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咋变成“宗教百货店”

  • 来源:今日文摘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7-04-01 11:30

  朴槿惠深陷“闺蜜门”已经一段时间,示威、弹劾、调查……这些几乎成为近期韩国媒体报道的“主旋律”。而“主旋律”之外,“分支”话题同样引人关注。随着崔顺实家族的宗教背景被曝光,“韩国人的创教热情”迅速登上国际热点热搜,许多人十分好奇,这个国家宗教的真实情况究竟是什么样。

  从未对宗教教职人员征过税

  韩国素来有“世界宗教的百货店”“宗教展览馆”之称,除了传统的佛教、天主教和基督新教,据称还有数百种小型宗教(派)。根据上次人口普查结果,韩国信教人数占总人口的53.1%,宗教在韩国社会的存在感和影响力不言而喻。

  传统宗教的政治影响力鲜明地反映在宗教教职人员的纳税问题上,这一问题被认为是韩国社会的一大悬案。根据大韩律师协会2012年的统计,韩国共有36.5万名宗教教职人员,每年收到信徒捐赠约6万亿韩元(170韩元约合1元人民币)。韩联社报道说,在发达国家里,韩国算是“稀有国家”——美国、德国、加拿大和日本等国都以不同形式向宗教教职人员征税,但韩国自1948年建国以来,政府从未对宗教教职人员征过税,虽然宪法明文规定“政教分离”和“每个公民都有纳税的义务”。

  1968年,韩国政府首次提出要对宗教教职人员征税,后因宗教界强烈反对不了了之。2013年,韩国国会在《所得税法修正案实施条例》中把宗教教职人员所得列入“其他所得”中,宣布将从2015年开始对这一群体征税,不过在宗教团体的反对下,先是将开征时间推迟至2016年,后又推至2018年。韩国舆论认为,这是国会和政府在看宗教人士的脸色,因为2016年和2017年分别有国会选举和总统选举,需要争取他们的选票。

  新兴宗教蓬勃发展

  对于传统宗教以外的数百种规模不等的小型宗教团体,韩国学者一般使用“新兴宗教”一词委婉地指称。

  对于新兴宗教的数量以及信徒数量,韩国政府并没有确切的统计数据。1976年《东亚日报》的文章援引时任韩国新兴宗教问题研究所所长卓明焕的调查说,该国当时共有302种新兴宗教,约181.5万信徒。这些宗教团体里,两成左右教义是健全的,剩下的大部分都在滥用宪法上保障的信仰自由原则,把各种教义咒术化,具有反社会、反道德倾向。按年代来看,1945年后出现了245种新兴宗教,占总数的82%。

  韩国对伪宗教的态度相对来说较宽容。由于这些宗教团体的封闭性和保密性,它们平时不为外界所知,只有出现问题被曝光时才会受到关注。而政府也或多或少看重这些团体信徒手中的选票,在问题浮出水面之前尽可能不插手。

  大部分伪宗教的教义是对传统宗教和各种本土及外来思想的排列组合式的提取、混合和杂糅,教义往往逻辑混乱、前后矛盾,为什么会有人陷入其中呢?“现代人的危机意识”,《东亚日报》援引专家的观点这样说。具体来看,原因是无法消解工业社会内在的病理现象,即无法消除被忽视的感觉、价值观上的混乱、被剥夺感和高度的紧张感等,所以有人渴望“救世主”来消除自己的不安感。

  宗教组织企业化

  值得一提的是,韩国至今仍没有一部对各种宗教团体和组织进行规范管理的正式法律。1988年韩国曾讨论引入像日本那样的《宗教法人法》,但因担心侵害宗教自由而不了了之。

  针对为何出现大量新兴宗教的问题,不少韩国宗教问题专家还会提及传统宗教的责任。他们认为,伪宗教的大部分信徒是社会上被忽视的群体,而规模日益扩大的传统宗教未能很好地接纳他们,并照顾到他们的需求。部分传统宗教团体在追求数量型增长,有意思的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出现各大宗教上报信徒数量相加超过韩国总人口的现象。

  根据2015年人口普查的初步结果,韩国单人家庭多达520.3万,此后韩国基督新教界呼吁,要开展相应的研究并对传教策略做出调整,以吸引这些新形态的单人家庭成员。乍听之下,这有些像商家在吸引顾客。

  当然,正如韩国《每日经济》的专栏文章所说,尽管存在一些问题,但宗教整体而言为韩国社会的稳定做出很大贡献。

  (刘志广荐自《环球时报》)

  葛小辉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