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中:蔡慧康进球越位在先

  • 来源:足球报
  • 关键字:李志中,蔡慧康,上海上港,越位
  • 发布时间:2016-03-16 14:13

  3月12日晚,在2016中超第二轮比赛中,上海上港主场迎战上海申花,上海上港队的蔡慧康在上半场42分钟时,利用孔卡罚定位球的机会,在门前混战中为上海上港打进了扳平的一球,赛后引发了巨大的争议。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这个球是否越位。为此,本报专访了前国际级助理裁判李志中,听他详细解读了这个球究竟是否越位的判定标准。

  镜头回放:比赛进行到第42分钟时,上海上港在右路获得了直接任意球的机会,孔卡负责主罚这个直接任意球。孔卡首先把球开到了禁区,上海申花外援莫雷诺把第一点抢到,并且把球向外顶出去之后,又被埋伏在大禁区左侧的埃尔克森把球得到,然后埃尔克森马上打门,在打门的过程中,球碰到了上海申花队员李建滨的身体后有个变线,于是没有直接飞向球门,而是弹到了横梁上,这时候守在门前的上港队员蔡慧康,用头球补射把球打进了申花队的大门。

  争议点:由于整个进攻过程比较复杂,且有连续进攻的环节,中间经历过一次球员阻挡导致变线、弹射门梁然后才是进球,加上门前人比较多,所以很多人都没有在第一时间注意到,其实上港队进球的蔡慧康,在埃尔克森拿到球起脚打门的那一刻,是处在越位位置上的,而他攻入的那一球,看似不是直接在越位位置回撤拿球攻门,因此算不算越位,就是此次判罚的关键点,也是争议所在。

  解答:在做出结论之前,首先让我们看几个关键点,第一,整个进攻的过程虽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次是孔卡把球罚出,然后被申花队员解围顶到大禁区附近,很快埃尔克森又进行了第二次连续射门,虽然射门是两次,来自于两个不同队员,但是整体上来说,这算是一次进攻,因此所有球员的行为都是包括在内的,包括对于皮球线路的影响,以及球员的位置;第二,我们要搞清楚这样两个概念:越位位置和越位犯规。越位位置很好理解,就是进攻球员同时越过了对方的三条线的时候去接球,就是处于越位位置,但是处于越位位置,不等于一定会越位犯规;越位犯规,就是球员首先处于越位的位置,同时又在越位的位置上不当获利,这也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在越位位置上直接接球打门,犯规;二是在越位位置上进行干扰,影响守门员的判断或者扑救,犯规;三是虽然没有在第一时间内直接触球,但是如果在对方防守球员不是主动去控球而是被动触球,没有主观想要掌握球的落点时把球送到了越位位置队员脚下的时候,越位位置的球员的任何处理动作,一样属于犯规。

  蔡慧康的情况属于越位犯规情况中的第三种情形。虽然他没有在越位位置上第一时间拿到球,但是他肯定是属于从越位位置回接。那么这里还有一个争论的焦点,就是球其实被申花球员触碰过,那么他是从对方脚下拿到的球,如果视为对方解围失误传给他的,那即便他处于越位位置,也是不犯规的。所以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李建滨的那次触球解围,究竟是主动解围还是被动触球,这对于确认蔡慧康进球是否越位有着至关重要的判罚意义。在我看来,李建滨的解围完全属于被动解围,也是一种下意识的解围,他根本没有把控球权牢牢主动掌握在自己脚下,他只不过是在埃尔克森射门的那一瞬间,把自己放在了球的飞行线路上,但是他根本决定不了球的去向,因此球飞向横梁的时候是根本不受他控制的,那么这种“被动”情况下的触球,被处于越位位置的队员得到后进行打门的话,这个算是越位队员不当获利,这个进球应该被判罚为无效的。

  那么都什么情况算是被动解围,越位球员不能接球打门呢?这包括后卫的被动触球、也包括守门员的扑球,当守门员扑球的时候很仓促地把球随便打到越位队员脚下,而不是通过主动罚球或者手抛球打到处于越位位置队员脚下的时候,处于越位位置的队员也是不能随便打门的,即便打进了也是会被吹掉的。对于蔡慧康这个进球的判罚其实有两个关键点,一是当他处于越位位置后,裁判就应该盯住他;二是同时也要看清楚球在飞向球门过程中所触碰的人员都有哪些,发现申花队员被动解围后,蔡慧康一碰球就应该举旗。随着中超比赛节奏越来越快,连续进攻的次数越来越频繁,这就给中超执法的裁判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记者贾岩峰报道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