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茧》节选

  • 来源:向导•感悟
  • 关键字:茧,悲剧,命运
  • 发布时间:2016-11-29 14:04

  作者:张悦然

  出版单位: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8

  两个生于八零后的年轻人,遭受着缺失父辈之爱的痛苦,他们追寻着上一代的足迹,线索却指引他们发现一个庞大而不堪的真相。1967年的雨夜,废弃的德军建造的水塔内究竟发生了什么?一根什么样的铁钉会造就两个家族截然不同的命运?荣耀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悲剧?……

  1977年男孩告别了他工作的粮食局车队,走进大学的校门。报到那天,教会他开车的师傅坚持要送他,戴上白手套,穿上工作服,开了车队最新的一辆解放牌卡车。路上师傅不说话,一支接一支地抽烟,快到学校的时候才忍不住问,你那个中文系具体是学什么的?男孩说,不知道,我想学写小说。师傅说,写那玩意儿有什么用?男孩说,我就是想写。师傅叹了一口气,放着那么好的工作不干了,我怕你迟早是要后悔的。

  第二年秋天,男孩完成了他的第一篇小说,把它寄给了上海的一个文学杂志。小说的题目叫《钉子》,源自一件少年时代目睹的真事。在他居住的医院家属院里,隔壁楼洞的一个医生在批斗中,被人往脑袋里摁了一枚钉子。那人渐渐失去言语和行动的能力,变成了植物人,后来一直躺在医院里。在那个动荡的年月,身边发生过不少残忍的事,可是不知道为什么,这一件好像在他的头脑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一个月后,男孩收到了杂志社的录用通知。他很高兴,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的女朋友,他们还庆祝了一下。又过了一个月,他收到编辑的信,说上面觉得那篇小说的调子太灰,恐怕还是没法用。一场空欢喜。男孩把稿子丢进抽屉,再也没看过。后来,他又写了几篇小说,调子都很灰,寄出去就没有了消息。毕业之后,他留在了学校教书,和那个女朋友结了婚。教工宿舍是一幢拥挤的筒子楼,过道里堆满了书和白菜,傍晚的时候,大家在走廊里做饭,整幢楼里都是葱蒜的气味。孩子出生以后,他的写字台被搬走,换成了一张婴儿床。从那之后,他再也没有写过小说。把日常生活对人的消磨当作停止写作的原因,在任何情况下都很合理。只不过偶尔一些时候,他的头脑中会冷不丁冒出他师傅的话:写那玩意儿有什么用?小说虽然没有写下去,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读大学的决定显得越来越英明,他心里不免有点庆幸。世界上的事大抵如此,走着走着就忘了初衷,偏离了原来的道路,可是四下望望,好像也不算太糟,就继续往前走了。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