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海稻之父”陈日胜惊动袁隆平

  • 来源:世纪人物
  • 关键字:海稻,陈日胜,袁隆平
  • 发布时间:2017-01-23 14:03

  在海水里也能种水稻?这听起来有些天方夜谭。近日,袁隆平院士在青岛表示,将在3年内,研发出每公顷产4500千克的海水稻。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

  目前,我国有1亿公顷盐碱地,其中约13%具备种植海水稻。试种、推广成功后,按照亩产量200~300公斤计算,可增产粮食500亿千克,多养活约2亿人。自从培育出能在海水或盐碱条件中生长的海水稻之后,在湛江的农田中摸爬滚打了30年的陈日胜被称为“海稻之父”、“海稻的缔造者”。有媒体甚至称其培育的海水稻,是“一个种植界的哥德巴赫猜想”,有望解决全人类的吃饭问题。就连袁隆平也称他为“国内最早发现耐碱性强、抗病性强、生命力强的野生海水稻的专家之一”。海水稻究竟是怎么发现的?它真有这么牛?记者近日采访了海水稻的发现者陈日胜。

  在湛江市遂溪县虎头坡村,连绵金色的稻田眼下正是收割季。其中有53.3公顷靠海的稻田格外引人注目,稻田的稻谷“身高”比周围的高出一大截,最高的达到2.1米,所有的水稻无一例外都倒伏在农田中,不过稻穗却十分饱满。即便被海水浸了3天,稻谷也没枯死。

  “这是海水稻,普通水稻被海水一淹,第二天就枯死了。”村民陈福连说,这些靠海的稻田以前都是滩涂地,寸草不生,陈日胜繁育出的海水稻让滩涂有了绿色。

  无意间的“惊人发现”

  陈日胜说,“海稻”种子来自海边野生,经30年的培育、选种,可以在高盐分的海边滩涂地里生长。目前产量虽然不高,但有不需施肥、抗病虫、耐盐碱三大特性,陈日胜称种子发现于1986年,最终他将品种取名为“海稻86”。

  1986年11月,毕业于湛江农业专科学校(广东海洋大学前身)林果专业的陈日胜和老师罗文列教授一起,到遂溪县虎头坡的海滩普查红树林资源。茂密的芦苇地里,陈日胜看到一株高约1.6米、似芦苇却结穗的植物,穗呈青白色。形似谷物但难以精确辨认,陈日胜当即采下一株,向罗文列请教。

  罗教授推测,这可能是生长在盐碱地里的野生水稻,这种长着麦芒一样的海生植物,能在高盐度的海水中生长,很可能是一个新物种,陈日胜细心取下那株野生海水稻的522粒种子,开始育种工作。

  1986年,陈日胜在湛江市遂溪县虎头坡村租下了13.3公顷临海的滩涂育秧,海水稻一年一熟,试验周期长,陈日胜单是普选稻种就做了5年。

  2013年,陈日胜来到北部湾海水西岸的廉江县营仔镇某村庄,提出租下村里的66.7公顷盐碱地种海水稻。一位村干部跟他说,自己在这里生活了大半辈子,还没见过那块地能长出什么,劝他还是别浪费钱。陈日胜试种了13.3公顷,播种5天后,秧苗拔地而出,该村干部连连称奇。

  研究30年负债180万元

  到2014年11月,收割稻谷时,陈日胜已将海水稻从亩产50千克提高到150千克。

  最初种植海水稻,都是陈日胜一个人单干。为了研究海水稻,他把一份“体制内”的工作辞掉了,但研究海水稻,资金投入非常巨大。为腾挪资金,陈日胜曾在桂林、云浮等地种树养鱼挣钱,还从事过建筑、修路行业。为摆脱单干困局,2011年,陈日胜卖掉在桂林的桉树林和鱼塘筹资250万元,在遂溪组建了虎头坡种植专业合作社并担任社长。

  合作社前期投入巨大,耗尽陈日胜多年积蓄。2011年北京一家公司获悉他在研制海水稻后,第一时间汇去100万元表示支持。随即陈日胜和这家公司开展合作,并于2014年3月成立了一家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陈日胜担任副总经理。合作社运作经费全由该公司负责,陈日胜终于可以不为钱的问题发愁了。但直到现在,为培育海水稻他仍负债180万元。陈日胜表示,租试验田研发海水稻,投入非常大。仅2014年至今进行海水稻基因测序工作以来,短短3年时间,就花费8000多万元。

  今年54岁的陈日胜用30年时间,使海水稻的产量提高了3倍。从1986年的522粒种子,到2015年湛江的种植面积增加了十倍,30年过去了,他也从一个风华正茂的小伙子,变得两鬓斑白。因为常年在海水中浸泡,他的双手十分粗糙,皮肤也被晒得黝黑。“我一年365天,300天都在稻田里。”陈日胜笑着说。

  2014年4月,农业部受理了“海稻86”品种权的申请;9月1日,该品种正式在农业部“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公报”上公布——这意味着“海稻86”进入由农业部进行杂交试验阶段。目前,“海稻86”已经成为一个全新的水稻品种。

  产量最高达350公斤

  通过近5年的种植试验,陈日胜总结出“海稻”的种植特性与培育规律: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区因存有大面积临海滩涂,且部分滩涂地位于热带气候,可直接种植“海稻86”。而对于北方,基于海稻耐盐碱的特性,是否适合种植推广正在研究。无论南方、北方,需要共同攻克的一个难题,是突破现有的低产量现状。

  陈日胜说,目前他已经研制出17种海水稻种子,亩产最高达到350公斤,“‘海稻86’只是我对外公布的一个种子,它的产量在其中是最低的,只有150公斤。”陈日胜说,因为其他种子他还没有申请专利,暂时还不方便对外透露。

  做海水稻试验了30年,陈日胜发现,海水稻还能改造土壤结构。陈日胜说,经过近年的水稻种植,湛江虎头坡的试验田土壤盐分结构得以很大改变,经过5年种植的海边盐碱田,已能种植花生和普通水稻,这得益于海稻对土壤的改造,“重度盐碱地种下海水稻6年后,土壤得到改良,而中度盐碱地只需3年。”

  陈日胜的海稻试验,已引起国外注意。2014年7月美国两名农业专家得知湛江育种出海水稻后,专程来考察。两人在田边拍摄3小时,记录下海水涨落、灌溉稻田的全过程;东南亚一些经历海啸、良田变盐碱地的国家,派出专家到北京找到海稻国际公司寻求合作。

  要找到抗盐碱基因

  陈日胜的海水稻引起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关注,2014年,袁隆平获悉海水稻情况后,给科技部部长万钢写信,他认为,海水稻是一种非常宝贵的水稻资源,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和利用价值。11月,陈日胜带领的科研团队第一次完成海稻全基因组测序,填补了海稻分子研究的空白。

  陈日胜表示,袁隆平团队主要的方向是“高产”,“我去找袁老时,他问我全国有多少盐碱地可以开发来种粮食,我说有2亿亩,袁老说,有1亿亩就了不得了,这就相当于为国家增加1亿亩耕地种植粮食,那就可以多养活几亿人。”

  陈日胜说,海水稻的7000多个基因中,约有7个是抗盐碱基因。如今,他正通过试验,发现究竟是哪几个基因是抗盐碱基因,如果解决了这个问题,那么,海水稻在全国推广就具备了条件,“大约两年内就会有答案。”

  责任编辑/林琳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