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要不忘初心

  • 来源:中国扶贫
  • 关键字:驻村,贫困
  • 发布时间:2015-11-14 13:57

  2014年10月16日,我被安徽宿州广播电视台正式派送到萧县龙城镇王大庄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到村第一个夜晚,我独自在简陋的住所思索了很久,如何带领乡亲们摆脱贫困,成了整晚萦绕在梦中的问题。

  王大庄村作为萧县87个贫困村之一,全村5194人,贫困人口525人,占总人口的10%。贫困人口主要表现为年老体弱、多病,或丧失劳动能力。村民主要依靠种植传统农作物收入,低端劳务输出是当前村民增收的主要手段,产业结构较为单一。“等、靠、要”思想特别严重,村容村貌基本上还是老样子。如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早日过上好生活,是群众急盼之事。面对这样的贫困村,干什么?怎么干?

  王大庄村基本没有连片种植和规模养殖的产业,砖窑厂和小型葡萄酒厂经营不善,濒临倒闭,村里没有集体经济收入。加之亟待解决的村民饮用水、水利灌溉、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迫在眉睫。因此,王大庄村如何通过产业化项目调整可持续发展,是当前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急需解决的重要工作议题。

  作为村第一书记和扶贫工作队队长,首先必须修身律己。严格村党员干部管理,以身作则,带头树立好形象。于是,制作干部值班表,严格执行请假制度,明确工作日和休息日值班制度,心里装有公平秤,多给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就成为我做好驻村基础工作的一把标尺,时刻提醒自己。不接受吃请,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所有账目明细公开,干干净净做事。只有得到群众信任,做事才能得到拥护。

  说实话,农村条件的确比不上城市,城市机关干部到基层工作就是要迅速调节心理落差,积极投入新角色。牢记组织嘱托和工作使命,把苦、累、孤独当做磨练人生的重要机遇。要行动,要干事,干实事,在“实”字上下功夫。老百姓最讲实在,最看重实际。

  转眼2个多月时间过去了,我对王大庄村8个自然村、1520户村民进行了入户调查,掌握了王大庄村很多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初步了解了该村的基本状况。有什么基础、资源、优势,能发展什么,如何发展?随后,我和村两委同志多次沟通、交流、论证,把形成的工作思路、方案等议题放在由村两委、老党员代表、群众代表、村企业负责人等组成的大会上讨论,与他们交换意见。

  见多才能识广。在工作期间,我多次主动联系参观考察学习点,带领村两委负责人多次到萧县的费村和郭庄,参观现代化大棚蔬菜种植基地,到萧县王寨学习黄金梨的栽培技术,增长见识,开阔眼界。县委县政府、组织部、扶贫办还组织我们多次培训学习,尤其是到山东潍坊市、寿光市和江苏徐州等地学习考察,受益匪浅。通过走访调研,学习考察,回来后经过多次研讨、论证,终于形成了王大庄村三年扶贫工作规划,即发展大棚蔬菜种植、引进特色果树种植、村级道路铺设、饮水民生工程项目、扩大小麦良种种植等五大规划项目。努力通过产业化项目调整使王大庄村快速脱贫并产生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一年多来,通过对农村工作的实践和思考,我深刻认识到,要做好农村基层工作,基层党员干部一定要真情帮扶,倾心奉献,守住自己的心。要加强党性锻炼和自身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宗旨意识。不要让心成为招摇不定的枝桠,要让它成为静默的根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丰厚土壤之中,由此事业之树才能根深叶茂。

  (作者系安徽宿州广播电视台驻萧县龙城镇王大庄村工作队长)

  胡长海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