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卖萌发家的outfit7

  不知不觉,《会说话的汤姆猫》已经收获了50亿次下载量了。这一数据十分夸张,尤其是在身为手游主力军的年轻人群体中,搞不清它到底有什么意思的大有人在。这款看起来很幼稚的游戏,为何有那么多的受众?现在咱们就来一探究竟吧!

  这家公司,是打算开个动物园?

  说到outfit7这家公司,很多业内人士的第一反应就是“动物园”。继《会说话的汤姆猫》大红以后,它就似乎受到了什么天启一般,一口气推出了《会说话的安吉拉》、《会说话的金杰》、《会说话的狗狗本》、《会说话的鹦鹉皮埃尔》以及《会说话的长颈鹿吉娜》等共计10款同类型手游,让它们与用户产生充分互动,并且与用户进行双向对话。甚至游戏玩家还可以在社交网站上创建并分享自己与宠物角色互动的视频。而《我的汉克狗》则似乎要重现《会说话的汤姆猫》的辉煌,它上架3天就上升到了App Store免费榜第三名。于是大家看不懂了,为什么outfit7就喜欢和那些“会说话”的动物们过不去?

  虽然在这个“动物园”中有不少动物存在,但是对于outfit7这个公司来说,产品线的单一是他们备受诟病的地方。论换皮再造的本事,恐怕只有端游时期的完美世界能够与其相提并论了。但是,你架不住用户就是吃它这一套。不仅outfit7自己一口气推出了10款“动物园系列”,就连一些仿冒的山寨手游,也获得了不错的市场成绩,让不少正在忙着为自己的手游产品打广告找爆点的公司,有些看不懂了。

  幼稚?有市场就可以了

  那么为什么这样的游戏,却能够吸引到这么多的粉丝呢?

  首先咱们不得不承认,这些类型的手游玩法真的是有些幼稚。outfit7旗下游戏差不多都是一个路数:用户和动物对话,动物再进行反馈。最多就是对这些动物加入一些不同的个性。但是它们面对的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儿童市场—这个市场恰恰是被很多手游开发商所忽略的。

  对于低龄玩家来说,他们根本不需要也不懂什么“重度游戏”,简单的玩法,多样的互动就能够支撑他们玩很久,在以前的手游市场中,能够满足他们这种需求的有不少。但是在互动方面的成就,却少有能够超越《会说话的汤姆猫》系列的。

  而在这些年,不少重度游戏开始赚得盆满钵满,这时候很多手游开发商都开始转型开发重度游戏,专注于换皮100年的outfit7更是少有竞争对手。

  竞争对手少了,但是市场却并没有变小,对于很多家庭来说,移动端设备依旧是与孩子交互的重要玩具。相对于一些需要点点划划的休闲手游,《会说话的汤姆猫》系列只需要用语言就能完成绝大部分操作,这对于低龄人来说,有无可比拟的操作优势—它的低门槛,就是它的市场保障。

  那么,为什么outfit7要不断推出各种不同主角同样玩法的游戏呢?因为它们的目标用户是一群拥有不同个性的用户,他们往往拥有非常鲜明的个性,喜爱不同类型的宠物。如果仅仅靠“猫猫狗狗”这样的传统动物,显然不能满足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

  可能有人要问了“那么,把这些动物全部打包到一个游戏里不行么?”

  在技术上当然可以。但是一个公司混在手游市场多年,是专注于更新一款游戏好呢?还是将其拆分为多款游戏,让外界看起来他们好像一直都在有做事比较好呢?答案不言自明。另外笔者还认为,将过多主角加入一个游戏之中,会让游戏显得过于臃肿,增加游戏额外的操作,这对于一个以“轻操作”为卖点的子供向游戏来说,显然不是什么优势。

  不过,适当的转型其实也没错

  outfit7旗下游戏因为瞄准了一个被很多手游开发商所忽略的市场,而活得有滋有味。不管是靠低廉的IAP,还是游戏内广告,每个月它们都在为outfit7赚入大量的现金。甚至有人认为,它们在IP价值上已经不亚于当年Rovio出品的《愤怒的小鸟》了。但是对于一个手游开发商来说,如果一天到晚出同质性严重的产品,未免吃相有些难看,也许在未来,它依旧需要一些适当的转型—不过,这种转型不能幅度过大,否则会砸烂自己多年来创造下的招牌。

  比如说,outfit7可以考虑将一些最新的技术引入游戏之中,比如以VR和AI技术,让用户与宠物产生更多的交互。又或者与一些智能语音软件进行合作,让旗下的动物们变得更为智能。在此过程中,outfit7可能会因此吸引到更多的成年用户关注。

  结束语

  虽然对于大多数的成年手游用户来说,outfit7旗下的产品没什么意思,但是对于很多小孩子来说,这种简单有趣的交互玩法,要比玩法复杂的游戏来得更有吸引力。但好销量不是一个公司停滞不前的理由,一个游戏开发商所面向的用户群可以是低龄用户,但这和他们采用高新技术并不矛盾。如果outfit7不拿出点新玩意的话,谁知道市场对他的耐心还会剩下多少呢?

  文/多罗 图/Master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