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素材

  • 来源:今日文摘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7-04-01 14:04

  [编者按]“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要写好作文,素材的积累是基础。本刊推出一系列经典作文素材,为即将走向考场的莘莘学子加油加分。

  “问文哪得妙如许,惟有素材活水来。”愿广大考生厚积薄发,活学活用,以期文思如泉涌,挥笔若行云。用生花妙笔,绘锦绣前程。

  做别人不愿干的事

  □程刚

  蒙哥马利小时学习成绩差,整天惹事生非,渐渐被老师和同学们孤立。

  一日,老师要组织全班郊游,可他们选定的地方有好几个班级也要去,最可靠的办法就是有人早早起来,抢在别的班级到达前占好位置。可全班没有人愿意早早起床,摸着黑过去。

  蒙哥马利很期待这次郊游,也担心占不到地方,便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没想到,父亲极力让他提早过去。

  蒙哥马利一脸不高兴,早早过去,得穿越树林、涉过河流,黑灯瞎火的,要是遇见熊或是狼就完了。可父亲却笑着对他说:“孩子,如果你愿意,我可以陪你走这个冒险之旅。”蒙哥马利同意了。

  凌晨4点,蒙哥马利便跟着父亲起床出发了……

  太阳高高升起,当老师和同学们看到一身泥水的蒙哥马利早已等候在这里时,把他像英雄一样拥在中间。蒙哥马利从来没有像这样感到光荣。

  晚上回到家,蒙哥马利一下扑到了父亲的怀里,说道:“爸爸,谢谢你帮我。”父亲笑了,对他说:“孩子,要想成功,就要干别人不愿意干的事,并把它当成一种习惯。”

  蒙哥马利记住了父亲的话。后来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也因为经常选择有生命危险、别人不愿意完成的任务,很快便显得出类拔萃,成为了一名出色的指挥官,直至成为英军元帅。

  诺曼底登陆战役中,英军遭遇顽强抵抗,进展缓慢,甚至有些部队不得不转入防御,国内外媒体一致谴责蒙哥马利指挥不力。但令人意外的是,诺曼底登陆成功后,蒙哥马利和他的英军部队却成为了明星。美军率先向他发来感谢电,感谢他们把敌军的主力吸引到自己方面,以牺牲自己的荣誉,确保了其它部队的顺利突破,使盟军最终取得胜利。其他部队的指挥官都会大老远地跑过来向蒙哥马利敬礼握手,有的甚至亲自前来感谢他。英军官兵全部享受了坐汽车、高津贴和临时休假等待遇。面对这一切,蒙哥马利只说了一句话:“我们只是为了胜利,干了一件大家都不愿意干的事。”

  干大家都不愿意干的事,或许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但谁敢否定其中蕴含的智慧,谁能否定它本身就是一种成功呢?

  适用话题:特立独行、脚踏实地、比别人付出更多

  转身的勇气和智慧

  □许龙桃

  古人挂印辞官、挂冠归隐,在学而优则仕的时代显得格格不入,又是那么为人所津津乐道,人们慨叹他们“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的“觉今是而昨非”,羡慕他们的“如今便可抽身去”,也不解他们的“鸿鹄大志为何逝”。

  从都市回归乡野,从官场墨海返归斗米仓黍,从谈笑鸿儒到举杯三人,从车水马龙到空山幽鸣……场景变,心性换,十年苦读九载遨游一举成名回复到一屋静坐两耳清净百事不扰,这需要勇气,更是智慧。做出这种选择不是退让、逃避、畏缩,而是觉醒、参透、彻悟。有此智慧者也可能无勇气为自己做出这样的转身。

  转身何其易,就是一个小幅度的动作;转身何其难,心理的涤荡是一种煎熬和跨越。今天的人们,不满足,永不满足,可以说是“永无止境”,都削尖了脑袋,使出浑身解数,各显神通地一往无前,生怕落后。有人笃定“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能悲剧因子就生成了,因为这注定要开始一辈子跟人比的漫漫征程。比得了吗?比得过来吗?似乎我们的社会还没有营造出人可以在滚滚洪流滔滔潮水中随意潇洒转身不同众人的气候,这是需要勇气和智慧的全社会的转身。

  驴的转身周而复始、原地踏步,成就了忠诚、勤劳,马的转身就可能是驰骋疆场,华丽无限。不同的转身,不同的见闻、建树,转身也是受局限的,有自我的局限、时代的局限、历史的局限。但不能因此不给自己闪转腾挪的空间,要看一看左右,瞅一瞅前后,瞄一瞄上下,不可盲目地一往无前,否则可能踏上不归路。要不断积累转身的本领,在一程又一程的转身中修正自己的进程,实现自己的蜕变,趋近自己的理想,成全自己的内心。

  在这个速度时代,慢一点;在这个浮躁社会,实一点;在这个功利的环境里,淡一点;在这个物质的生态中,精神一点;在这个为己的氛围内,为人一点。这链接着我们的勇气,关乎着我们的智慧。

  适用话题:人生追求、转走的智慧、甘于平淡

  (从容荐自《初中生学习·中》)

  不给善良增加负担

  □郝金红

  英国作家乔伊斯年轻时迫于生计,曾经开过一段时间的餐馆。

  餐馆开业后不久,乔伊斯发现,这条街上的垃圾清扫工比他的生活还要困难。很多清扫工都是失业工人,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起早歇晚地在街上干着既肮脏又累人的活儿,他们中有许多人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

  乔伊斯很是同情这些工人,于是他在餐馆门口贴出一份告示:凡是这条街上的清扫工,每天可到店中免费享用一份早餐。告示贴出后,的确有很多清扫工来乔伊斯的餐馆享受免费早餐。但乔伊斯感觉到并不是所有的清扫工都愿意来接受这份馈赠,有免费的早餐,为什么不心安理得地享用呢?乔伊斯决定弄个明白。

  这天早上,乔伊斯乔装打扮了一番,确定没人会认出他。他来到大街上,找到一个陌生的清扫工,问他:“乔伊斯的餐馆派发免费早餐,你去领过吗?”清扫工看了看乔伊斯,然后摇摇头:“不但我没去过,我所认识的几个同事,也没去过。”乔伊斯继续问道:“是因为你们工作的地点离餐馆太远吗?”清扫工还是摇摇头:“不是。”“为什么不去呢?”清扫工放下手中的工具,平静地回答:“我们算了一笔账,这条街道上至少有二十名清扫工,如果每人每天都去餐馆吃免费早餐,一年下来就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乔伊斯开这家餐馆也不容易,如果我们都去了,他的餐馆就会因此而亏损甚至倒闭,我们是不想给他的善良增加负担。”

  凡是被善良的光芒温暖过的地方,总会有善良的反射与回馈。即使如一名清扫工,也懂得不去领那份免费的早餐,以免给善良增加负担。如果在人际交往中,再多一些这种对善良的理解与包容,我们周遭的世界会变得更加澄澈和纯真。

  适用话题:换位思考、交换善意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