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部二孩亲子漫画——情牵《大小捣蛋》

  2016年9月,一部名叫《大小捣蛋》的手绘漫画风靡了整个网络。漫画作者以亲身经历,详细记录了怀孕、生产,到温馨哺育小宝时的心路历程,以及两个孩子之间打闹与相亲相爱的种种趣事。画面质朴温馨,情节生动有趣,展现了当今最为红火的“二孩文化”。

  鲜为人知的是,《大小捣蛋》的背后,李思浔也有着不为人知的烦恼。尤其是在说服大宝的过程中,她更是小心翼翼,生怕小宝的到来,让大宝产生逆反与烦躁的心理。幸运的是,亲情的不断灌注,终于让大宝“心悦诚服”,同时也催生了这部国内首部“二孩”亲子大型漫画……

  身怀小宝,准妈妈心里有喜有愁

  2013年8月,李思浔在一次例行体检中,意外地发现自己怀孕了。李思浔喜中带忧,和许多准妈妈一样,对于这个突然造访的“小宝”,她在心理上并未做好准备。

  犹豫中的李思浔与身边的一些准妈妈,进行了详细探讨。她发现许多母亲在“放宽二孩”的时代,反而有喜有愁。喜的是满足了一些家庭多子多福的愿望,愁的是害怕再次生育孩子无人照看。更重要的是,想要二孩的妈妈都会有这样的担心,觉得大宝会认为妈妈把爱分走了一半。

  大学期间的李思浔学过三维动画,大学毕业之后,与同为校友的丈夫于蒙竞成家立业。有了大宝“汤圆儿”后,她没有再做过与绘画相关的工作,而是安心做了一名“家庭煮妇”。

  以前,李思浔听说过许多关于小宝出生的惊悚故事:大宝把小宝的大腿拧得青一块紫一块;大宝把熟睡中的小宝从床上推下去;大宝咬小宝的耳朵……

  李思浔担心地对丈夫说:“要是真的出现这些情况,该怎么办?”丈夫宽慰她:“我觉得再要一个孩子不会让‘汤圆儿’感受到爱被分走,因为除了咱俩,还会有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围着他,他不会觉得生活有变化。”

  丈夫的态度,让李思浔的心情稍稍平复了一些,可是,已经4岁大的“汤圆儿”,对小宝的到来是否欢迎呢?有一次,她故意试探着问“汤圆儿”:“你知道自己是怎么来的吗?”见他摇摇头,李思浔继续说:“妈妈肚子里有一个花盆。有一天,爸爸往花盆里种了一粒种子,我俩每天往花盆里浇水,给它温暖的阳光。慢慢地,花盆里长出小苗来,一天天长大,直到开出了美丽的花朵。这朵花朵就是你啊!”“汤圆儿”“咯咯吱吱”地笑了起来。

  看着儿子高兴的样子,李思浔顺势问道:“你平时最喜欢动画片里的巧虎,巧虎有个小花妹妹,你想不想也有个弟弟或妹妹?”“汤圆儿”高兴地说:“如果妈妈生个小妹妹的话,我们也叫她小花吧!”

  看到儿子兴高采烈的样子,李思浔以为问题解决了,没想到过了些日子,“汤圆儿”突然变得很敏感。一次,李思浔逗着邻居家的小宝宝,远处在玩沙子的“汤圆儿”看到,马上跑过来,紧紧抱住她,眼睛有些发红地说:“我不喜欢你抱着别的娃娃!”

  对于儿子的思想波动,李思浔特意查看了一些书籍,了解到:最好不要在大宝4岁时生小宝,这个时期正是孩子独占欲很强的阶段,不利于大宝顺利地接纳弟弟或妹妹。

  此时的“汤圆儿”正值4岁的“时间窗”阶段,李思浔觉得除了耐心地交流,没有更好的办法。怀孕期间,李思浔身体出现的任何变化她都会与儿子分享。“汤圆儿”非常好奇,每当有胎动的时候,他总地俯在妈妈的肚子上,感受新生命的力量。

  “马上就有一个弟弟了,你就要变成强大的哥哥啦,可以保护他,不让别人欺负他。”“别人家都没有弟弟啊,我们有一个呢,他会像个跟屁虫一样跟在你后面,骄傲地说‘我有哥哥,哥哥最棒!’”这些话语的感染力很强,“汤圆儿”总是在此时挺直了腰杆,显得很有力量……

  血浓于水,说服“汤圆儿”步步艰难

  2014年5月,李思浔进入医院待产。李思浔告诉“汤圆儿”:等小家伙出生时,会给他带来一份礼物。果然,小宝“小粟子”出生后不久,李思浔让丈夫为大宝“汤圆儿”买了一架漂亮的飞机航模。“汤圆儿”顿时觉得,这婴儿虽然哭声让人烦,可是人还是挺讲信用的。

  一次,有一位亲友来看望李思浔,一进门,就着急地问:“小宝宝在哪里?”忽视了给她开门的大宝。“汤圆儿”独自站在角落里,闷闷不乐。亲友走后,委屈的他对着镜子左看右看:“妈妈,我的脸蛋不白吗?我的鼻梁不挺吗?我的眼睛不漂亮吗?”

  李思浔对后来探望的一些闺蜜提前进行了交待。这些闺蜜来做客时,都带来了两份礼物,其中一份给大宝;在夸赞小宝宝时,也不忘夸大宝。

  不过,“汤圆儿”还是对“小粟子”若即若离。一次,快要吃午饭时,大宝却不见了。李思浔好不容易在楼下的沙堆后面发现了他,只见他呆呆地蹲着,手里拿着一根小棍,似乎在划着什么。“‘汤圆儿’,怎么了?你不舒服吗?”李思浔伸手摸了摸他的额头。没想到,大宝一脸的眼泪,胸口的衬衫都湿了。他不好意思地说:“没什么,我只是看到你总是抱弟弟,亲弟弟,看着他笑,觉得你比较喜欢弟弟!”

  李思浔立即抱起大宝,在他左右脸颊深深地吻了几下,然后轻轻地问:“你现在还这么觉得吗?”大宝的眼睛亮了,把头紧紧地埋在李思浔的怀里……

  为了缓解大宝心底的不快,李思浔动了许多脑筋。一次,大宝自己穿好衣服后,一本正经地坐在餐桌旁吃饭,李思浔立即鼓励他:“‘汤圆儿’真棒,以后要让弟弟跟你学习。”话音一落,大宝的表情明显认真了许多。李思浔意识到,自己的话极大地激发了大宝的自豪感,也增加了他保护弟弟的欲望。

  此外,当着大宝的面,李思浔会对小宝提出许多要求。“‘小粟子’,中午可不能大声哭哦,会影响哥哥睡觉的。”“小粟子,家里的东西不能乱砸,你看哥哥就很爱护这个家。”虽然小宝似懂非懂,但是李思浔真正的意图是让大宝明白,弟弟虽然小,妈妈对他也是有要求的。

  小宝的到来让李思浔非常忙碌,连睡眠时间也少了,但她总是留出单独陪伴大宝的时间。渐渐地,大宝的不良情绪越来越少了,由于他觉得没被忽视,便开始对弟弟的一切都有了兴趣。大宝会把弟弟所有的玩具都玩一玩,对弟弟的食物也非常好奇,弟弟吃的东西他都要尝尝……

  云淡风轻,亲情造就国内首部二孩亲子漫画

  2016年4月,李思浔因为签约外地一家动漫公司,便把两个儿子分别寄养在爷爷和姥爷家。十几天后,她才将两个孩子接回。小别之后的李思浔,一见到两个孩子自然先抱起了小宝。

  可是晚上,李思浔为疏离大宝付出了“代价”。敏感的大宝变得麻烦起来,该洗脸的时候他不洗脸,李思浔先用哄的,接着用劝的,然后开始斥责他。大宝哭了,磨磨蹭蹭地去洗脸。

  第二天早上吃水果时,大宝“罢工”了:“我不想吃。”李思浔脸拉了下来,规劝不成的情况下,她拿起小木板威胁。受到“恐吓”的大宝开始吃水果了,但是眼泪扑簌簌地掉落在碗里。

  “从吃水果到穿衣服、吃饭,每件事情你都要折腾一番。把妈妈气死了,你可就没有妈妈了!”李思浔生气地说。这时,小宝突然冒出一句:“哥哥要打。”也不知道他从哪里学来的,在这节骨眼用上了,李思浔忍不住想笑。大宝却恼羞成怒地推开水果盘,走到了另一个房间里。

  大宝说:“弟弟做什么都可以,但是我却不可以。”李思浔听了,尽量温柔地说:“他才2岁,你在这个年龄时,也是做什么都可以的。”大宝有些不相信地望着李思浔:“那我2岁时,也像他这么坏吗?”

  “你那时更坏。”李思浔把大宝拉到身边,“你2岁多时,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全都围着你一个人转,所有东西全都是你的。现在呢,‘小粟子’什么都得和你分,有些东西还是你玩腻了的、用剩下的,对不对?”

  大宝顿时没有气了。这时,李思浔不失时机地说:“妈妈每个星期都买动画书,这些都是你看;一些价格很贵的航海模型,都是你来玩。要是让你穿弟弟的纸尿裤,你要不要穿呢?”大宝惊叫着跳起来:“不要,不要!”那副表情,逗得李思浔再次笑了。

  这年7月的一天,李思浔在厨房里烘焙糕点,让大宝帮着看一下弟弟。当一屉蛋糕烘好,她端到客厅时,眼前的一幕让她倒吸了一口冷气:小宝身上的衣服全是洞,大大小小,歪歪斜斜。

  李思浔怒不可遏地从另一个房间里揪出大宝:“你说说,弟弟身上的衣服是谁弄的?”“汤圆儿”把头低下去,半晌才说:“妈妈,对不起,我本来是想试试新买的小剪刀到底有多锋利,后来也不知道怎么弄的,一下一下,竟然剪了那么多洞。”

  听到“汤圆儿”的声音小得快听不见了,李思浔一脸严肃地拿起小木板,说:“把手伸出来。”没想到,这时,旁边的小宝连滚带爬地跑过来,伸出两手抱住了哥哥的脖子,大声叫:“不能打,不能打。”看到兄弟俩“患难与共”的样子,李思浔突然感到眼眶里一片潮湿……

  这次过后,大宝明显长大了许多。一次,李思浔给小宝洗小裤衩,大宝站在一边看,李思浔半开玩笑地说:“你看弟弟的裤衩还要别人洗,羞死人了,你就很能干,你能帮妈妈一直照顾弟弟吗?”没想到,大宝上来就把小手伸进脸盆中,用力搓起衣服来……

  生命里的种种温馨积淀,激发李思浔作为“二孩妈妈”的灵感。她对丈夫说:“我的闺蜜都在晒为宝宝编织的小帽、裁制的毛衣,我不擅长女红,就想着发挥自身的优势,画一些他们成长的漫画。”丈夫笑着回答:“漫画是你的爱好,孩子是你的心头宝,将漫画与孩子结合起来,会让你找到做妈妈的另一种人生价值!”

  亲情的鼓励之下,李思浔将家中两个孩子之间的温馨情感,以漫画的形式真实记录下来。手绘漫画对于绘画功底极佳的李思浔而言不是难事,但要在电脑上画,她就得重新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她克服了这道难题。而她笔下的内容都是信手拈来,因为孩子成长所有的点滴全都在她脑海中。

  2016年6月,《大小捣蛋》在网络上一经面世,便受到无数网友的热捧。集成系列册子后,书中“大小捣蛋”间发生的幽默故事,让许多读者笑中藏泪。一些看似简单的情节,在李思浔的笔下被刻画得丰富细腻,许多宝妈读后坚定了要两个宝宝的决心。

  近日,作为“国内首部二孩亲子漫画”的创作者,李思浔接受采访时谈到,这部漫画完全来自个人经历,毕竟生活才是创作的源泉。李思浔坦诚地说:“两个孩子带给家庭的温暖是什么都不能替代的。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一个兄弟或是姐妹。在孩童时,他们是玩伴儿;在年老时,他们是彼此的依靠……”

  文/记忆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