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浩 跟有规模的企业合作
- 来源:英才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沈浩,规模,企业,合作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09-07 10:05
沈浩:去年下半年就恢复过来了。
《英才》:恢复的这么快,主要是靠国家刺激政策、还是大环境发生变化,或是靠自己内部调整?
沈浩:应该说有市场价格上涨的推动,但同时我们也在产品结构上做了大的调整。
《英才》:经过这一场金融危机,延长石油怎么跟三大石油巨头相处?
沈浩:中石油、中石化都是行业老大哥,合作才能共赢。
《英才》:我们注意到,延长石油在做其他产业的时候基本上都会有合作伙伴,比如与神华合作开发煤资源,这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沈浩:这种体制好,就是互相支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我们在与神华合作成立的公司中没有控股,我们最后也不分红,但分煤。《英才》:煤化工跟中煤是怎么合作的?
沈浩:已经确定在靖边化工园区合作,股权他们占30%、我们占70%,我们控股。
《英才》:其实这种商业模式是不是在你上任以后才在延长形成的?沈浩:是的,以前延长石油都是自己干。现在大部分合作,这样可以搞很多项目,我们自己的投资压力也大大减小了。
《英才》:现在和延长石油合作的有哪些央企?
沈浩:除是中石油、中石化、神华、中煤以外,还有保利集团,我们与保利合作海外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英才》:延长石油的对标企业是谁?
沈浩:管理上、技术上向“两庆”学习,远学大庆,近学长庆,向国内外最先进的石油和化工企业学习。
《英才》:延长石油作为地方国企龙头,最大的压力是什么?
沈浩:最大的压力是企业要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英才》:地方政府对延长石油的销售收入有要求吗?
沈浩:我们延长石油的销售收入占了陕西省国资委现在所有企业总和的1/3,我们上缴财政收入占了陕西省国资委现在所有企业总和的3/4,利润应该占2/5。
《英才》:政府对延长石油每年增长有要求吗?
沈浩:今天要求增长20%。
《英才》:你觉得20%增长的要求合理吗?
沈浩:政府也是根据企业实际,并充分征求企业意见后提出的指导性意见。
●背景链接
百年延长
陕北是我国发现和使用石油最早的地区。东汉班固在《汉书?地理志》中就有记载。北宋科学家沈括曾对陕北石油亲自考察,在其所著的《梦溪笔谈》中首次使用“石油”一词,并预测“此物后必大行于世”。
满清末年,帝国主义列强企图获得陕北石油的开采权,遭到了国人的坚决反对。陕西民众强烈呼吁自主开发陕北石油。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1905年,陕西巡抚曹鸿勋上奏清政府并获准试办“延长石油厂”,动拨官银8.1万两,指定延长候补知县洪寅为“总办”开始建厂。同时,从日本订购了钻机和设备。1906年,数万民众历尽千难万险,修通了金锁关至延长的马车道,把钻机和设备运抵延长。
1907年4月,在延长县西门外确定井位并安装钻机;6月5日正式开钻,9月6日钻到68.89米处见油,每日可产原油150-200公斤;9月10日钻到井深81米处完井,日产量达到1-1.5吨。“延一井”出油后,用小铜釜试验加工,每日可得灯油12.5公斤。同年10月,延长炼油房竣工投产。这标志着近代工业意义上的中国石油开采和炼制业由此发端。
“延一井”出油10年后,原油产量逐渐减少,至1934年枯竭停产,累计采油2550吨;1978年将此井加深到118米,压裂后初日产油2.9吨;1985年9月再次加深到152米,压裂后初日产油3吨;直至1997年,因保护旧址需要停产。1985年,原国务院副总理兼石油部部长康世恩为延长石油“延一井”题词“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1992年,“延一井”被陕西省确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延一井”出油,开创了中国陆上石油开采的先河,迈出了中国石油工业的第一步,成为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同时,也奠定了延长石油百年发展的基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