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库十年,把一本书做好

  • 来源:精品生活
  • 关键字:读库,本命年,微信
  • 发布时间:2016-02-23 17:35

  10年前,张立宪36岁,他说一个人在本命年前后会有一个比较大的变化,于是他放弃被动接受别人挑选、干一堆谁都能干的事,选择了按照自己的意愿,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业。于是,读库诞生。一晃十年,46岁的张立宪称自己是“采集食品和药材的背篓老汉”,如果东西不对大家胃口,便会不断寻找,他说:“我们就是有这种锲而不舍的贱嗖嗖的气质,一定找到大家满意为止。”

  最初的读库,是一本杂志,两月一期,定价三十。以刊发非虚构文章为主,包括传记、书评、影评、历史事件。而今的读库,是一个品牌,不仅仅是杂志,甚至出了书,出了手帐。面对有人提出“不再纯粹”的质疑,张立宪说:“活下来的原因不是坚持或坚守,而是改变,是调整优化,不恐惧新鲜的东西。”这,或许就是读库能在“纸媒濒死”时代屹立十年不倒的原因。

  张立宪是读库的掌门人,10年前,担任《读库》主编一职的他,实际上揽下了策划、组稿、编稿、设计、印刷、宣传、发行、编辑、美术、财务、公关、销售等所有活儿,以一己之力创造了这么一个奇迹。这些年来,有人称这是“挂张立宪卖读库”,也有人说“挂读库卖张立宪”。然而张立宪自己却说:“刚刚兴起的读库,确实有高度的人格化,但我们现在是在去人格化,就是我没那么重要。”他强调当下的读库不能靠他自己一个人做,“如果我一个人做,那肯定是死路一条,即使我的生命力再旺盛,精力再充沛,他就只能变成我一个人的东西,这是不对的。”

  从高度人格化到去人格化,读库的定位在变,但内容却始终坚守。张立宪认为阅读要有均衡的酸碱性。酸性的,是偏人文、偏艺术的;碱性的,则是偏技术、偏理性。可能这样的内容会不对一些读者的胃口,但张立宪认为,出版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行业。他以一个文人的谦恭对读者表示,他需要小小的冒险,甚至是小小的冒犯,在冒犯中寻找合适的距离,再找到合适的姿态。他说:“让刺猬没有刺是不可能的,但是刺猬老刺人也是不对的。”

  定位、内容,这是一个主编责无旁贷的把控,张立宪却还要管钱,资金安排、应付账款、员工工资,他自嘲道“这一点也不清高”。但他仍始终秉持着文人的操守,“我觉得我们不需要那么多钱,一本书做得好不好,其实跟钱没有直接的关系。十年的过程中,也有一些有钱的机构试图给我们很多钱,但是我确实想不到给了钱我还能干什么,其实还是会干跟现在一样的事。现在我们也没有说哪件事是因为缺钱而干不下去的。”去年,读库还进驻了世界上最大的、新开幕的上海无印良品店面。

  随着读库的读者们的成长,这些读者们的孩子也出现了,于是张立宪萌发了推出“读小库”的想法。关于“读小库”的构思,张立宪依然个性十足。他坦言:“读小库不会有那种特别管用的书,不可能有一本即可一劳永逸的书,也不存在完美的书,即使有这种完美的书,孩子读了之后也不可能成为一个完美的人。”他打了一个比方,“据说带孩子最大的痛苦就是让他吃饭,追着、打着、哄着,才勉强吃一两口,吃的不好可能就要闹肚子,并且他会有他的喜好,这个和他的胃口,那个不爱吃。假如说现在科技发达了,小朋友生下来吃一粒药丸营养就足够,这一辈子再也不用吃饭,我们愿意吗?”在他的眼中,小孩的胃口如狼似虎,什么都能吃,读小库能做的,就是满足这种超好的胃口。自称采集食品和药材的背篓老汉的他及团队,会以锲而不舍又贱嗖嗖的气质寻找,永不止步。

  在这个追功逐利的当下,张立宪和他的读库品牌揣着一颗济苍生的心遗世而独立。想起读库写在官网左上角的那句话——我们把书做好,等待您来发现。

  Q&A丨对话张立宪

  Q=《精品生活指南》 A=张立宪

  Q:读库至今已坚持十年,是否想过接下来会沿着什么方向走?

  A:关于未来,如果说现在都已命中注定,也就没意思了。就像一条河,终究要流向大海,但是流向大海的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路线,蜿蜒曲折。希望我们一起用一种比较开放、自行的态度往前走,而不是越来越固执,看什么都看不惯,看什么都看不起。

  Q:无论微博还是微信,读库都很积极地尝试,甚至做了有声书,接下来还会有什么新动作?

  A:我觉得大家宁愿看到一个不断尝试、不断出错的读库,也不愿看到一个一成不变,所谓的固守、坚守的读库。网络是我们的朋友、工具,而不是对手和敌人。我们会尝试各种各样的新手段,绝不是万般不情愿、推三阻四地去做,而是确实做得好玩、有意思。对我们来说,短期可以预见的未来内,我们尽量能够和当下的发展趋势相契合,用更丰富、更有想象力的形式来和大家分享这些宝贵的文明财富,这可能是它的根本,而不只是执着于电子书还是纸质书,精装本还是平装本,免费还是收费。

  Q:怎样让现代人静下心来读书,读库有没有自己独特的想法?

  A:阅读这种需求,其实我们从小时候就被带歪了,把阅读当成学以致用的东西,它能给你带来功名、好处,起装饰的作用。我读这样的一本书,能代表我的身份,就像当年李安拍《饮食男女》,一开始他安排主人公读米兰·昆德拉的书,觉得这样能彰显角色身份。后来被美国的制片方要求换成陀斯妥耶夫斯基,因为在美国人的观念中,读陀思妥耶夫斯基更能代表那个人的身份。这时候,书就已经沦为一种识别的符号了。但是,总还会有读者持着非常本真的好奇心,需要得到满足的那样一种迫不及待、如饥似渴的状态,我觉得满足那种状态是最美好的。

  Q:介绍一下读库推出针对儿童的读小库?

  A:关于读小库,不会有那种特别管用的书,也不用特别强调这件事情,大家有这样的心理准备,就更有可能享受阅读,享受孩子的成长。现在正在做选题的分布。从涵盖的领域来说,有绘本、故事,包括一些人质、社会教育、自我教育、还有一些知识类、科普类。希望经过几年的时间,能够拿出一个非常漂亮的书单,让我们的下一代读了我们的书,若干年之后,能够培养出一个基本完备的知识框架,和一个比较不那么拧巴、不那么反人类的三观。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