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锦添 谈红楼意境

  • 来源:电视指南
  • 关键字:叶锦添,红楼,意境
  • 发布时间:2010-10-09 09:54
  “那两团物体像火一样冲上来”,叶锦添这样形容与李少红的第一次见面,当时他正在台北中正纪念堂办展览,最后一天焦雄屏(台湾金马奖主席)带着李少红来找他,当天李少红行色匆忙,见到他就抓住不放,因为《大明宫词》的服装设计遇到难题,让他去救火,6天后,9件主角的衣服做出来,这次匆忙的会面开启了两人十余年的合作,到最新的《红楼梦》。

  风格红楼

  在接手新版《红楼梦》之前我没有看过87版的,当时李少红拉我吃饭,说要拍红楼,问我的想法,于是我们共同讨论,不断尝试,不断调整,弄了半年多,最后确定了现在这个风格。当时我刚做完《赤壁》,那种写实的风格已经做到极致,做红楼的时候也想过往写实走,但是我们没有那么多预算,不可能像87版似的,有全国的支持,可以建个大观园让你拍,我们只能在棚内搭景,既然写实行不通,我们就改走古典路线,用意境来表现。

  我觉得曹雪芹跟英国的莎士比亚可以齐名,一部红楼写尽世间事,但是因为创作环境的影响,曹雪芹写《红楼梦》不能太直白,用了很多隐喻、借代等手法,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很像现代艺术,这给我们整个美术设计提供了灵感。曹雪芹身上有诗人的特质,他在创作《红楼梦》时带着恨与愤怒,在描写十二金钗的时候,他把自己所有美好的梦想都放进去,然后又一将她们毁灭。他充满古典情怀,把最原始、最单纯的美好拐弯抹角地表现出来,于是我们就运用了中国传统戏曲的元素,包括场景与服装造型,都是虚实结合,基于这一整体风格,才出来了贴片子的头饰。

  舞台戏曲

  我们除了演员造型借鉴了戏曲元素,在场景设置上也一样,传统戏曲讲究的是意境,用一些特定物件表现场景的变换,就像折子戏,一场戏结束就落下大幕,等再次拉开就上演另一场戏,场地都没变换,只不过是场景设置有一些改变。当时按我的想法是希望演员像戏曲上场一样,“飘”着入镜,后面的场景可能是虚的,甚至是变化的,像诗篇一样。为了表现这一风格,我在场景设置上加了很多屏风,这样就多了很多景深,很多层次,演员在屏风间闪过,就像戏曲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场景设置比较虚幻,但是在细节展示方面走得是写实风格,有很多古董的家具都尽量还原当时的实况。

  除了场景,在演员服装上我经手的有近两百套,剧中人物都是少男少女,很青春,所以在服装上融入了现代女孩子的可爱元素,比如蕾丝等,很有洛丽塔风格,颜色也是偏粉色系,青春洋溢,并且用颜色来区分十二钗,她们的服装都有自己的主色系,这是前期的服装风格,到后期随着人物的成长以及剧情的走向,服装颜色越来越深。这些演员都不是传统戏曲出身,没有从小的基本功,为了让他们更好地表现我们想要的风格,我专门请了云门舞集的老师来训练他们,从讲话到走路都要有舞台戏曲感,半年的训练呈现出现在的结果,观众在看电视的时候应该能察觉。

  因祸得福

  《红楼梦》还没有开拍,造型照就被公布了,我知道这个造型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但是当时他们并没有及时回应,而是配合了这种炒作,这种情形其实挺悲哀的,这不是对待艺术该有的态度。现在人们往往忽视了创作的真谛,没看到完整的东西,就先抓住一点炒起来,媒体或者制片方看重的都是眼前利益,这对创作环境长远来说是个致命的伤害。不过现在回过头看这种争议,我反而成了受益者,很多人因为这种争议炒作知道了我,并且来看了我的其他展览,然后更了解我,不知道这算不算因祸得福。中国的评论环境很奇怪,往往是越有争议越吸引人,然后越多人去看,如果是在国外,这种评论是可以杀死人的,他们很具权威性,观众真的会因为评论说得好坏而决定看不看,当然他们的评论也真的客观公正,不像国内往往是一个风向,评论者还经常被人雇来当写手。

  现在国内的电视剧往往是一个套路,没有什么创新,都在观众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安全地创作,这样创作品质不会提高,观众的欣赏水平也不会提高。作为艺术创作者,我们应该引导观众,去培养他们的欣赏水平,西方电视剧创作的严谨性值得我们学习。现在关于《红楼梦》造型的争议很多,还有我们运用的舞台戏曲场景风格可能也一时难以被人接受,但我深信这种创新是以后电视剧的发展趋势,十年后、二十年后回过头来再看这部剧,或许那时候观众会明白它的价值。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