已经达到很好的播放表现。目前来说部分网络剧还运用付费模式,现在来看,网络剧已经在商业上逐步成形了。我认为付费模式是网络剧的将来,没有付费模式,网络剧靠原来的广告商业模式是行不通的。我本身是做广告出身的,所以我大概能知道一个网络剧在网络上播出能产生多少广告价值,它是不足以覆盖它的版权成本的,所以现在兴起的付费模式,肯定是将来的方向,并且我相信这一定能成立。

  Q:你认为网络剧该如何盈利?

  A:其实不外乎就是两种方式,一种广告,一种付费,找不出第三种方式。我算过,如果单纯在网络上播出,是不能盈利的,就内容版权成本、带宽跟运营成本,大概需要3分钟广告,相当于需要6条30秒的广告。广告模式肯定是行不通的,付费模式肯定是可行的,但是付费模式不是所有剧都可行,一定要足够吸引观众,让观众付费也要让其有观看的冲动才行。

  Q:你怎么看现在网络剧质量提升非常快,追赶传统电视剧的趋势?

  A:这个趋势是肯定的,我曾经在朋友圈还是微博讲过,这两年网络剧质量提升特别快,本身网络速度比电视变化速度快,现在也有一些付费的模式,所以大家会往里投入更多,使得整个制作水平大幅度提高。回想前几年提出都是一些灰色领域的题材,做点擦边球的东西,但这两年网络剧质量有非常大的提升,我觉得这种趋势还会继续。我觉得没必要区分网剧和电视剧,内容就是内容。电视和网络只是一个载体,中国人口这么多,地域差异也很大,有各种各样的需求,我觉得没必要界定这个就是电视剧,这个就是网络剧。举个例子来说,将来如果所有电视机都联网,电视这两个字可能都要去掉,现在很多移动客户端,像手机、平板都可以当电视机用。所以事先做好自己的定位就可以。这个群体喜欢什么样的故事,做出这样的故事来,拍好这样的内容,再借助相应的平台播给喜欢你这个内容的群体看就好了。

  明星加入网络剧

  Q:Vlinkage的新媒体艺人指数是个很大的特色,可以解释一下这个排行榜是什么吗?

  A:新媒体指数我们已经做了四年了,我当时创这个指数是想找出一种方式来评估艺人,看他们在市场受欢迎的程度是怎样的,以及在这个基础上延伸到他们的影响力相关的方面,所以当时就用了多个维度的网络数据来综合测算。我们有一种算法,这种算法有一定的复杂性在里面,我们要每天监测数据,指数每天都更新,实时反映艺人在新媒体的动态、粉丝中的动向。做了四年了,应该算是行业的风向标,像杨幂、吴奇隆都是我们的粉丝,包括冯绍峰、马苏都在关注。

  Q: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传统的明星演员进入网络剧市场,你怎么看这个趋势?

  A:我认为这是一种正常行为,不能说卫视的演员就不能去拍网络剧。据我了解,现在很多人都想去拍网络剧,包括很多知名演员。因为他们需要跟年轻人近距离接触,但近距离,不是说直接与粉丝、观众接触,而是说借助自己的作品。毕竟现在电视受众主要以家庭主妇为主,年轻人还是偏好用网络,所以这些明星或者说传统影视的演员去拍网络剧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任何一件事都是大浪淘沙,有些剧,不管是电视还是网络,借助明星效应,或者演员影响力,确实会带来短暂关注,但是这些是不可长久的。长久的一个剧在传统媒体也好,网络上也好,体现的是一个综合的实力,包括内容本身,以及演员、制作、播出平台、宣传、推广等综合因素。

  升级版“台网联动”

  Q:你怎么看大型新媒体像腾讯、爱奇艺拍摄的自制剧?

  A:其实这些平台跟电视差不多,也有很多卫视自己投拍剧,腾讯也好,爱奇艺也好,他们去做内容也是正常现象。毕竟中国市场这么大,用户需求也多样化,肯定将来两种方式都会有,一个是自制,一个是采购。这都可以并存,尤其是对艺术作品来说,是很复杂的制作过程,里面有很多创意的成分,所以集中到某一家或某几家独大也比较困难,像视频网站的自制和采购的剧应该是并存的情况。

  Q:你怎么看现在网络剧返销电视台的情况?

  A:我觉得这也很正常,就像电影在影院走完一圈又到电影频道去播一样,我认为将来很多剧首发平台应该是在网络,再到卫视播出。当然短期内不会实现,因为这里面还有非常复杂的电视跟网络商业回报变动趋势的问题,还有包括电视平台全国互联网化进程的一些问题。网上有一些好的内容,再到电视平台播出,虽然之前这种情况不太多,但我觉得以后会多起来。毕竟电视还是有它的优势,它的整个覆盖面是非常广的,跟网络上的覆盖面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电视是实时覆盖,非常大的人群量,所以它的实时覆盖面要比网络广很多,网络是点对点的纯播。好的内容再到电视上播放,其实本身是内容商业价值的进一步回收,返销也是一种商业回报,这种情况以后会出现更多。现在很多做内容的希望在电视上和网络上都表现好。单一平台表现好的话,电视上版权卖得更高,网络上买不起版权,那从投资回报来说肯定不划算。目前情况下我觉得作为一个内容商,要同时考虑电视跟网络的表现,从投资回报来说,两边都能收到版权费比一边收版权费好很多。

  Q:现在台网联动发展很快,你觉得以后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仍旧是竞争关系吗?有没有互补的可能性出现?

  A:肯定还是竞争关系,因为观众的时间跟数量都是固定的,在这边平台看了就不会去那边平台看。核心点肯定是竞争关系,但这种竞争关系,因为国内的政策因素,接下来的走向还是受很多政策影响。比如电视机的联网化问题,目前客厅电视还是在有线地联网,并不是直接跟外围联网,这使得在电视机上看的内容和网络上看的在数量上会有很大差异。我最近也在谈三网融合,不知道接下来会不会有新的突破。新媒体影响的范围还是有限,当我们理解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时候,我们需要理解中国还有一半人口是连网络都不接触的。根据数据统计,中国还有一半人口还不是网民,那他们肯定是电视观众。电视和网络的受众越来越接近,但目前来说,考虑到中国的国情和各地的差异化,这两个人群还是有非常大的差异。我们把视频网站播的1~8月份的1万部左右的电视剧进行监测,把播放量汇总统计了下,纯网络剧播放量占8.2%,电视跟网络同时播出占91.8%,从这个数字上可以看出还是传统意义上的电视剧占主流,但是网络剧比例会越来越大。

  大数据预测影视行业

  Q:现在整个影视市场都在拿大数据说话,你怎么看大数据对影视行业的影响?

  A:在我看来,数据核心还是看如何做专业量的评估。数据是死的,解读是活的,重点在于如何从数据里得出对行业或者对客户价值的发现。对我来说,尽可能把专业化做得更好、更透是最大的功课。影视行业是个艺术行业,过去大家拍脑袋的比较多,不管是播出平台还是选演员,都是以主观判断为主。但很多判断是有问题的,如果有数据监测,或者数据分析,你就会发现,比如选择演员,哪个更适合你,都是可以进行量化的评估的。我以前做媒介工作,从广告主投放电视媒体角度来说,基本上就是量化数据评估。但是从影视公司、从做电视剧的角度来说,在电视台播出主要是为了服务广告主,买单的也是广告主,广告主用数据做评估,生产方不用数据做评估,这本身是有问题的。我是通过数据进入这个行业的,当时也是觉得这个行业需要相应的数据做评估。第一是可以让大家看得更清楚一点,了解各自的表现,第二可以从数据中找到相应的规律,第三根据评估可以知道艺人人气的高低,高多少或差多少都是可以量化的,会更精确。

  Q:你怎么看待现在影视行业最关心90后收视群体?

  A:我觉得讨论90后没有什么意义,每一年大家都老一岁,都有新的群体出来。那么大家为什么对90后特别关注?其实就是因为主流观众以他们为主。再过几年那就是00后、10后了,这只是一个正常更换的过程。周播剧在国内好多年,湖南卫视最早周播,今年东方卫视也在周播剧上大做文章。周播剧市场应该会越来越好,坦白说一部电视剧一晚上播出两三集,是快餐式的播法,也是对内容的浪费。中国观众习惯一口气从头看到尾,像美国、韩国周播剧都比较成功,所以在中国周播剧也会慢慢有更好的表现。主要还是看内容,从内容本身入手,把它做好,才能吸引观众。

  Q:现在许多影视公司都在寻求下一个新热点,毕竟网剧总是和热点息息相关。

  A:我觉得影视行业每几年都有一些不同关注点,像今年毫无疑问都在关注网络剧这块儿。事实上我们应该关注下网络剧究竟会走成什么样?之前在上海直播年会上,我提出过一个观点,2016年网络剧会比2015年少掉一半。并不是说我不看好它的发展,而是说网络剧也要有它的商业模式才行。今年网剧各种内容都有,但明年可能就会少很多,当很多内容没有商业回报的话,是不可持续的。所以我们也要关注下内容付费,这些付费能否覆盖到成本,是不是能达到盈利状态。毕竟这个行业还是要盈利,没有盈利的活儿是不可持续的。网络剧的竞争比电视的竞争要激烈得多,你在这个卫视平台不管播出什么剧,哪怕就是部分人开着电视点到这个台了,这也能产生收视率,但在网络上就很难,因为网络是主动点播,要么内容很好,要么无人问津,所以这里面竞争会变得更加激烈。

  文 陆瑶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