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东川寻红记

  • 来源:旅游纵览
  • 关键字:云南,联想,重霾
  • 发布时间:2016-01-05 14:50

  千万别把云南东川当成顺便游玩的一站,想饱览这片红土的赤色波澜,就得在各村庄辗转,在蜿蜒山路上步行,在清晨黄昏被冻得瑟瑟发抖……是有些艰辛,美景得来不易。

  冬日追“红”路

  如果对大自然浓烈饱和的色彩有兴趣,去云南东川看红土地就对了。从昆明驱车向北200多公里,大巴平稳行进,我抱着平板看剧看得昏天黑地。几小时后,景色开始变化,车窗把隐约红绿相间的景色分隔开,像山野里的小画。

  大巴进入东川后开始颠簸,传统意义上的红土地,甚至不在城镇边缘,就在乡村。土地已经开始变红,群居特性使得低矮房屋建筑和人一样,挤挤挨挨簇拥着,以村落形式不规则分布在广阔坡地间。村落周围是大片菜地和农田,有些已经收割,裸露出红土,异常夺目;没收割的农作物,颜色明显不同,交错其中;田垄又把山体上的土地规则切割开来,像一块精心拼接、审美独特的红色巨型挂毯,铺展微垂下来。

  昆明周边城市天气一向很好,重霾是什么,这儿的人体会不到,明媚的阳光在东川是家常便饭。天很蓝,空气清朗通透,红土地色彩在阳光下愈发饱和。我们的车在山道上崎岖而行,奔向下榻的山居酒店。顾名思义,酒店隐匿于一个清幽的山坳。第一眼看到它,再走近它,足足用了20分钟。山居酒店主体建筑分上下两层。一条小河贯穿酒店,院里一株玉兰花开的正好。一层堂屋门口的对联意味深长“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隐约记得在安徽西递村曾看过类似的对联,多少有些亲切。

  傍晚追“红” 光线转瞬即逝

  夕阳会让一切东西变温柔,但山间的光线又转瞬即逝。导游小吴带我们在乡间土路上七拐八绕,最后来到一处视野开阔几近无人的“非常规”观景点。借助山腰的一点海拔,能俯瞰一大片红土地的壮阔全景:房屋、田地、树木层层递进铺陈开来,土地的红色极具冲击力,田地里收割后的农作物摆放整齐,一条大路穿过村庄,是与外界连通的纽带。我驻足看了一会儿,谈不上车水马龙,但也总有车辆出入,说明村庄与外界血脉相通。在山坡上人为创造平地,居住农耕,繁衍生息,东川红土地上,人们的生活方式看上去和先秦时期古老巴人别无二致。

  山里看夕阳不比水边,山头一旦挡住太阳,即使天光大亮,也意味着当天的日落美景完全结束。从俯瞰全景的地方离开前往螺蛳湾看日落,我几乎在山道上小跑起来。即使如此,抵达螺狮湾的常规观景台时,也仅有一个小山头残留着一束微光。旁边见惯此景的一位当地司机,边吃碳烤土豆边指导我,那个山头还有光,你看那边的树,叫金鸡独立。大概是烤土豆夹了太多辣椒,又非常烫,司机说话时,嘴里呼哧呼哧喷着热气。他看我迟迟不举相机,明显有点着急,催促我,你快拍呀,太阳马上就没了。可我没办法把那棵树和金鸡联系起来,守到光线完全消失,悻悻离开。

  寒天看日冷,上帝光弥补

  东川紧挨昆明,是春城的一部分,然而这里山间露大,早晚依旧寒冷。在“彩云之南”,想和彩云“约会”一次,应该并不为过吧。6点多出门看日出拍朝霞,等待的地方在一个风口。冷风劲吹,从我身体里穿过,十几分钟后就透心凉。眼看天光大亮,太阳还没半点出来的意思,有限的经验告诉我,今天的日出可能拍不到。

  于是我蹿到路基下的田埂里,试图躲过寒风,继续等待。但是失败了。田埂里风更大,把我头发吹的高耸直立。风越来越大,太阳不见踪影,我心急如焚。想起青春期那会儿等待高年级的男神,也不过如此吧。

  红土地很美,但和其他许多地方一样,看日出仍旧需要一点运气。用相机和随身携带的联想YOGA平板哆嗦着拍了些照片,我放弃了等待。跑回车里,因为暖和,人也变得从容,反而有了不同的视角。大风抚过山谷,雾气快速移动,山坡上的村庄和农田时而被薄雾遮住,时而完全露出,似柔纱舞动若隐若现,煞是好看。于是又从容不迫地拍了许多。景色好,没风,更好。

  幸运降临在最后一处观景台。上帝光穿透厚厚云层,投射在色彩浓烈的红色坡地上。几棵东川特有的白色油菜花恰巧入镜,是很好的拍摄前景,远处S形的公路也有韵味。一位身着当地服饰的70岁阿妈让我们在木棚里烤火,虽然也卖碳烤土豆,但也不强行推销。温暖和淳朴制造了愉悦的交流氛围,我对东川的印象因此更好了几分。

  日出后的早饭时间,大家争抢着喝了几大盆粥,吃下两盆热汤面。期间没什么人说话,也没人玩手机,只是低头吃饭,这场景真是久违,可能和寒风导致的热量散失有关。

  撰文、摄影/桔猪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