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告诉你怎样在地方政府留言板上提问才能得到回复

  • 来源:方圆
  • 关键字:大数据,地方政府,留言板,回复
  • 发布时间:2016-03-29 17:21

  住房拆迁补偿不均?门前马路没人维护?孩子上学择校无门……遇到这些问题,平头百姓无法解决,只好诉诸政府。不过,向政府提出诉求也是门学问,不然你会“碰一鼻子灰”。

  一项研究显示,在向政府提出个人诉求时,掌握一定技巧,可以大大提高被政府关注和回应的可能性。这项研究以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2006年至2014年的21万多条网友留言作为分析对象,提出最新攻略:向书记发问比向省长诉求更有效,得到回复的可能性平均增加10%;注册后实名发帖比匿名发问得到的回应更容易,概率平均提高20%。

  同时,表达负面情绪的帖子更容易被党政领导关注和回应,而歌功颂德的正面情绪则不易得到回应。当然,如果不嫌麻烦,字数越多越好,因为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字符数,获得回应的概率可以提高37%。

  人民网2006年开通“地方领导留言板”,推动省市县党政“一把手”回应网友留言。2015年,平台留言达19万多条,回复近14万条,回复率超七成。在大量数据基础上,研究者利用自编网络爬虫程序,对数据分类、编码,记录包括留言情感倾向在内的所有留言特征。

  研究显示,面对排山倒海的网络诉求,政府部门精力有限,只能有选择性地回应。哪些诉求最容易得到回应?数据告诉我们,拥有以下特征的帖子更容易获得回应:

  政府的回应集中在哪些领域?城市建设、医疗卫生、交通、企业问题、贪污腐败、社会治安等领域的诉求往往得到高度关注,而环境保护、征地拆迁、就业等领域的帖子则可能备受冷落。研究者估计,议题得到回应的概率同它们的自身复杂程度有很大关系。

  政府什么时候更在意网络诉求?相比早些年,最近几年网友发帖的回复率较高。研究者分析,这同越来越完善的回应机制建设有关,说明政府的响应力在不断提高。

  书记首长哪家强?向书记发问比向省长诉求得到的回应率更高。研究者认为,书记是“一把手”,且人民网是“党的喉舌”,因此书记可能更倾向于配合。

  长篇大论还是言简意赅?花费较长篇幅的帖子能够说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更容易得到政府关注。帖子的篇幅越短,可能无法说明问题,不利于政府回应。

  匿名马甲还是实名注册?实名发帖有助于得到政府关注,而匿名发帖被忽视的概率较高。由此可见,在不存在被打击报复的前提下,实名发帖应受到鼓励。

  卖萌卖乖还是义正词严?研究者分析了帖子的情感倾向,发现负面情绪的诉求更易得到回应。当政府担心诉求人的行动升级时,就会有动力去满足要求,以避免群体性事件波及社会稳定。

  通过数据分析,这项研究告诉一般民众,在向政府提出诉求时,需要学习、掌握一些必要的技巧和策略。事实上,以相关数据为基础,还可以开展许多更有趣的研究。例如,向哪个层级的政府发问更容易被关注?哪些政府官员更愿意回应?刚刚上任的政府官员是不是比在位很久的更有响应力?……

  这项研究是大数据技术在社会科学研究应用的有趣实例。许多人质疑中国数据的真实性,认为中国的研究数据极度匮乏。如果指的是官方统计数据,实际情况大体如此;如果指的是真实世界发生的数据,那么中国可以说是数据玩家的乐园,遍地黄金、俯拾皆是。发现和挖掘这些数据的价值,需要慧眼识珠,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与此同时,它也需要你掌握必要的“金刚钻”,比如大数据分析技术。(马亮 来源/微信公众号 政见)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