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的新江湖

  • 来源:中国计算机报
  • 关键字:金融科技,互联网金,余额宝,九斗鱼
  • 发布时间:2016-08-03 14:59

  你知道最近“金融科技”有多火么?

  记者了解到,在当下金融圈,言必谈金融科技已成流行。业内有人这样说:“2013年是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元年,2014年是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力之年,2015年是中国互联网金融爆发年,2016是中国互联网金融的丰收年。”

  如果把金融圈比作一个江湖,那么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就好像两个门派。

  如今,人们一提到互联网金融,最先想到的是P2P。但互联网金融的发端实际上却并不是P2P,而是网络支付。网络支付为P2P开展业务构建了最基本的环境,但它最早是以支付网关的模式来为银行交易服务的。

  在电子商务兴起后,网络支付因为解决了交易流程中的最关键的问题——信誉,而快速发展壮大,支付宝就是这一时期网络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典型产品。第三方支付满足了交易双方对互联网交易便捷体验和交易过程安全可靠的需求,所以长期以来,第三方支付仅被应用在互联网支付场景,直到有一天,一个全新的产品出现——余额宝。

  余额宝是基于支付宝衍生的余额增值服务,对接的是货币基金,其特点是操作简便、低门槛、零手续费、随取随用。

  余额宝是2013年诞生的,这一年也被大多数业内人士视为“互联网金融元年”。

  互联网金融在发展初期,确实非常光彩照人,然而在后来的“剧情发展”中,却逐渐迷失了自己的定位。

  余额宝带热了互联网金融,但后来在互联网金融领域里呼风唤雨、风头更劲的是另外一个角色——P2P网贷。从2014年开始,P2P网贷甚至一度成为互联网金融的代名词。

  在那段“膨胀期”,P2P网贷平台用高收益率指标来广泛吸引客户。记者记得在2015年年初,曾有平台祭出14%的高收益产品。随后,便常有P2P网贷平台非法集资、老板跑路的新闻见诸报端。

  2015年7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委正式发布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国互联网金融市场从此弥补了监管空白。《意见》承认了P2P网贷的合法地位,认为P2P网贷是互联网金融创新的渠道之一,明确了P2P网贷的监管机构为银监会,为P2P行业和传统金融机构在托管业务方面的合作提供了保障,承认了网贷信息中介服务业务的合法性,促进了整个P2P网贷行业的发展。

  很明显,《意见》为P2P网贷市场正了名,目的也是为了促进这个行业理性、健康和规范发展。

  从此,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也进入了监管时代。可以预期的是,未来P2P网贷的准入门槛、注册资本都会提高要求。

  如今,P2P网贷仍在“痛定思痛”,而金融科技的出现似乎更加迎合了业内人士对理性发展的追求倾向。

  那么,金融科技会接替互联网金融成为未来金融行业发展的顶梁柱、排头兵么?在业内,已经有很多人给出了答案,有人认为会,有人认为不会,原因见仁见智。

  虽然业内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金融科技如今在热度上超过了互联网金融却是事实。

  究竟什么是金融科技?

  很遗憾,记者没有找到有关“金融科技”的最权威定义。

  据了解,金融科技有一个英文名称,叫做“Fintech”。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说,顾名思义Fintech就是金融(Financial)与科技(Technology)的结合。

  IT诞生以后,吸引到很多行业粉丝,其中最具有影响力的有两个:军队和金融。军队就不多说了,好好说说金融。金融与IT走在一起,真可谓是“两厢情愿”。IT公司希望把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甚至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所有新兴信息技术推销给金融行业,而金融行业因为迫切希望提升业务安全性、便捷性和效率,需要这些新技术,二者自然一拍即合。

  这个过程会为金融科技这个新“结合体”带来一些兼具了金融和科技的特征。

  比如,金融科技公司也会主张帮助用户提供信息中介服务,这种服务在IT的帮助下,会以更低的成本,甚至免费开展。金融科技公司也具备逐利的本质,但更倾向于采用“薄利多销”的方式实现利润的增长。与诸多IT企业一样,金融科技公司也会主张不过多扩大固定资产规模,并会采用一些商业手段来实现成本的转嫁。金融科技企业会多多少少具备一些“互联网基因”,在技术研发方面,也会崇尚“产品快速迭代”。

  至于金融科技企业中,会否诞生巨头公司,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一种说得通的逻辑如下:金融科技公司通常更擅长技术,因为技术是金融科技公司的立业之本。如果不能借助技术实现快速的业务规模增长,金融科技公司就要为已经投入的IT成本所拖累。但是,如果金融科技公司不但凭借IT顺利实现了业务的规模增长,也顺利实现了成本的降低,便会产生更快的增长速度,所以单从逻辑上看,金融科技巨头公司的诞生是极有可能的,而关键在于技术究竟能为业务带来多大的驱动力。很明显,金融圈近期的热点,都会集中在“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身上了。

  对于“金融科技”这位金融圈的“新明星”,身在江湖之中的金融服务商最有发言权。

  记者特别搜集到诸多业内人士对金融科技的一些精彩观点,特与读者分享。

  金融科技从赋能金融开始

  九斗鱼CEO 郭鹏

  我认为,金融科技的核心是用技术驱动金融创新,提高金融服务效率、降低成本与风险。当前,金融科技正在被应用到金融领域的几乎方方面面,包括网络借贷、财富管理、支付清算、保险、众筹、征信等诸多领域。借助数据和技术这两大核心驱动,金融科技以智能性、便捷性、低成本为切入点,在变革传统金融的同时,为金融行业在未来的发展带来更多机遇。比如,我所从事的互联网金融是一个充满想象的行业。未来,互联网金融将在金融舞台上扮演竞争与合作的重要力量。在区块链、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推动下,随着跨界合作的加强,它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孕育出更多的新模式。

  金融科技强调的技术赋能金融其实只是开端,技术让金融更好地服务和推动商业、生活才是真正发展的方向。未来,中国的金融体系会变得更加全面,市场上的金融服务、金融产品会更加丰富和细分。科技将成为金融业务、金融公司最基本的内核,金融科技的发展将更加成熟。

  就目前来看,金融业正在进入以人工智能、区块链和大数据分析等新技术驱动的新一轮发展期。在资本的逐步介入及推动下,金融科技技术升级的速度得到明显提升,很多实践应用均进入商业验模阶段。

  虽然长远来看,金融科技会对现有的金融市场格局形成冲击,但行业与机构仍然积极拥抱新技术。比如,银行业、支付与转账、权益交易等领域在区块链应用方面已走在市场前沿;机器人顾问正在逐步取代基金经理和股票分析师;大数据技术被应用于互联网金融产品设计、风险管理等过程中,帮助用户便捷、安全地实现财富增值。

  以九斗鱼为例,作为一家互联网金融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通过用户行为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不同年龄区间用户的投资偏好,并基于此进行产品设计和用户体验上的优化。近期,九斗鱼经过大量用户调研发现,年轻人都很会使用APP。但是真正有较大额投资需求的中老年人,因为年龄问题,不太会使用APP,所以九斗鱼开发出“家庭账户”新功能,一个界面操作家庭成员多个账户,让年轻人帮助父母或家人实现便捷理财。可以说,“家庭账户”是九斗鱼基于大数据分析等金融科技手段,实现产品与服务体验优化的一项创新。

  目前互联网金融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在未来才有竞争优势。

  平台的竞争核心将逐步从产品、高收益和商业模式走向后端技术保障能力。尤其在业内平台收益持平的发展趋势下,拥有大数据、智能化、机器学习等多样技术手段的平台,无疑会获得更大的后发优势。

  综合来看,用互联网的思维和技术改变金融模式将成为未来金融体系的重要变革,技术在其中将起到很关键的作用,中国金融科技的发展将迎来爆发期。

  提供消费信贷服务当具备科技基因

  信而富首席战略官 王峻

  金融行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行业,行业发展至今也产生了很多难题,解决这些难题的需求催生了科技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比如在消费信贷市场,消费信贷行业面临的关键问题是由于信息掌握不充分,特别是信贷数据缺失,使得信贷行为的预测成本非常高,从而导致整个行业出现价格扭曲、费率扭曲、风险凸显等问题。

  在信而富,这些难题的最终解决是依靠大数据技术手段来突破的。

  “信而富曾为国内一半以上的全国性银行和众多金融、科技机构提供消费信贷风险管理服务。目前,信而富已将多项创新核心技术充分应用于现有消费信贷业务中,为市场提供价格合理、便捷的服务。”信而富首席战略官王峻如是说。

  信而富已经具备的技术部分列举如下。

  一是预测筛选技术(PST)。预测筛选技术(Predictive Selection Technology,简称“PST”)是基于对用户在互联网、社交平台等方面的行为、轨迹数据进行分析,筛选出有潜在信贷需求的合格借款人的大数据处理技术,这一技术能够很好地实现欺诈防范。

  二是自动决策技术(ADT)。自动决策技术(Automated Decisioning Technology,简称“ADT”)是通过对合格借款人的移动轨迹、信用特征等数据,进行风险、欺诈、价值等多维评分,以判定用户还款能力、还款意愿和还款稳定性,并对该借款人的额度、期限和费率等授信作出决策的技术。该技术不需人工干预即可做出标准化决策。

  三是风险定价技术。风险定价(Risk pricing)是指对风险资产的价格确定,它所反映的是资产未来收益与风险的一种函数关系。风险定价技术的优势在于,能通过评估风险等级,然后给出区别定价。它涉及征信手段、风险评分和评分开发的准确性,以及预测的有效性等。

  风险定价技术需要不断地测试、不断地优化。目前,信而富能为平台所有借款客户提供风险定价服务,能够识别客户的风险区间,识别结果已获得信而富多年来数据验证。

  大数据让信而富找到了破解国内消费信贷难题的方法,但这并不是终点。随着科技的发展,信而富不断强化自身的科技基因。

  信而富利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预测筛选、自动决策等方法,通过对成千上万个变量进行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分析,做出一系列决策模型,最终形成对于客户和潜在客户进行风险评估、授信决策、贷后管理等业务处理的一系列系统决策。

  向“金融科技”转型是大势所趋

  网易金融CEO兼总裁 王一栋

  随着金融监管的深入,未来互联网金融产业也必须找到一种独特的、具有互联网特色的金融化路径,而向“金融科技“转型则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可以通过互联网渠道自身的数据、技术和用户行为分析,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深度学习等技术来建立以科技为核心属性的金融服务链条。华尔街金融巨头高盛,已经有近30%的员工是技术人员,向着金融科技道路进军。我们网易金融在人员构成方面,也已经有70%左右是从事科研与技术开发相关工作的。

  我们认为,未来互联网金融的新天地在于互联网2.0,或者叫金融科技。网易金融目前就正在做金融科技方面的升级转型,从以前单纯做线上的理财和支付服务,转变为融合了大数据风控、智能金融,以及大数据保险等基础科技的服务平台。

  我们目前已经确立了金融科技三大核心产品矩阵:智能金融、大数据风控和大数据保险。

  在具体步骤上,2016年初,网易成立网易金融旗下首个大数据实验室;2016年3月份,网易金融事业部通过旗下的大数据实验室,发布了国内首份《新中产理财行为分析报告》;2016年5月,网易金融事业部与光大永明人寿在杭州成立大数据保险创新研究室;6月,网易与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金融科技中心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领域进行产品创新和研究合作;6月底,网易金融大数据实验室再次发布《新中产品质消费分析报告》。

  金融科技,对于网易这样的互联网金融巨头而言,就是强化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深度学习等多个领域的互联网技术,嫁接IT公司的渠道、技术和用户产品矩阵优势,实现互联网金融业务方面的突破。在这些方面,网易金融目前最大的优势就是网易19年以来在技术、研发和用户数据上的积累,以及集成化产品场景上的匹配。

  网易这样的互联网公司,由于起始于游戏、门户、邮箱、移动互联网产品,金融系列服务则会在网易生态内,以电商、游戏、音乐、教育等各种场景化渠道为依托来进行延伸。

  我们非常看好金融科技在未来中国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发展前景。目前,网易金融正在围绕大数据实验室进行核心技术能力打造,未来将实现金融标准化的技术能力输出,创造一种独特的网易系金融生态。

  比如,网易金融正在研发一套基于大数据基础的独有风控模式,形成以大数据和周边技术为代表的金融信用评估体系和场景化的产品开拓模式,6月份与清华金融科技中心的签约内容中也包括了这个产品研发的合作。

  而智能金融则是网易金融进驻互联网金融2.0时代的另一张王牌。智能金融的最大优势除了实现信息透明、分散投资风险之外,利用人工智能与深度学习技术,还能满足互联网用户特别是正在崛起的中国新中产用户,高效便捷地进行资产配置等的金融需求。

  网易金融正在开发的智能金融产品不仅是一个资产配置工具,更是一个全面的“智能金融管家”,可为用户提供一键式投资顾问服务和各项金融生活服务。

  我们期待网易金融正在研发的金融科技产品能提升中国互联网金融的用户体验,满足用户不断升级的金融需求。

  金融科技公司并没处于监管盲区

  豆蔓理财CEO 唐培鑫

  试想一下,如果你的全部资产都实现零闲置,将产生一笔多么可观的收入?

  在位于北京望京的豆蔓理财研发中心,技术人员正在对RS智能配资系统做升级优化。该系统的设计初衷就是帮助人们科学高效地配置资产,从而将所有个人闲置资产实时匹配给有需求的融资方,并以秒为单位结算利息。

  这就是金融科技最核心的价值所在。

  事实上,金融科技企业的出现并非偶然,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金融服务与互联网技术天然地存在着密切联系。

  金融是为提高资金融通效率而生的,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将所有闲置资金盘活,让每一笔钱得到最大化利用。在传统金融服务中,金融机构主要依靠线下网点开展业务,需要投入大量成本维持各网点正常运营。对企业和个人来说,办理存贷款业务也都需要在线下网点提交资料,时间成本也非常大。但依托互联网技术,所有的业务均从线下转为线上,消除了时间上和空间上的距离,从而大幅缩减了金融机构的运营成本,增加了闲置资金被利用的周期长度。

  此外,金融服务的核心是风险控制,这需要大量数据做支撑。在传统金融服务中,数据都是孤立的,金融机构之间很难实时共享所有数据,甚至同一机构的不同网点之间,也很难做到数据同步。这就造成了非常大的风险隐患,例如一人多贷、一房多抵的情况。但依托互联网技术,数据不仅能够实时共享,而且通过自动化的数据分析,能够极大提升贷款审批的效率,从而降低融资方的成本,提升资金利用率。

  不得不说,互联网金融发展到今天,技术导向确实已经成为颇具共识的方向。像豆蔓理财这种规模上不能与大企业比肩的平台,如今已沿着自己的逻辑,通过技术革新营造一个个小而美的金融生态,并据此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今年,阿尔法狗战胜了李世石,彰显出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的重大进展。而在互联网金融行业,金融科技企业纷纷试水智能投资顾问,将人工智能的研发成果应用到金融服务上。

  豆蔓理财自主研发的RS智能配资系统,目前主要服务于资金端客户。它通过调取投资行为数据,计算出该客户的投资偏好与风险承受能力,最终匹配到资产端。

  但这不是我们的终极目的。豆蔓理财希望打造一个资金融通的生态圈,将人们的每一笔收入都实时对接债权,随时可支取,但收益将根据投资期限上下浮动。这种融合了区块链、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全自动配资工具,将在极大程度上降低资金闲置的可能性,同时通过分散投资标的,降低理财人的风险。

  应该说,无论是豆蔓理财正在努力研发的新一代RS系统,还是蚂蚁金服等大型企业已经完成的业务布局,都只是金融服务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的一个缩影。但金融科技的未来却远不止于此,它所要推动的是整个金融行业的变革。

  我认为,有关互联网金融公司转型做金融科技公司的说法,其实并不准确。有人甚至认为是企业把互联网金融公司改称金融科技公司,可以绕开监管。这种看法其实非常不专业。无论是金融科技公司,还是互联网金融公司,都应该在监管范围内开展业务,而且从目前发布的监管要求来看,金融科技公司并没有处于监管盲区。

  应该说,业内主打金融科技的概念,是建立在对自身业务更加准确和明晰的认识基础上的,尤其围绕信息中介这个定位,金融科技的概念其实更加适合,因为既能彰显出企业的核心技术竞争优势,又能明示自身业务与金融业务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

  我觉得,金融科技和互联网金融都还处于发展初期。金融科技的本质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提升传统金融业务的质量和效率,现在各家都在沿着这个方向去研发各种各样的系统。

  有人说金融科技是一个新风口,我觉得还没到那个地步,因为金融科技与互联网金融都存在非常大的发展空间,机遇也非常多,主要还是看企业自身定位是什么。

  金融科技企业的发展重点主要还是在技术研发上。

  没有技术,和传统金融机构有何区别?监管层面把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区别对待是对的,互联网金融企业是指传统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互联网业务,它需要金融科技企业提供各种各样的技术支持,而金融科技企业需要传统金融机构在金融方面的资源和专业支持,双方优势互补,这才是整个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本报记者 于杰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