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奢华
- 来源:摄影之友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意外,logo,艺术市场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2-18 17:40
踏着浅浅的雪污—北京今年入冬真早,这已经是十一月的第二场雪了—带着习惯的犹豫探头看了看,还好,玻璃门楣上正是《艺术财经》那熟悉的logo,又走对了。一楼显得有些空荡冷落,伴随踏踏的脚步声上到二楼的时候,北方温暖的室温顿时驱走一身轻寒。“哎呀,这么快,刚刚还在跟顾姐说呢,你就到了。”“方,怎么样,最近忙吗?”“我总是那样吧,懒懒散散的,哪像两位大主编总是忙的不亦乐乎。”老是拖欠着稿子,心里永远忙忙碌碌,但在两位主编面前哪敢说忙字?“忙到头了,这期出了我们就停了。”“啊?!!!”有那么一瞬间,我有点发懵,但我随即就恢复了平静:在一切意外都不意外的时期,这突如其来的消息,不过是又一则“意外消息”罢了。
接触当代艺术圈的这些年里,我已经见过了太多的“意外”:艺术市场的意外强劲的爆发,艺术家们的意外暴富,“当代艺术”意外地成为主流,“70后”这个概念意外地流行,那么多意外到毫不意外的天价作品,那么多“著名艺术家”转眼间意外的无人问津,“新写实画派”意外的潮起潮落,“抽象绘画”意外的方兴未艾,那么多“巨星级”艺术家意外地丧失了感觉,那么多牛哄哄的画廊意外地不死不活,接下来就是那么多意外的争吵,那么多意外的“自媒”..但所有这些,与中国意外的崛起以及中国社会一系列的意外变化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我们本来就生活在一个一切意外都算不意外的时代。但杂志的停刊还是让我禁不住心有恻恻,不仅是因为一本颇有范儿的杂志和它让人嫉恨又让人羡慕的“权力榜晚宴”,不仅因为与两位主编的朋友关系,或是杂志社记者为数不多的采访时的“自己人”感觉,更因为丛林化日益严峻的艺术生态。
因为是早已确定了的深思熟虑的决定,聊天时顾主编的语气已经很平和了。最根本的原因当然是经济下行期看不到尽头的亏损,但造成亏损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呢?除了停刊外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呢?可以想像,对于杂志掌舵人而言,在做出停刊这般决绝的决定之前,一定已经思考了很多很多:调整杂志的风格?转为电子刊?引进新的合作资本?仅仅是生存的话其实并不难,难的还是过不了自己那一关—如果一本杂志为了生存而变得面目全非,它的存在价值在哪里?—既然无法承受日渐严苛的丛林规则,那么,“不要脸”的停刊就是维护那一点尊严的最后的奢华了。好在是停刊,而不是彻底的放弃,杂志社已经申请了相关的法律保护程序,也就是说还保留着复刊的可能。保留着希望就好,一切皆有可能。在朋友中间,我算是傻乎乎的乐观主义者了,就像无论多么艰难,我始终对中国艺术抱有信心一样,我也期待着杂志华丽复刊的那一天。
“顾姐,有几个客户还是要登广告,想打个折。”“不打折,免费,算是回馈吧。”“方,你最近有没有展览?呵呵,可惜了啊,最后的一点便宜也没赶上。”“一楼又没暖气”,送我出来的时候,顾主编摸了摸墙边的暖气片,轻轻抱怨了一声。
撰文/方志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