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角龙

  • 来源:天天爱科学
  • 关键字:原角龙,白垩纪
  • 发布时间:2016-09-02 14:15

  蒙古在我们的印象中是一个几乎被草原和荒漠占据的地方,而在7,000多万年前的白垩纪时期,那里生机勃勃,生活着大量的恐龙,其中最常见的就要算原角龙了。

  距今7,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位于亚洲中部的蒙古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那里覆盖着绿色的森林,还有蜿蜒而过的河流。河流两岸生长着许多低矮的蕨类植物,这些植物为此地添加了一道绿色的风景线。

  突然,河边的植物晃动起来,绿色的枝条间露出了一个“小圆盾”,那是原角龙的头盾。原来一只雄性成年原角龙正在进食,它用坚硬的喙咬断蕨类植物的长茎,然后将叶子直接吞到肚子里。由于太过专心,原角龙并没有注意到身后那只正慢慢靠近的伶盗龙。

  伶盗龙是浑身长毛的食肉恐龙,就像是长着长尾巴的大鸟。看准时机的伶盗龙朝原角龙冲了过去,高高地跃起,然后重重地落在原角龙的背上。凶猛的伶盗龙用爪子钩住原角龙的背,嘴巴不停地撕咬着。

  遭到突然袭击的原角龙惊慌失措,拼命扭动着身体,将伶盗龙甩了下来。当伶盗龙想再次扑向原角龙时,发现原角龙不停地叩齿,发出“咔咔”的响声。原角龙的嘴巴不仅是进食的工具,还是攻击敌人的武器。看着原角龙似乎准备拼死一搏,伶盗龙知趣地转身离开了,它可不想为了填饱肚子而被咬伤。

  远征的战利品

  1922年的春天,北京街头出现了一支奇特的队伍,它由8辆汽车和150匹骆驼组成。领队的汽车上坐了一个头戴牛仔帽的美国人,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古生物学家、探险家查普曼·安德鲁斯。安德鲁斯在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工作,他接到指令并组建了一支科考队深入中亚进行地质考察,同时寻找古人类化石。

  浩浩荡荡的科考队从北京出发,经河北省进入内蒙古的二连浩特后,继续向北深入蒙古腹地,那里遍布红色砂岩。沙土上的白色石块吸引了他们的注意,仔细观察后,他们发现这些裸露在地面上的白色石块竟然是化石。

  大规模的发掘工作开展顺利,科考队找到了许多化石。在这些化石中,他们注意到了一种小型角龙类恐龙,它的体形比三角龙小得多,而且脑袋上没有角。根据外形特征,安德鲁斯的助手沃特·格兰杰认为,尽管它脸上并没有长角,但它是一种原始的角龙类恐龙,于是将其命名为原角龙(Protoceratops)。

  白垩纪的“野猪”

  原角龙是一种小型植食性恐龙,无论是体形还是在当时生态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原角龙都与今天的野猪相似,体长约1.8米,身高约0.5米,体重150千克左右。

  原角龙有一个宽大的脑袋,长约0.5米,相当于体长的三分之一。原角龙的嘴巴如同鹦鹉嘴,是坚硬的角质喙,具有强大的咬合力。当原角龙大力咬合的时候,力量足以咬断细长的头骨。原角龙的牙齿长在面颊内部,上下有两排小牙齿,其作用是咬断植物的茎叶。

  和其他角龙类恐龙一样,原角龙面颊后面长有宽大的头盾,头盾上有两个大孔,这可以减轻脑袋的重量。原角龙的大头盾具有很好的防御作用,可以保护它的脖子和肩膀。头盾后面是原角龙精壮的身体、肌肉发达的四肢和短短的尾巴。原角龙有很强的爆发力,全力奔跑时的速度每小时能够达到40公里。

  “大漠绵羊”

  距今7,500万—7,100万年前,原角龙生存于亚洲中部,包括今天的蒙古国和中国的内蒙古地区。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掘,古生物学家发现了大量的原角龙化石,其中包括不同年龄段的个体,这些化石帮助我们了解了原角龙完整的成长过程。原角龙在刚刚出生时脑袋和头盾都很小,随着年龄的增长,头盾就会变得越来越大。

  与如今夏季干旱、冬季严寒的蒙古相比,原角龙生活时的蒙古是另一番景象。白垩纪时期的蒙古有着季节性的降水,大量降水在地面上形成了河流和湖泊,在水源周围生长出了成片的森林,使得白垩纪时期的蒙古成为恐龙的世界。与原角龙生活在一起的恐龙有植食性的绘龙和肉食性的伶盗龙、窃蛋龙、特暴龙等。安德鲁斯认为原角龙是食肉恐龙最常见的猎物,因此给它们起了一个外号叫“大漠绵羊”。

  尽管看上去弱小,但是原角龙并不那么好欺负。古生物学家曾经发现过一组原角龙和伶盗龙扭打在一起的化石,这组化石后来成了蒙古的国宝。在这组化石中,原角龙的嘴巴死死咬住了伶盗龙的前肢,巨大的咬合力甚至咬断了伶盗龙的骨头。拥有很强战斗力的原角龙是典型的群居动物,一般都成群结队地生活在一起,在遇到危险的时候能够相互提供帮助。

  因为发现了大量化石,我们对原角龙的了解多于其他很多恐龙,原角龙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史前蒙古的大门。

  文/图 盗龙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