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会飞的汽车和可回收的火箭

  • 来源:新智囊
  • 关键字:PayPal,技术,创新
  • 发布时间:2016-07-14 11:44

  有人这样评价马斯克的天赋:天衣无缝地整合软件、电子、先进的材料科学和计算能力……其实这句话也准确地指出了科学和产业的方向——这几个关键词的结合,在互联网的平台上实现。

  2016年毕业季,美国汉密尔顿学院的演讲嘉宾——PayPal公司创始人、《从0到1》的作者彼得·蒂尔对学生们讲到创新和技术。他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快速变化的时期。这已是老生常谈,但真理的发现接近于停滞也是一个公开秘密。虽然电脑变得越来越快,智能手机也颇为新鲜。但在另一方面,飞机很慢,铁路坏损,房价高昂而收入没涨。”

  “今天‘技术’这个词意味着信息技术,所谓的科技产业建造了计算机和软件。但在1960年代,‘技术’有更广阔的意义,指的不仅是电脑,还有飞机、药物、肥料、材料、太空旅行等所有方面。”

  彼得·蒂尔这番话代表了硅谷人的一种忧虑:技术和创新变得越来越狭小,被局限于互联网最基本的属性之内,似乎互联网、软件就是创新的一切。而人类利用互联网改变世界的努力还远远不够。

  但是有一个人化解了这种忧虑,他就是彼得·蒂尔的前伙伴埃隆·马斯克。这位“硅谷钢铁侠”成为了风头最盛的创业家,从电动汽车、太阳能到民用航天,他颠覆传统行业,闯入了政府的“禁地”,而这些巨大的成功还不是他全部的野心。殖民火星,为人类寻找另一个安身所在可能是他的终极目标。他是名副其实的“改变世界的人”。

  埃隆·马斯克带来的最大惊喜是:他是一个投身最前沿科技和实业的创业家。长久以来,硅谷的许多投资人和分析家都有彼得·蒂尔的忧虑,其中两个言论最典型:“硅谷最聪明的头脑都用于怎么吸引人点击广告”;“我要一辆会飞的汽车,你却给了我140个字符”。前几年,在硅谷独领风骚的是脸谱、推特、领英这样的“纯互联网公司”,“软”风劲吹,硅谷也有点儿腻了。

  毫无疑问,互联网已经成为了生态,但最终目的是用来解决切身问题或颠覆现实改变世界,也就是所谓的“互联网+”。德国人做了务实的工业4.0,而埃隆·马斯克用它来颠覆了传统,甚至颠覆了世界。

  从这个角度上讲,“纯互联网公司”应该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所谓“纯互联网公司”是指实现互联网最原始功能——接入、搜索、共享的公司,也就是不需要+的公司,从最早的雅虎,到现在的脸谱、推特、领英、腾讯等等。这些公司的伟大功绩是使互联网成为了空气和水,成为了人类不可或缺的形态。但是,这些公司预期可见,除非科技能使人类交往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它们可能会变成“基础设施”。

  人类不可能为互联网而互联网,所有互联网必须有+,+可以分为两个形态,一是无形或者服务,或可以加上技术含量不太高的传统行业,亚马逊、PayPal,各种电子商务,阿里巴巴都可算上。而另一种则是最令人期待的:互联网+改变世界的最新科技创新,包括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热门产品包括会飞的汽车和可回收的火箭。

  上个月读了埃隆·马斯克的传记《硅谷钢铁侠》,觉得本书里最有价值的一句话是:“天衣无缝地整合软件、电子、先进的材料科学和计算能力——似乎正是马斯克的天赋所在。”这是评价马斯克的天赋,但它准确地指出了科学和产业的方向:这几个关键词的结合,在互联网的平台上实现。

  埃隆·马斯克的成功,是互联网与其他科学整合的成功。他有颠覆性的思维、将最尖端科技消化简化的能力,还有对产品和技术的变态要求,这一点比乔帮主有过之而无不及。更重要的是,他最关注人类的未来,涉足的产业从太空科技到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未来交通系统、互联网金融等等。

  在埃隆·马斯克进入航天业之前,美国发射联盟(官方指定的发射公司)每次发射成本为13.8亿美元,而2010年6月试射成功的SpaceX猎鹰九号火箭每次发射成本是6000万美元,猎鹰一号火箭每次发射成本更是只有600万到1200万美元。因此,SpaceX最终得到了50亿美元的发射合同。埃隆·马斯克对这个行业的另一个颠覆是,他通过实验向NASA证明,普通的电器元件几乎完全可以应用于航天设备,无须再用所谓的“航天级设备”,这个名词是我看神舟五号的新闻时了解到的,就是说,一万个元器件里,只要有一个不合格,这个批次就都算不合格,航天业天价成本就是这么来的。所以说,他对这个行业实现了颠覆性革命。

  必须要提到,埃隆·马斯克是硅谷制造的创业家,他最成功的事业,都离不开硅谷的资金、人才、技术,《硅谷钢铁侠》不厌其烦地讲述了在特斯拉和spaceX火箭研发过程中,硅谷人才和技术平台的作用。在工厂,在沙漠中的实验基地,在荒岛上的发射基地,马斯克能够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挖来一批又一批英才,都依赖互联网的空气和水,谷歌、脸谱、领英都是背后的无名英雄。

  另一位硅谷领袖杰夫·贝索斯曾是《时代》年度人物,他所创办的亚马逊至今仍是世界领先的互联网公司。但他事业不仅限于无人机配送,还用回收的火箭拓展廉价太空游。6月,他的蓝色起源成功将同一枚火箭第四次送上太空。

  当被问到他跟马斯克在太空探索方面有何不一样时,他说“志同道合”,但是马斯克更关注火星殖民,而他更关心推动太空基础设施的建设,希望太空探索在经历几十年的停滞后能再次有伟大的创举。他的雄心是“将所有的重工业都搬到太空里去。在地面上只保留居住用途及一些轻工业。”

  相比“纯互联网公司”可以预见的未来,在互联网时代开拓前沿技术,实现人类梦想,是永无穷尽的探索,前不久,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执行董事长艾里克?施密特预测了六大颠覆性的技术或“超前技术”:植物取代牲畜(人造肉)、用3D打印技术来建造建筑、虚拟现实、 医疗数据移动化、 无人驾驶汽车、利用技术完善教育。

  但其中有一项已经“OUT”了,据报道,谷歌公司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向两家初创公司投资,计划打造飞行汽车。

  可以想见,未来技术创新是最艰难的挑战,但唯有如此,才能占领科技发展的前沿。过去一个月,大家印象深刻的文章应该包括任正非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的讲话。只有BAT没有华为的中国不可想象,中国年轻一代的创业者应该超越“纯互联网”和简单的“+”。

  宋铁军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