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机床:“三平一云”实践智能制造
- 来源:中国信息化周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智能制造,制造业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7-01-04 14:30
面对国内低端产品的激烈竞争,大连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大连机床)瞄准新兴市场,针对通信、计算机等新兴产业制造设备需求大增,在国内率先开发出这些“软”行业的“硬”设备,突破国外垄断,抢占了国内市场先机。
在产品升级创新的同时,大连机床还通过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改造传统机床生产模式。同时,在生产全过程实施物联网跟踪管理,大幅降低了库存积压和资金占用。在一系列转型、调整、升级措施推动下,大连机床集团生产制造和技术创新能力大大增强。
智造带来的大变化
“过去是机床不动人在动,人围着机床转,现在正相反。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机床生产能用流水线作业,我们是全球独一家。”大连机床集团公司副总裁刘永强说,千万别小瞧了这个创新,它带来的可是大变化。
“大”到啥程度?刘永强介绍,过去装配车间有2800多个工人,采用新模式后,只需154人。不仅如此,装配一台普通车床的时间,也从过去至少几个小时降到了目前的3分40秒。
速度令同行瞠目,生产效率也提高了20倍,但在机床行业整体产能过剩的当下,这会不会加剧产品的过剩?面对疑问,刘永强的回答是“肯定不会!”
自信同样来自于“创新”——“除了制造模式的创新外,我们始终把技术创新放在首位,再加上商业模式的创新,大连机床没有理由不好!”刘永强说。
谈起技术创新,大连机床副总设计师赵宏安提到,从2008年开始,他亲历了大型五轴联动镗铣床、五面体加工中心、五轴联动高速加工中心等多款高端新品的问世,见证了大连机床从“制造大企”向“制造强企”的转变。
另外,在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的国家战略下,大连机床已着手利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技术来搭建“远程服务平台”。接下来,传统的根据需求提供产品及技术支持的单向“线”式服务,将被大连机床“三平一云”的多维度、智能化平台所取代。
“三平一云”智能服务平台
装备制造业的传统服务理念是企业根据设备用户需求提供相应的加工设备,并在一定时间内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这是一种一维的、方向单一的“线”式服务模式。通过近年来对用户设备需求、生产管理需求等多方面的研究,以及凭借几十年来积累的市场经验,借助目前日趋成熟的物联网技术,大连机床提出构建“三平一云”信息智能化超前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最佳服务。“三平一云”,具体包括智能控制服务平台、物联网服务平台、即时通信平台,而由以上三个平台有机关联则组成了“云服务”体系。
智能控制服务平台采用德国IWU(加工机械和加工技术研究所)的“合同科研”开发理念,充分利用大连机床对机床终端用户需求和主机设计的深度了解这一先天优势,严格遵守德国“包豪斯”三个基本设计理论,第一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第二设计的目的是“人”,即,时刻以“终端用户”为设计目标;第三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让用户可以在最自然的状态下实现对机床设备的操作使用。其外观设计采用德国包豪斯“致简”的设计理念,将操作台与数控装置完美融合为一体,提升了整体效果,直接实现了更好的电磁屏蔽效果,降低了外部电气噪声对系统电路的干扰,提高了产品抗干扰性。
同时,借助信息智能化服务平台,深度整合网络功能。通过DMTG系列系统和“机联网平台”深度整合,可以实现在网设备的轻松管理。当机床运转过程中出现异常或故障,网络服务平台能及时把相应的信息传递给用户和相应的技术专员,从而提高售后服务响应效率。机联网平台还可以为用户提供大量的数据信息,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用户可以准确及时地获知企业生产力变化,为用户安排组织生产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服务。也可以通过相应的传感器,获知该设备的能源消耗状况,使用户可以很直观地了解时间、加工效率与设备能源消耗的关联,降低用户在能源上的成本投入。同时平台采集的数据信息,将形成一个巨大的、完备的智能化设备加工工艺特征数据库,可以为用户提供最优的加工工艺建议,进而实现“工艺专家级别”的数据服务体验。
携手东莞共建创业孵化基地
2015年6月,大连机床与东莞市政府、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签订了成立大连机床(东莞)智能技术研发中心和东莞市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展示中心的协议。在建立2个中心的同时,大连机床集团联合东莞市谢岗镇政府、武汉华中数控和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共同投资建设大连机床智能化孵化基地和大连机床智能化制造基地,落户东莞市谢岗镇银瓶合作创新区。其中大连机床智能化孵化基地主要是对现有厂房进行规划改造,投产后将成为以3C行业高端设备高速钻攻中心为主要加工设备的智能生产线,以融资租赁的方式将设备租用给科技型中小企业。目前,大连机床智能化孵化基地一期1200台机床设备已全部出租,正在建设的二期3500台机床也预订一空。
在大连机床智能化孵化基地里,有2家企业共租下超过千台钻攻中心,实现智能制造条件下的生产链重构。大连机床集团副总经理孙欣裕表示,该孵化基地提供厂房、设备、技术服务,客户只需付出每台机器每月七八千元钱的租金,这种“拎包入住”的模式尤其适合初创和扩产的企业,带着员工和订单就可以直接生产运营。现在,该孵化基地已经成了“香饽饽”。“如果租满3年,企业只需要花费两三万元钱,就能把机器买回家。”
大连机床集团实施的“设备租赁、拎包入住”模式,为创业企业大大减少了前期投资成本。去年年底入驻大连机床智能化孵化基地的东莞市联驭五金科技有限公司共租用了大连机床500多台设备,用于日常生产。东莞市联驭五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晓昱表示,与自建厂房、购买机器相比,通过融资租赁方式,企业至少降低了20%~30%的成本。
不仅如此,大连机床集团凭借产业优势和成熟工艺,为在孵企业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
孙欣裕表示,初创型企业一般需要8~12个月才能走入正轨,若企业通过融资租赁方式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在这一时间段,若给企业提供个性化、创新性的服务,整合产业链资源,为在孵企业提供更多的订单,有利于其迅速发展。
相关链接
2016年7月,大连机床与俄罗斯第一大燃气仪表制造商——甘斯德瓦斯股份有限公司在大连签署战略合资协议,双方确定在俄合资建立数控机床制造公司。
根据协议,合资厂俄方控股51%,主要由厂房和土地构成。大连机床集团占股49%,主要提供技术、设备和工具。大连机床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永开表示:“中俄产业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俄罗斯经济发展对数控机床具有大量的需求,这次合资数控机床制造公司的建立,就是要将大连机床集团优良的机床技术和各种产品就近奉献给俄罗斯广大用户,更好地满足俄罗斯经济发展对数控机床的需求,大连机床集团高度重视这个合资项目,并将同甘斯德瓦斯公司一道,大力扶持合资企业的发展,不断促进企业的成长壮大。”
■本报记者 路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