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素材
- 来源:今日文摘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高考,侯孝贤,艺术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6-07-06 15:36
[编者按]“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要写好作文,素材的积累是基础。本刊推出一系列经典作文素材,为即将走向考场的莘莘学子加油加分。
“问文哪得妙如许,惟有素材活水来。”愿广大考生厚积薄发,活学活用,以期文思如泉涌,挥笔若行云。用生花妙笔,绘锦绣前程。
不走捷径的跑者
□宝谷
2010年的戈壁长征极限耐力跑,参赛者中有个来自新西兰的老头,六十多岁,头发花白,精神矍铄。他同所有人一样背着自己的补给,要在戈壁里穿越七天。有天老头跑着跑着,突然发现自己跑错路线了。跑在他前面的几个年轻人也很快发现他们跑错了,于是就都抄近道,直接穿插向正确的路线跑去。新西兰老头却掉头往回跑,跑到开始分岔的路上,然后再选择正确路线的岔口重新开始跑。
原本跟在老头后面跑的一个名叫迈克尔的年轻人看呆了。
迈克尔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就在十天前,迈克尔驾驶着小货车送一批货到一个地方。路上,他因为不熟悉地形竟然开错了路线,但很快找到了一条捷径。他同往常一样,驾车抄近道走。可没想到,他开着开着,一个七八岁的男童突然从路边冲了出来。迈克尔根本来不及刹车,于是,车轮无情地碾过了男童的右腿。
男童当即倒地,鲜血直流。惊慌失措间,迈克尔逃逸了。事后他看报纸才得知,男童虽然保住了一条命,却永远失去了右腿。迈克尔心里一直不安,却始终没有勇气去自首。平日酷爱跑步的他这次报名参加戈壁长征,就是打算跑完全程,然后从加利福尼亚州彻底消失,远离自己家乡,逃避良心的谴责。
戈壁长征,一路艰辛,多数人巴不得少走几步,新西兰老头却不走捷径,选择回到原路再出发。这给迈克尔带来很大的启示。此后几天,他一直跟在老头后面跑,而结束这次极限越野跑挑战的第二天,他就去自首了。
法院判决下来的那一天,迈克尔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入狱后,他在寄给父母的一封信里这样写道:一个人,错了就是错了,回过头再选择正确的路口,顶多费一点时间,但一定能到达目的地。如果他抄近道,或许能回归正确的路线,但更有可能通往错误的深渊。
适用话题:承担、选择、不走捷径
(米云龙荐自《知识窗》)
我引咎,你随便
□马德
晋文公手下有一个人叫李离,他当法官的时候,因为错听了别人的话杀了不该杀的人。于是,他便把自己关押起来,并给自己判了死罪。
晋文公为他打圆场,算了算了,多大点事啊。更何况,这是你手下人的错误,又不是你的罪过。
李离说:“大王,话可不能这么说,我不能把我的责任推给下属。”他进一步解释说,“臣居官为长,不与吏让位;受禄为多,不与下分利。今过听杀人,其罪下吏,非所闻也。”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在我被任命为他们的长官的时候,没有任何推让;当我得到的俸禄比下属多的时候,没有把俸禄分给他们,现在出了问题却要下属担责任,这种事我还从来没有听说过呢。
晋文公一听,觉得不对劲。他反问李离:“照你的逻辑,我也有过错了。”李离说:“哦,这倒没有,您是根据我能侦查会断案才让我当的法官,怎么会有错呢?”
作为一名法官,就该依法办事。用错了刑,杀错了人,自己就得被杀。这没什么可商量的。最终,李离没有听晋文公的阻拦,自杀了。
这件事记载在《史记·循吏列传》中。李离自杀后,晋文公是什么反应,其他大臣是什么反应,史书没有写,但一定会有一种声音存在,那就是:国君救你,你都不懂就坡下驴,李离真是个傻子!
太史公最后的评论是:“李离过杀而伏剑,晋文以正国法。”也就是说,李离尊重法律,引咎而伏剑自杀,正因为这样,晋国的法律才在公平的轨道上,得以推行。
司马迁始终不动声色,他只是平静地罗列事情的经过和结果。司马迁的言外之意大概是:任何时代,当群体活到精明的时候,社会需要一些伟大的“傻子”来支撑!
适用话题:方圆、依法办事、循规蹈矩
(秦雷阁荐自《文苑》)
奖与罚
□刘改徐
不久前,朋友被单位派去法国学习了一段时间。回国后,有一次闲聊中,她讲起了在法国遇到的一件事。
那天,因为学校没课,朋友跑到巴黎市区的广场闲逛。当时,有位双腿残疾的乞丐,斜倚在一尊石雕前,因为天气寒冷的缘故,衣衫单薄的他,被冻得直发抖。
伴随着一阵阵剧烈的咳嗽,乞丐忍不住低头吐痰。这时,一位警察仿佛从天而降,他迅速拿出纸和笔,对他这种随地吐痰的行为,开出了一张冰冷的罚单。
乞丐显得非常无奈,却没有辩解什么,他将大半天乞讨来的零钱,全部凑在一起,勉强交足了罚款。广场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很多,没有人肯停下脚步,朋友却对乞丐生出无限的同情心,也在心底狠狠诅咒着警察的无情。她赶快跑过去,摸出一把零钱,放在了乞丐的面前。
又过了半个小时,那位警察似乎下班了,他换了一身便衣,再次来到广场。这次,令人瞠目结舌的是,他不但给了乞丐几张崭新的钞票,还将一包药放到他的面前。朋友终于忍不住好奇,用蹩脚的法语与警察交谈:“你刚刚罚了他的款,又给他送钱物,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警察听了,淡淡地回答:“刚才罚款,因为那是我的工作职责。现在送他东西,因为我是一个有同情心的公民,就这么简单!”
如果你不遵守法规,即使乞讨得来的钱,也可能会被罚款,因为没有任何人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如果你真的需要帮助,我一定慷慨解囊。这位法国警察的“奖与罚”看似矛盾,其实不然,让人不由肃然起敬。
适用话题:善良、原则与人情、法律的尊严
(许华强荐自《特别文摘》)
侯孝贤的细节
□唐宝民
吴念真未成名前,在台北打工,和一个叫阿真的女孩子相恋,后来,吴念真要到金门当兵,阿真便给吴念真买了一千多个信封,准备写上地址,让吴念真到金门后天天给她写信。临别的前一天晚上,两个人在屋子里一起写信封,由于阿真第二天还要上班,就先睡了,吴念真就拿了条小棉被,给阿真盖上,然后自己继续写。众所周知,吴念真的这段情感经历,后来被大导演侯孝贤拍成了电影《恋恋风尘》。在电影中,有吴念真和阿真临别前一起写信封的镜头,但没有阿真独自睡着了、吴念真给她盖上了一条小被子的镜头。为什么这样一个温情的细节,而且是生活中真实发生的细节,侯孝贤却不用呢?吴念真的文章中给出了答案,原来,侯孝贤认为这个情节虽然是真实的生活细节,但太过煽情,有艺术加工之嫌,担心没有人相信,影响到影片的真实性,所以就毫不犹豫地把它删掉了。
适用话题:为艺术负责;拒绝煽情;言为心声;真实与矫饰
(兰庆伟荐自《春城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