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债券违约暴增3倍 谁该为信用违约买单?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6-12-31 15:49

  在经济大环境不佳的情况下,各行各业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个人投资者要避免踩雷,一定要再三睁大眼睛

  潮水褪去才知道谁在裸泳。

  经济繁荣期各种问题都能掩盖。但是随着经济去杠杆的进行,各种违约事件层出不穷。以和经济密切相关的债市为例,今年以来的债券违约事件频出。

  临近年底,就在国海证券“萝卜章”事件拉扯两三个星期,仍在商讨最后协定的时候,蚂蚁金服旗下的招财宝上侨兴集团私募债也出现了违约。

  据Wind统计,截至12月27日,今年以来发生违约的债券合计78只,债券余额共计388.94亿元。而2015年发生违约的22只债券涉及金额126.1亿元,2014年违约债券6只涉资13.4亿元。2016年违约债券余额远远超过2015年和2014年违约债券余额的总和,是前两年总和的近三倍;违约债券数量也基本是前两年的2.8倍。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杨在近期第一创业和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共同举办的“2016中国债券论坛”上表示,债券违约的主体最早从民企发展到了信用还不错的央企、地方国企。违约程度从开始不能付息,到本息都不能偿还。违约的行业从新能源行业开始,扩展到设备制造、钢铁、有色、采掘等周期性行业,向食品等非周期性行业发展。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中国债券论坛首席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彭兴韵甚至下判断说,由于货币政策的改变,依赖于价格上涨带来的改善信用状况的行业,从今年开始将不得不重新面临严酷的现实,未来我们将面临更多地周期性违约。

  以往债券违约的影响范围多数在机构之间,最多波及到购买债券类产品的个人投资者。但是2016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发展,原来只针对机构的风险资产被拆分至无数小额资产,私募成功变身债券,被通过各种互联网金融平台卖给了无数屌丝、个人。

  这本是一个好的创新,无数理财小白可以享受到优质高门槛的资产。但现实情况是,普通人无缘优质资产,流向各金融平台的仍然是高风险资产。在经济下行阶段,这些高风险产品纷纷被引爆。

  于是我们看到今年以来,有高达2000多家互金平台出现问题,跑路、倒闭的也是数不胜数。过去,大家在投资互金平台时,可以说将大平台作为筛选条件,而今大平台也开始出现问题。

  我们注意到,这些在大平台上售卖的产品,从表面上看设置了数道安全保障,从保险公司提供信用保证险、引进银行作为担保、债权转售阶段为转让的个人再次引入保险进行保障。但这一切都架不住进入庞大基础资产的违约。

  这次侨兴集团私募债违约的第一、二期,共涉及3.12亿元,浙江财险最终进行了预付赔付。但是我们注意到,侨兴集团还有本息共计8.34亿元的债券需要面对,且将于2017年1月中下旬全部到期。目前侨兴集团董事长吴瑞林被警方协助调查,即将到期的债券违约风险仍然很大。浙商财险的追偿可能面临两大难题:向银行追偿面临着反担保是否成立的问题,向发债企业追偿则可能面临无钱可赔的处境。如果到最后一步,浙商财险还愿意、或者是还有能力承担这笔赔付资金呢?

  如果浙商财险不能赔付,作为中介平台的招财宝,它会负担吗?按理说招财宝仅是一个中介,是可以不担负责任的?但是人们看重的是其平台的信用,一旦出事,招财宝也跑不了。

  银行理财利率低,房产投资被限制,出国理财有门槛,以往收益还不错的互金平台现在也是问题不断。小平台不敢碰,大平台也会踩雷。进入2017年,普通投资人怎么选择?我们的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互金平台投资一定要坚持小额、分散的投资原则。除了选择实力平台,还要机构投资的态度筛查投资的项目。

  《投资者报》薛玉敏/文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