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知青和他们的“黑土情缘”

  • 来源:中国民商
  • 关键字:北大荒,上海知青
  • 发布时间:2016-07-18 15:06

  6月3日,近百名上海知青回访黑龙江省黑河市逊克县,双河大队是他们当年下乡插队的地方。我有幸随行采访,开始了“黑土地·不了情--双河知青故乡之旅”。

  从哈尔滨到北安、嫩江、黑河、逊克、伊春再返回哈尔滨。七天的时间里,我和他们一起畅叙知青情怀,铭记那段激情与困惑交织、理想与迷茫混合、艰辛与奋斗同在的青春岁月。

  对于现在的年青人来说,“知青”是一个远去的传说,但对“知青”而言,那却是一段无法抹去的真实记忆。作为一个时代的集体印记,“知青”正渐渐远离人们的视野。回顾与憧憬、诉说与倾听知青故事,只是为了铭记历史。

  当年,他们只有十七、八岁,告别父母,远离家乡,奔向“广阔天地”。如今,他们平均年龄已有岁,但自从踏上这片黑土地,他们又回到了青年状态,还是像十七、八岁的孩子那样快乐,激情澎湃。

  任何历史都有其独特的时代背景,了解知青,必须从知青的历史背景开始。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由于大跃进失败,上海的就业途径变得空前狭窄,众多青年中学毕业后无法升学,就业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政府从1962年起在全国范围内有组织有计划地动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要“一颗红心,两种准备”,号召城市中不能升学或失业的中小学毕业生学习苏联青年在西伯利亚开展的垦荒运动。很快,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渐进式在大江南北延伸。

  1966年,在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下高考停止,许多中学毕业生既无法进入大学,又无法被安排工作,中央意识到他们需要寻找一个办法将这批年轻人安置下来,以免情况失去控制。

  1968年12月22日,毛泽东授意《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文章,其中引用了毛泽东的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的干部和其它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

  毛主席的“最新指示”发表后,全国各大城市立即沸腾起来,掀起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高潮,共有1770万知识青年从城市涌向农村。而上海作为最早发动上山下乡的运动的城市,从1963年开始,已经有计划、有指标的组织10万名知识青年前往新疆戍边。

  黑龙江省黑河市逊克县逊河公社双河大队,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上海知青下乡的地方。上海知青金训华的英雄事迹,使双河大队成为广大知青向往的下乡圣地。

  金训华是上海市吴淞第二中学1968届高中毕业生,上海市中学红代会常委。1969年3月,金训华参加上海市革委会上山下乡办公室组织的知识青年学习访问队赴黑龙江,返回上海后发起成立了“知识青年赴黑龙江插队落户联络站”,通过报告会、批判会、座谈会、家庭访问,广泛进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动员。

  5月25日,金训华和一大批上海知识青年前往黑龙江省农村插队落户,被分配到黑河市逊克县逊河公社双河大队。8月15日下午,暴发特大山洪,金训华为抢救国家财产(两根电线杆)牺牲于激流中,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金训华的死,给知青的上山下乡运动注入了悲壮的色彩,他的事被《人民日报》刊载,逊克县也因此第一次出现在《人民日报》上。在他死后的3个月后,六九届毕业生下乡了,他们纷纷要求去逊克县插队。

  阚治东和刘龙九都是金训华的战友,也是上海知青中的佼佼者。阚治东现任东方汇富创业投资管理公司总裁,刘龙九现任黑河中兴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这次回访逊克县,其中一个目的是为金训华扫墓。

  1969年,阚治东和刘龙九来到黑龙江黑河市逊克县插队。刘龙九在大田排担任排长,阚治东在科研排担任排长。刘龙九说,事实上,当时的情景也不像某些文学作品里写的那样,没有人逼你下乡,那是社会趋势。在那个荣誉高于一切的年代,能到黑龙江这样艰苦的地方是很光荣的事。如果你的家庭成分不好,想来也不会被批准。有些人为了能来边疆,还写血书才被批准的。

  现在很多人对金训华英雄行为的认定,有很多微词。在黑河这个地方,遍地都是电线杆那么粗的树木,用我们现代人的思维,金训华为了抢回两根被洪水冲走的木头电线杆,丢了性命,值吗?

  但在当时,这是集体思维。刘龙九说,那时候我们受的教育是国家的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是高于自己生命的,而且电线杆当时是战备物资,被洪水冲走了必须抢回来。“国家的事、集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自己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当时这种集体主义意识非常强烈。

  从上海来到黑龙江,是一段艰辛的历程,对于年青的孩子来说,他们并不知道未来的磨难。

  刘龙九记得,他和阚治东从上海出发的时候是冬天,还是十几岁的孩子。上了轮船汽笛一拉,“哇的一下,哭声一片,上了火车后,火车还没过苏州,车厢里又笑声一片了。什么时候想起来了,再哭一会”。

  他们从上海乘火车来到哈尔滨,到北安下车。再被分到开往逊克县的汽车上。300公里的路程要走上一天,早上上车,晚上天已经漆黑才能到逊克。“路不好走,车也不行,这里的路,春天翻浆,冬天路滑,夏天下雨到处都是坑。”

  阚治东报名到黑龙江,事先没有征求家人的意见,因此当学校敲锣打鼓送来“喜报”时,家人都惊呆了。很快,阚治东的城市户口注销了,似军装非军装的服装也领回来了。阚治东回忆说,那段时间,家里失去了欢笑,母亲流着眼泪为他准备行装,并悄悄往他的行李里装香肠和火腿。出发那天,他和父亲跟母亲约定:到时候谁都不能哭!但他还是看到母亲满脸的泪水。

  阚治东无法忘记母亲为他送行的一幕,当载着他们的客轮驶至江心,码头上送别的人群已辨认不清,泪眼朦胧中,他看见一个瘦小的身影不断地挥舞着一根扁担,阚治东知道,那是他的母亲。

  双河大队出了很多先进典型人物,尤其是受到战友金训华事迹的激励,上海知青在双河大队干得非常出色,知青金士英成为团省委副书记、县委委员,又是公社党委委员。刘龙九、阚治东也成为双河大队领导、革委会成员。

  一直到1978年底,阚治东回到上海,通过在银行专科学校学习取得了大学学历后进入银行工作。1987年受团中央选派赴日本进修现代金融证券业务,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出国研修学习证券的。1988年回国担任工行上海信托投资公司副总经理,1990年担任申银证券公司总裁,至此开始了他在中国证券市场的起起落落。

  在他带领下,申银证券写下了中国证券发展史上的许多第一:第一张人民币特种股票、第一张可转换债、第一个股票指数、第一本股票年报、第一台用于股票交易的电脑、第一块股票交易行情电子显示板、第一个股票交易大户室……

  即便回到上海,被称为“中国证券教父”的阚治东,其人生与事业依然与黑龙江有着无法割舍的情缘。1997年之前,黑龙江几乎所有的上市企业,都是阚治东做的。他还被聘为哈尔滨市政府经济顾问。

  1995年,阚治东、刘龙九带着30多位上海知青,第一次回到逊克县。他们把金训华的墓迁到县烈士陵园,还为村里捐建了一所希望小学。

  此后,他们几乎每年都回来看看,更希望用自己的专业回报黑龙江。但这确实是边远地区,经济极不发达,又是以农业为主,想做其他事也不容易。

  直到“三聚氰胺”事件以后,新西兰总理访问上海,随行的有新西兰最大的乳业企业。阚治东和他们在一起聊天的时候,想到能不能在黑龙江建个牧场,就请了新西兰的一些专家到黑龙江考察。新西兰专家给出的结论是,黑河不但可以建牧场,而且非常适合建牧场。

  2011年,由阚治东牵头,联合新西兰TDT公司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共同出资设立了黑河中兴牧业有限公司,注册资金4.49亿元。目前已经有标准化示范牧场4个,分别是爱辉区境内罕大汽牧场存栏奶牛规模8000头,西峰山牧场存栏奶牛规模4000头,二道沟牧场存栏奶牛规模2000头;嫩江县境内的霍龙门一牧场存栏奶牛规模14000头。中兴牧业计划再建4000头存栏规模的牧场9个,新建牧场的选址、规划、设计按规划正在逐步推进。

  阚治东和刘龙九不仅大手笔搞了个中兴牧业的项目。还成功策划了一个上市的保健酒项目。2012年,黑龙江鹿源春保健酒在天津三板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黑河市第一家挂牌上市企业。

  除了故乡,“影响我最深的地方就是北大荒”,那里留下了他九年的知青岁月,也成为阚治东人生的坐标起点。每当阚治东酒酣耳热,就喜欢回忆黑河岁月。“黑龙江拓荒,对我性格是潜移默化的影响。”

  不只是阚治东,所有在黑龙江插队的上海知青,都对这片黑土地有着无法割舍的情怀。他们每年都会以各种形式组团,回黑龙江看看。他们曾在这片黑土地上求索人生,在困难中磨炼,在希望中前行。当他们走过这段最为艰辛的人生之路,经历了常人无法想象的磨砺的同时,也积累了常人所不具备的人生经验与工作能力。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共和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规模空前的群体往返大迁移。他们放弃城市的优越生活,来到艰苦闭塞的农村与边疆,与当地人民一起战胜酷热洪水,战胜严寒冰雪,与天斗,与地斗,变“大荒”为“粮仓”。建起工厂,勘探开矿,办起学校,传播文化,屯垦戍边,他们是新中国的一代创业者。

  他们在袓国最需要的时候义无反顾,一往无前,奉献了青春,承担了历史责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也磨练了自身,升华了人生。返城后,他们以在广阔天地磨练出来的拼搏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开始了第二次创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的中坚和栋梁。他们与共国和同命运,历史不会忘记他们。

  文/本刊记者 李秀江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