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东的青春故事——从酒吧服务生到『新男神』

  他是《闯关东》里的悲情一郎,《开天辟地》里的英气周总理,《琅琊榜》中智慧风趣的蔺阁主,《伪装者》中面冷心热的三面间谍明楼……这些年,靳东内敛沉稳的演技征服了无数观众。比起拼颜值的“小鲜肉”,他的“老干部”范儿更令粉丝迷醉:他用繁体字发微博,内容多是教导年轻人“好好学习”;他从不急于接戏赚钱,而坚持每周读三本书,并在当红之际花一年时间去拍话剧《日出》。从酒吧服务生到39岁走红荧屏的“新男神”,这位大器晚成的山东汉子有着怎样的人生故事?

  也曾年少轻狂,被岳红劝进“中戏”

  1976年,靳东出生在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的一个普通家庭,家中有一个姐姐和妹妹。因父母早年离异,靳东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用他自己的话说,儿时极其调皮捣蛋,上过私塾的爷爷为了让小靳东安静下来,经常教他背《三字经》,用繁体字临摹字帖。时至今日,靳东的墨宝在圈内已小有名气,闲暇之时他喜欢“以文会友”,将张鲁一、祖峰等圈内几个“老干部”齐聚起来,品茶、聊天、切磋书法。

  作为家中老二,靳东在生活中虽然不至于像《伪装者》中那样,被大姐罚跪,但也始终被严厉要求。“记得小时候,我姐姐经常可以一脚把我踹飞,她个子很高,我不是对手,有时调皮捣蛋和别人打架,回家爷爷奶奶又舍不得太过严厉地责罚我,姐姐就会亮出她‘女汉子’的一面。”靳东说直到今天,姐姐对他还很严格,经常告诉他要努力!

  从济南一所中专院校毕业后,靳东带着毛头小伙的迷茫踏入社会,因为不明白自己想干什么,他干脆什么都去尝试:先是在酒吧当服务生,却因不小心打翻了一瓶洋酒,被经理扣了三个月工资。还完这瓶“酒债”后,他辞职到歌厅唱歌,一晚上连唱四首,收入却只有8块钱。见“做艺人”根本养不活自己,靳东白天又找了一份工作。“第一个月的工资领了105元,也还不错,但总感觉心有不甘。”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遇见个好久不见的发小,对方在北京影视圈做美工,见身高1.83米的靳东五官棱角分明,形象俊朗,就问他想不想当演员?在得到靳东欣喜的答复后,家乡的这位朋友就带他入了行。从跑龙套到出演有几句台词的小配角,虽然每天都很累,但靳东对演戏很感兴趣,觉得可以体验不同的人生,虽然劳务费低得可怜,他每天在片场却显得很开心。

  后来,机遇终于垂青了这个勤奋努力的年轻人。

  1998年,靳东有幸参演了人生的第一部电视剧《母亲》,在片中与女明星岳红演对手戏,他成了岳红的儿子。后来《母亲》在全国30多个台播出,收视率名列前茅,靳东的片酬从此涨了上去。

  终于摆脱了跑龙套的命运,但靳东整个人也开始有些飘飘然了,不拍戏的日子,经常呼朋唤友去酒吧夜场玩耍,花钱如流水,甚至还因为与人斗酒喝出过事,并被八卦记者逮个正着,在报纸上给他曝了光。

  有一天岳红碰见靳东,她像大姐姐一样轻声对他说:“靳东啊,别太贪玩,趁着年轻,其实你应该去上大学,这对你将来的发展有好处。”一语惊醒梦中人,在这个邻家姐姐一样的前辈面前,靳东不禁为他曾经的妄自尊大感到羞愧。他决定听从岳红的建议,去专业院校深造一番,提高艺术修养。

  两年后,23岁的靳东考上了中戏,但因超龄曾被拒之门外。最终凭借良好外形和优异的专业成绩,他才被校方破格录取。

  拒当“小鲜肉”,倒贴数百万演话剧

  在中戏求学四年,靳东一直担任班长、学生会主席。2003年毕业时,他已经“啃”过三四百部剧本,并参加了几十部话剧,完成了第一阶段的演技沉淀。

  走出校门不久,靳东就有幸遇到一个“天赐良机”。在那个台湾偶像剧大行其道的年代,台湾东森戏剧台台长、《流星花园》的制作人柴智屏小姐想签下他,让他与周渝民合作一部偶像言情剧《深情密码》。“她请我去过她台湾的公司,让公司的人陪我走遍台湾的大街小巷。但当我尝试之际,冥冥中有一个声音告诉我,这显然不是我将来要走的路。即便那时候我也是小鲜肉。”靳东坦诚,他喜欢有深度有挑战性的作品,而不想拍那种“靠脸吃饭”的戏。

  每接一部戏,他都会立即扑到资料堆里,穷尽所能收集到角色的相关背景和史料,坐在案头,一点点去逼近那个人物,去熟悉他的气息,以及他在生活中的细枝末节,等到正式开拍时,靳东与角色就已经完成了融合。

  2011年,靳东参演庆祝建党90周年力作《开天辟地》,饰演英气的青年周恩来,该片在中央一套黄金档热播后,其精湛演技大获好评。同年,他主演了电视剧《秘杀名单》,鲜活的角色塑造,同样征服了无数观众的心。

  靳东的认真,还体现在为每一句台词锱铢必较。2012年初拍《箭在弦上》时,他差点没把一个演对手戏的女演员气哭,女孩觉得这样拍就行了,因为剧本也是这样写的。靳东却说不行,一定还有一个词汇比这个更精确!如此三番五次后,对方一跺脚,崩溃了!

  靳东更有把20场戏的小角色,演成几百场戏一般的主角的能力。比如《闯关东》的龟田一郎,《温州一家人》的黄志雄。

  事后连编剧高满堂都心悦诚服地对他说:“你居然把我给你的两个小角色,都演成了大主演,写剧本的时候我都始料未及。靳东,我欠你一个400场戏的剧本!”后来,靳东凭借“黄志雄”一角获得第二届亚洲彩虹奖最佳男配角奖!

  但出人意料的是,就在靳东知名度暴涨的黄金发展时期,他却果断推掉片约,耗时近1年的时间出演舞台剧《日出》,并被圈内赞为“迄今为止演得最好最贴近原著的‘方达生’”。

  对此,靳东解释说:“《日出》是曹禺先生的经典作品,是很好的文化遗产,我觉得好的东西就应该被传承下去。”2012年12月1日,靳东拿到了话剧界最高奖项“金狮奖”。

  在此之前,人们也仅仅知道靳东出演的《日出》和《惊天雷》等话剧,却少有人知,他每年要投入四五十万元个人积蓄,去支持小剧场的话剧发展。

  但在影视圈默默耕耘多年的靳东,一直处于“戏红人不红”的尴尬境地,虽然其作品表上不乏精品和重点剧目,却始终算不上一线明星。

  究其原因,无外乎靳东做人棱角分明:他排斥一切炒作,认为演员只需要把戏演好,其他都是在浪费时间。他不想改变自己。

  2015年8月底,电视剧《伪装者》即将开播,制片方让靳东发微博帮忙宣传一下,实在拗不过,他只好发了一条“《伪装者》今晚20:00,开播”,第二天如法炮制,“《伪装者》今晚20:00,继续”,第三天又加了一个“继续继续”。于是工作人员都在赌他最多能发多少个“继续”,终于等到大结局,那天他在微博上一共发了12个“继续”,而且一如既往地使用了繁体字。

  大器晚成,“老干部”成了古风男神

  在靳东看来,能成为实力派演员,远比做红极一时的“偶像”更有价值。他至今记得中戏老师给自己的毕业忠告:“我们更希望你能成为个演员,而不是明星。起码你走在人群当中,能躲在一个角落去观察别人,而不是走到哪里都引起大众的狂热关注。”不喜不怒,不疾不迟,一直是靳东生活中追求的一种境界。

  2014年,靳东完成了人生中的一件大事——结婚。妻子李佳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2003年凭借电影《暖》获得第16届东京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他与李佳曾在电视剧《到爱的距离》中合作演出,并擦出爱的火花。

  在即将步入40岁这一年,靳东在生活中又多了一个新角色,2015年1月,随着可爱儿子的出生,他尝到了初为人父的欣喜和感动。靳东是个爱家的男人,去外地拍戏的时候,他总会带上妻儿。“这样在工作之余,我就能随时随地陪伴他们,也能看到孩子每一步的成长,这是我最开心的事!”

  2015年的男神关键词中,除了“小鲜肉”,同样绕不开的还有“老干部”,他们在一水的“小鲜肉”中斜刺杀出,完成了一次完美的逆袭,而其中的代表当然要数靳东。凭借《伪装者》的爆红,靳东在即将四十不惑的年纪一朝成名天下知。

  在《琅琊榜》和《伪装者》之前,他是低调拍戏的男演员。而在此之后,他是国民皆知的“明家大哥”,走到哪里都是汹涌的粉丝和人潮。在《伪装者》之前,他微博粉丝只有十几万,在《伪装者》之后,他的微博粉丝飙升至300多万,每条微博的留言动辄过万,人气可见一斑。靳东在剧中的角色性格,和在戏外的低调沉稳、爱妻爱家,以及过去的作品沉淀,都成了魅力加分项。

  《伪装者》中的明楼大哥成熟沉稳,气场十足。而生活中的靳东,也处处透着这种“老干部”式的魅力大叔范儿,比如他很少与微博粉丝互动,偶尔发条信息,也是鼓励大家“好好学习,多看书”。于是一群少女每天跟着他,学用繁体字读书练字。靳东会在微博上定时播报节气,这源于小时候跟随爷爷奶奶生活时,他负责每天掀起一张日历,上面的节气歌他都会背,一如喜欢历史的他对中国历代帝王的生卒年和大事件倒背如流。于是,一大拨粉丝就掐着24节气等着他更新微博。

  2016年山东卫视春晚,靳东作为力邀助阵嘉宾,与歌手周华健、谭维维等人一起登台亮相。这也是他奉献给家乡台的春晚首秀。虽然不会“小鲜肉”们擅长的劲歌热舞,但基于靳东独特的“国民大哥”魅力,观众们对他还是十分喜爱。而这种深邃的男儿魅力无关颜值,它源自岁月风霜的沉淀!

  文/张东亮 编辑/张凯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